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鉴赏讲堂:西周晚期编钟普遍

  丁孟,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

  穆王时期开始,青铜器纹饰渐趋简朴,带状花纹又流行起来。纹饰以大小分尾鸟纹、顾首夔纹、窃曲纹为主。早期常见的蝉纹、蚕纹、象纹等写实的动物纹样已经绝迹,复杂的饕餮纹变得浑朴简小,由器物的主体退居到足部。

  此期出现盨、簠、匜、编钟等新器类。同时,许多器物的形制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许多改革。如鼎足的根部发达起来,兽足最为流行;鼎的腹部变得更浅。侈口垂腹双耳簋虽在流行,但多加盖。同时出现了象豆闭簋那样的弇口兽首衔环簋,低体宽腹。

  酒器的减少也是这时的突出特征。《尚书·酒诰》记载,周人鉴于商朝统治阶层酗酒亡国,对饮酒设立了种种限制,以纠正社会风气。西周的酒器确比商代少,中期后竟一起走向消灭。

  此期铭文有的涉及当时土地和法律制度,有的则记载赏赐册命。铭文字体波磔渐少,结构趋于疏散。

  西周晚期,周朝内外交困,虽有宣王中兴,仍不能挽回颓势。此期青铜器的造型和花纹设计,趋于定型化。鼎的典型式样是直耳圜底,足呈中间细两头粗的马蹄形,最具代表性的是厉王时期的颂鼎。簋的形制几乎千篇一律,弇口鼓腹,下承三附足,腹作瓦纹,只是簋盖稍有变化而已。鬲多为平裆束颈,口沿平向外折,和足对应的腹壁各有一道扉棱。编钟增多,出现较普遍,兵器数量增多。戈的援部有的变短,前锋多呈等腰三角形。据金文记载,西周王室建有驻防西土(周原丰镐地区)的西六师和驻防东土(成周洛阳、殷都朝歌)的成周八师、殷八师,各诸侯国及大贵族还有自己的家族武装。战争的主要形式是车战。

  青铜器花纹经历了西周中期剧烈的变形过程,到晚期流行的花纹以重环、瓦纹、环带纹为主,其次是弦纹、鳞纹、蟠龙纹和进一步简化和变形的窃曲纹。

  西周晚期铭文在百字以上者屡见不鲜,有的可达近五百字,多记载对淮夷和玁狁的战争、土地纠纷、法律诉讼和赏赐册命等,其内容多可与《诗经》、《尚书》等古文献相比附。铭文行款整齐,笔划匀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邦肇作——陕西宝鸡出土商周青铜器精华
祝贺杰西卡·罗森教授荣获唐奖汉学奖
一个从地下“挖”出来的国家,缘何在史籍中失载数千年?
中华文明探源|中国何以成为中国?这是青铜器给出的答案
启功:金石书画漫谈(1)
一个不容小觑的黄金年代:青铜花瓶上的西周时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