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罅抓为例


    鲁迅致曹聚仁的信里有句话:“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不拒“胡气”正是唐朝文化的自信体现。比如历朝历代都有外来词语的输入,其大宗是音译的佛经词语,而方言、俗语中却留下了一些意译的外来词语。

    《西厢记》有句话:“自别离已后,到西日初斜,愁得来陡峻,瘦得来唓嗻。”王季思校注:“唓嗻,很意,利害意......韩退之月蚀诗:'赤乌司南方,尾翅何(秃翅)觰沙’觰沙,亦唓嗻,盖唐人已有此语......”他还指出唓嗻,就是吴语的罅抓,《水浒传》卷十六作奢遮。此语由契丹语seceh、secin音译而来的,在契丹人与其他民族交往融合的过程中,他们的部分语言也进入了汉语。吴语“罅抓”是“唓嗻”的演变,意思基本上是很聪明能干,而读音却有ch-zh、xi-zh等不同,写法也不同。

比如《中国歌谣集成》中有:“我小小囡仔勿惬斋来勿生思”;《张江镇志》中有:“千黠抓,万黠抓,踏板头浪有勿得三双小囝鞋”;《吴方言中冷僻本意字》写作“罅奓”。《土风录》称:“伶俐曰:𨰵𨐃。”郎瑛《类稿》:“𨐃,晓耶切,𨰵,音遮,俗语也,吴氏字补收之,今俗以为聪敏伶俐之称。“查了一下吴任臣《字彙补》,说是:“ 𨐃,晓耶切歇平声,二字俗谚语也,见郎瑛《七修类纂》。”

《七修类稿·谚语解》:“𨐃,歇字平声;𨰵,音遮,二字虽《海篇》亦不载。今《俗字集》上有之,谓作事轩昂太过之意。予有杂字一册,乃宋刻也,似此等语皆出宋时。”明李实《蜀語》中說:“有仪表曰𨰵𨐃。”清道光年修《上元縣誌》卷末說:“言事之軒昂曰𨰵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那廝常好是忒𨰵𨐃。”《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问邻舍:'他老夫妻那里去了?’邻舍道:'莫说,他有个花枝也似女儿,献在一个奢遮去处。’”《水浒传》第十五回:“晁保正敢有件奢遮的私商买卖,有心要带挈我们。”《朱子语类》卷三十六:“孟子便道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捨我其谁也。便说得恁地奢遮。”《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原来那王尼有一身奢遮本事。”《何典》第五回:“幸亏那城隍奶奶长舌妇,却是十三分奢遮的。”奢遮之意不仅仅是聪明能干。

    黄炎培的《川沙方言述》说:“罅(xia)抓(za)——儿童极聪明,能干,稀罕:'迪个小囝罅抓来!’”其实“罅抓”也不限用于儿童,在各地的使用中也是有差别的。《吴江方言俚语集成》的解释是:“聪敏能干、好的意思。”这个词至今在一些吴语区使用频率很高,而且意思单纯,表示聪明人的“罅抓人”,也没有年龄的差别。不明就里的考据者竭力试图用国语来解释,而各地方言又用不同汉字表现,甚至不惜造几个新字出来,明白者又多试图用“意译”来加以同化,则不免透露出了些许内心的狭隘。

                                  原载《人间福报》2020年1月21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倒酒请用“筛”字
历史上最全的太仓方言一览表,生活在太仓,这个你一定要看看哦!
还有哪些这样的文字,就是两个字合在一起又是一个字,比如(不好)孬?
别用这26个字开玩笑:大脸是“奤”,“媸”是丑八怪!
漫谈上海方言之--续说“轧闹猛”这件事情
哪里的方言会用“屙”这个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