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持一鴟酒肯借五车书?


    苏轼有诗句:“不持一鸱酒,肯借五车书?”他认为:跟人借这么多书,是要送上一点酒以表谢意的。鸱是鸱夷, 东汉应劭对于“鸱夷”解释是:“取马革为鸱夷。鸱夷,榼形。”《史记伍子胥列传》说鸱夷大到可以装上伍子胥的尸体,那么一鸱夷的酒,就不是一般读书人送得起的东西了。而东汉时就需要对鸱夷作解释了,可见那时鸱夷已经没什么人用了。

   宋人的《吕氏杂记》说:“予幼时有教学老人谓予曰:'人借书而与,借人书而归之,二者皆痴也。,闻之便不喜其语。”古书用竹简,装在袋子里,就像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那样。“借书一鸱,还书一鸱”是说要完璧归赵,不可取其精华。后人不解,或者故意,把“鸱”变成了“痴”,以致弄到“借一痴,与二痴,索三痴,还四痴。”晋朝的杜预给自己儿子的遗书中还说:“书勿借人。古谚云:借书一嗤,还书一嗤。”、

    也有人觉得不能这样解释,于是宋人的《高斋漫录》说鸱应该是与鸱、痴同音的“瓻”,是酒器。宋朝人注《广韵》“瓻”字说:“借书盛酒器也。”借书而有专用酒器?元人吾丘衍《閒居录》又解释说:瓻是一种专门的瓦器,是用来盛书的。于是,把事情弄得愈来愈不可思议了。

                                       原载《人间福报》2013年4月24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不因人热与五车书
学富五车
“学富五车”是形容知识渊博?很多人都误解了,原意并不是这样
李升华七律诗 不屑
最早的醒酒器——榼
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