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业科技与信息》杂志

  摘要 在农业生产中,要提高农作物总产量,其途径有两条:一是靠扩大种植面积,二是靠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水平来实现。我国由于人多地少,只能采用第二个途径,在广大的北方地区,特别是在无霜期较短,热量资源一季(熟)有余、两季(熟)不足,若采取合理的间作、套种及带状种植,可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实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合理的间作、套种及带状种植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 浅谈 间作 套种 带状种植
  在农业生产中,要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其途径有两条:一是靠扩大种植面积,二是靠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水平来实现。在我国由于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30亩,要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必须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即必须进行“精耕细作”。在广大的北方地区,特别是在无霜期较短、生长季节中的热量资源“一季(熟)有余、两(熟)不足”的地区,实行合理的间作、套种及带状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实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
1 间作、套种和带状种植的含义及特点
  间作 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把生育期相同或相近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成行或成带相间种植。其主要特点是:相间种植的作物其生育期相同或相近,播种期与收获期也相同或相近。如玉米与大豆间作、玉米与谷子间作、小麦与豌豆间作等。
  套种 是指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在前一茬作物收获之前,把后一种作物播种或移栽进去的种植方式。其主要特点是:两种作物生育期不同、播种期不同、收获期也有先有后。例如:小麦与玉米套种、小麦与大豆套种、豌豆与玉米套种等。
  带状种植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各按一定宽度(幅宽)呈条带状相间种植。实际上它是间作、套种的发展,它与间作、套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带状种植中,不同种类的作物不是单行进行相间种植,而是同一种作物是以两行或两行以上种植在一起,形成同一种作物的“带”与另一种作物的“带”进行相间种植,这种作物“带”,有比较固定的行数、行距和带(幅)宽。例如:生产中的小麦与玉米带田,常用6~8行小麦(幅宽:90~120cm)与2~4行玉米(幅宽:80~160cm)的带状种植;小麦与大豆带田:小麦4~6行(幅宽:60~90cm)与大豆2~3行(幅宽:60~120cm)的带状种植等。带状种植主要适合于水肥条件好、热量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其增产效果显著。
2 合理间作、套种(含带田)能增产的原因
2.1 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实行合理的间作、套种后,使田间的作物结构由单一群体变为两种或多种作物的复合群体。在该群体中,由于作物种类不同,其高矮、株型、叶型的差异而在田间形成了许多通风走廊,便于空气流通;另外,复合群体对光能的利用率远远高于单一群体。
2.2 能增加边行优势,发挥边际效应
  在大田生产中有一个普遍现象,即无论什么作物,在同样的条件下,总是田边地埂的植株长势好,表现杆壮、籽多、粒饱,这种现象称为边行优势或边行效应。其主要原因是田边地硬通风透光条件好,水肥条件优越,因而作物的光合效能高。
2.3 可以充分利用土地,使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由于不同作物对水肥的要求特点、根系分布的深浅和吸收能力不同。间作、套种组成的复合群体可以充分利用土壤耕层中不同时期、不同深度的水分和各种营养。另外,在间、套作中,如果有豆类作物或绿肥,又可调节和恢复土壤肥力,使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2.4 利用不同作物的抗逆能力稳产增收
  各种不同作物对自然条件和不良环境的适应性、抵抗力有所不同,采用适宜的作物组合进行间作、套种,可以缓和或减轻自然灾害(如霜冻、干旱、病虫等)带来的损失。
2.5 对套种来讲,可以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延长光合时间,发挥了作物的丰产性能。
3 间作、套种、带状种植的技术要求
  为了充分发挥间、套种和带状种植的增产作用,必须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合理搭配作物种类和品种
  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光、热资源)和生产条件(水、肥、农用动力),依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合理的搭配作物。以充分利用光能资源,减轻两种作物在共生期内争水、争肥、争光的矛盾,二者要协调利用地力。具体注意到以下方面:
  在空间利用上:要选择高秆与矮秆、株型松散与株型紧凑搭配。如:玉米可与豆类或马铃薯等作物搭配;在叶型上选择圆叶类(如双子叶中豆类、薯类作物)和尖叶类作物(如单子叶中禾谷类作物)搭配,使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在根系深浅上:选择深根性与浅根性作物搭配(如粮食与蔬菜),以便充分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水分与养分。在作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上:选择耐阴与喜光作物搭配,如小麦(喜光)套种马铃薯(耐阴)或间作豆类(耐阴)等。
  在搭配好作物种类后,还要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丰产品种。对间作而言,要求这两类作物的品种:生育期相近、生长整齐、成熟一致。对套种而言,在品种选择上:要求前茬作物尽量早熟、丰产,以缩短共生期。
3.2 采用适宜的配置方式和配置比例
  配置方式是指在间、套作或带状种植中,两种作物采取在行间或者隔行、或呈带状间、套作。原则上是:两种作物若共同生长期长,宜采用带状种植;若共同生长期短,可在行间或隔行间、套作。
3.3 适当增加播种量,合理密植
  实行间套作或带状种植后,改变了作物的群体结构,创造了边行优势,使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良好。因此,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增产效果明显。例如:小麦在间套种密度一般比单作提高20%~30%,玉米提高30%~50%,多数作物的密度可增加30%~40%
3.4 适时播种,对于套作要尽量缩短两种作物的共生期
  适时播种,有利于发芽、出苗、全苗和壮苗。在套作中要求前茬作物尽量早播,以缩短与后茬作物的共同生长期。后茬作物在播种或移栽时,要尽可能减少对前茬作物的机械损伤。
3.5 管理上要兼顾主作物与间作物
  对间作、套种在田间管理上,要求运用综合的田间管理措施,特别在灌水、施肥方面,既要考虑主作物对水肥的需求特点,又要兼顾间作物的需求水肥特性,要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尽量避免种间竞争),促进二者共同生长发育。

 

730726 甘肃省会宁县良种繁殖场 陈东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间作套种效益高,你是否了解怎么做呢?
间套作强化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种地大户增加效益之“套种间作” - 家庭农场/合作社 - 191农资人 - 触屏版
种间搭配, 产量翻倍!
黑土豆市场前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