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育中蜂强群的有效措施
 

培育中蜂强群的有效措施

中蜂是我国优良蜂种,长期生活在丛山树林之中,小巧灵活、耐寒,善于采集零星蜜源,适应我国气候变化。在外界蜜源减少的情况下,蜂王能自动控制产卵。少产卵群内少耗饲料。中蜂分蜂热强,一般5~6框的群势出现分群,难于养成强群。而一般从同洞里或树洞里取来的中蜂,一般是有9~10框之多。但也很奇怪,一般过箱之后,就难以养成强群了。通过长期实践,我发现了其中的原因,一般强群达9~10框之多,最强的甚至达12框之多。中蜂只有强群才能出高产,我采取了如下措施,使蜂群由弱变强。

    一、控制分蜂热

    中蜂一到流蜜期就开始闹分群了。工蜂由于产生了分蜂情绪,出勤消极怠工,对生产很不利。要把新王在大流蜜期前培育出来,但不能在大流蜜期组织分群,在大流蜜期都要用交尾成功的新王。产卵力强,工蜂采集积极,没有分蜂情绪,进蜜快,管理起来很方便,不用担心老王分蜂跑出去,造成丢失蜂子的损失。

    二、培育优质王

    要想中蜂出强群,必须抓好优质王的培育。而要育好优质王,有下列六个工作要做好。

    ⒈选好父本和母本  优质新王产卵力强,没有分蜂情绪,易于养成强群。要想育出优质蜂王,先必须择好父群,重视父群的雄蜂培育。在育王之前,必须在群内插入雄脾,让王子产卵。根据平常的观察,要选择产量高、不喜欢分蜂、抗病力强的群作母群。为防止雄蜂混杂,除保留父本雄蜂外,其他群雄蜂要杀绝。

    ⒉引进优良品种  场内其他中蜂育种不能总是用本场的品种,长期下去,近亲交配,会使品种退化,一定要引进外来优良品种,作远亲交配,才能保持蜂王的质量。品种选择上以枣红色的中蜂王为好。

    ⒊育王时间  每年进行春、秋两季育王。春季百花开放,万物复苏,蜜源充足,雄蜂精力充沛,是育王的大好时机。培育的蜂王质量高,一般不会产生分蜂热。秋季育一批蜂王保第二年春繁。

    ⒋奖励饲喂  育王最好采取复式育王。在育王过程中从复移至王台封盖期间,不管蜜源丰富与否,一定做到每晚进行奖励饲喂,刺激工蜂多吐浆,从而保证王台的质量。

    ⒌组组交尾群  为讲究分蜂质量,交尾群最好有三框蜂,才能保证优质王的质量。蜂王出房之后,要检查一遍,不要舍不得那些弱小、个子小、不合格的处女王,要坚决取出,不让它加入到交尾群的行列,以免交配成功之后,给蜂群发展留下后患。

    交尾成功的王子,要进行最后一次选拔。把那些体型大、产卵力强、产卵整齐、不空房的王子留下,不合格的一律淘汰。

    ⒍1年2次换王  中蜂产卵力比意蜂低。意蜂一般1年换1次王。中蜂采用1年换2次王,春秋各换1次,弥补了中蜂产卵力低的弱点。采取这样的措施,中蜂很少发生分蜂热,自然群势也就强大了。所以中蜂育王是中蜂强群的基础工程。

    三、组织双王群或继箱群

    中蜂产卵力相对低,一般难以养成强群。要培育出强群,采用16框蜂箱或10框标准箱加继箱,组成双王同群,中间用隔王板隔开,每边放8框蜂。

    四、保持群内饲料充足

    充足的蜜粉是蜜蜂生存的物质基础。中蜂只有在饲料充足的条件下,才能养成强大的群势。中蜂对外界蜜源很敏感,一旦外界缺蜜,巢内无贮蜜时,蜂王产卵会急剧下降,甚至停产。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让蜜蜂在饥饿中生活,必须补喂蜜粉,使其巢内始终保持充足饲料。饲喂花粉可用人工粉或脱粉后筛过的花粉来喂,使蜂子不感到外界有缺蜜感,蜂子依然正常产卵,保持蜂群强大。

    五、保持旺盛的繁殖力

    要使蜂群强大必须保持蜂群内有旺盛的繁殖力。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⑴加强奖励饲喂,奖励饲喂必须在巢内饲料充足的基础上进行。在群内饥饿的情况下,进行奖饲,不叫奖饲,失去了奖饲的意义。在巢内不缺蜜的情况下,每天用30%的糖水,每晚进行饲喂。必须连续不断进行,使蜜蜂感到外界有蜜源感,从而刺激工蜂喂饲幼虫。

    ⑵通过奖励,群势变强,这时要及时加入空脾或巢础扩巢,让蜂王产卵,但扩巢之后一定要注意保持蜂多于脾。

    ⑶为保持蜂群繁殖正常,视季节变化,特别是早春,要加强保温。常因气候不稳定、寒潮来时蜂团收缩,常常冻伤边脾子,双王同群可以互相取暖。单王群保温力弱,故必须在隔板外填稻草保温物,以确保蜂子不冻伤。

    ⑷在繁殖期间,要防止和解除分蜂热。中蜂好分蜂,难于养成强群,防止和解除分蜂热,常有下列方法。

    ①用新王更换老王或在分蜂期采用导王台组成交尾群,即能防止和消除分蜂热。

    ②生产王浆,解除分蜂热。为防止产生分蜂热,可以用生产王浆的办法来解除分蜂热。在繁殖后期,由于蜂数不断增多,每5天要进行1次检查,发现王台应及时毁掉。

    六、综合治理

    防治病虫害是保证繁殖强群的重要措施。当前中蜂最怕囊状幼虫病、欧美幼虫病以及巢虫危害,常造成中蜂逃跑。对上述病症要进行综合预防措施。如平时管理蜂群要保持蜂多于脾,保持中蜂好蜜集的生物特性。早春要保温驱潮湿,采用抗病毒蜂种,饲喂药物预防等综合措施。

    四环素、土霉素和青霉素可防治欧美幼虫病。防治中蜂幼虫病可用病毒灵和一些中草药,严重时要采取换箱换脾,扣王断子来治疗。场地要进行消毒处理,才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对巢虫危害,平时在管理工作中做到蜂要密集,随季节蜜源变化,要抽出多余的空脾使蜂多于脾,防止巢虫入侵,提高抗巢虫能力。每年要使用新脾,经常清理箱底杂物,减少巢虫危害。

    通过上述一些措施,中蜂由弱变强,为夺取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湖南省耒阳市金杯路5号铁五局院 内8栋楼502康健蜂场  徐传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蜜蜂定地饲养
中蜂春季关键技术!
你敢提问,我敢回答!(基础与问题)
养蜂基础知识|快速加础造脾方法
新手养蜂需要的工具分为五大类?场地、蜂种和工具
2013年养蜂试题一.docx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