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谱名词解释 之四 曹照民
阅谱名词解释    之四     
非文
科举类名词
附学生员:凡在各类学校学习的初学者皆是附学生员,包括各地官办学校、义学、私塾学习的学生。
岁试:清时,各省学政巡回各地府、州、县学,对附学生员、“生员”的考试,考查平时的学业。每年考查,称岁试。岁试在乡试的前一年举办,即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凡附学生员都要先行科试、予试过关的称“童生”,再岁试过关者称“秀才”。获考一二三等者,才准送乡试。
邑庠生: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秀才进入县、儒学读书后称"生员"庠生也·故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之意。秀才向官署呈文时,往往自称庠生、生员等。
廪膳生:明府、州、县学生员最初每月都给廪膳,补助生活。名额有定数,明初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廪米六斗。清沿其制,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廪名义。名额因州、县大小而异,每年发廪饩银四两。廪生须为应考的童生具结保证无身家不清及冒名顶替等弊症。
生员又有分廪膳生员.增广生员.附学生员.廪生,增广生等限制。
乡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唐宋时称“乡贡”、“解试”。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凡生员经科试后,均可参加省城三年一次乡试,中式者统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
太学生:乡试中试者进入太学。明朝、清朝时即国子监的俗称,在国子监就读的学生即被称作“太学生”,又称"国子生"."国学生"。"国子监"期满出贡,也可充任县官或教职.。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内设绳、博士、典簿、典籍等厅,以分理各项具体事务;设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以供生徒听课、自修及习所。设祭酒、司业各一人为正副长官,其属有监丞、五经博士、六堂助教、学正、学录、典簿、典籍等学官掌教务。
"生员"还有选送进入太学的,称"贡生"。贡生有岁贡.恩贡.拔贡.副贡.优贡等五种。这五贡都算“正途出身”的资格。另有捐纳取得的贡生,称为例贡。

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金元明清四代科举考试名目之一。所谓会试者,共会一处,比试科艺。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会试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会试的主考官4人(明代为2人)称总载,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由部都请派充。
“殿试” 由皇帝在殿上对会试合格的贡士进行考试,也叫“廷试”。殿试成绩分为三等进士资格,即一、二、三甲,给予不同出身。一甲取三人,-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也称“殿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二、三甲各取若干名,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殿试揭晓时在太和殿唱名,同时在长安街张榜文三天,用黄纸制成,称为“金榜题名”。一甲三人 殿试后立即授官。二、三甲需再经一次朝考后才会授官。朝考优者作翰林院庶吉士,其他分别授予京官、或州县等地方官,有的作教官。
“大挑” 清朝,参加会试三次以上不中进士的贡士,挑取其中人员,列一等的以授知县用,二等的以授教职用(府、州、县学的学官),名为“大挑”,六年一次,意在使举人出身的人有较宽的出路。
“八股文”“八股文”有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束股组成。“破题”共两句,说破题目的意义。“承题”用三、四句承接破题的意义而予以说明。“起讲”概括全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是起讲后的入手之句。这四股实际上是文章的开头,后四股是正文,议论从这里开始。“中股”是全篇章的中心,主要论述在这里阐发。在这四段中,每一段都有两股相对比偶的文字,合起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考试合格叫“及第”,“及第”分为四等。只要肯下功夫背诵那些儒家经典作品的读书人都不难考上。明经这个科考,就像现在的函授一样,混个文凭而已。虽然国家也承认这个文凭,而且也能混个功名,但由于明经的录取分数低、招生规模大、生源质量差,一般不被社会上层看好,起点低、被提拔的机会很小,做小官容易但想做大官难度会非常大。所以一般有志气的读书人都以考中进士为终身目标,而不愿走捷径考明经。
清代贡生,别称明经,相当于举人副榜。明经科: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所谓帖文,又称帖经,主要考经文的记忆。

         (著作权所有  转载请保留原文述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清科举制度里的庠生,秀才,贡生,廪生,贡元,举人和进士考
明清科举制度
古代科举知识
附生升增生,由增生升廪生,廪生选贡生,贡生选贡士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科举篇(下)
家谱中的功名您了解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