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刺梨的药用价值
刺梨

别名:茨梨(《分类草药性》),文先果(《四川中药志》),团糖二(《四川常用中草药》)。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果实

原形态刺梨,又名:送春归(《宦游笔记》),缫丝花。

落叶灌木,高约1米。多分枝,遍体具短刺,刺成对生于叶之基部。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着生于两刺之间;叶柄长1.5~2.5厘米,具条纹;托叶线形,大部连于叶柄上,边缘具长尖齿及缘毛;小叶通常7~11枚,对生,长倒卵形至椭圆形,边缘具细锯齿,先端尖或圆形,基部阔楔形,两面无毛;无柄。花两性,单生于小枝顶端,淡红色有香气;花萼5,基部连合成简状,围包雌蕊,上端膨大而成花盘,表面密被细长刺针;花瓣5,广倒卵形,顶端凹入,雄蕊多数,着生于花盘外围,有毛,长出于萼筒口;雌蕊多数,着生于萼筒基部,柱头头状。果实偏球形,被有密刺,成熟时为黄色,内含多数骨质瘦果,卵圆形,先端具束毛。花期4~7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中山及低山地区的沟旁、路边或灌木林旁。分布江苏、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等地。

性味《宦游笔记》:'味甘而酸涩。'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治食积饱胀。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健胃,消食积饱胀,并滋补强壮。'

②《四川中药志》:'解暑,消食。'

用法用量内服:生食或煎汤。

摘录《中药大辞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兔儿风
中药材赤阳子
川木通
中药图鉴-华南毛蕨
慈竹叶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香椿子的功效与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