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敬吴尊友:被疫情偷走三年的不止我们,还有肉眼可见变老的他

“从2020到2022,被疫情偷走的那三年”

这一话题近期刷爆了各大社交媒体。许多人都在感叹“青春一共没几年,疫情就占了三年”,也有人发现我们身边的好多人都已经物是人非,而这其中最令人“破防”的就要数顶级传染病学家——吴尊友,肉眼可见变老的这两张对比照了。

前一张是疫情之初的他,不说是意气风发也是器宇轩昂,但后一张近期的他,却已然白发苍苍。这样的变化令无数国人为之心疼,也让大家无比感慨: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

一、顶级传染病学家

1963年6月,吴尊友出生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品学兼优的他,自从1995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了流行病学博士学位之后,便毅然选择回国投身进入了治理流行病的事业之中。

其实以吴尊友的学历、能力,他完全可以一回国就身居高位,可以在医院、疾控部门担任要职,可以每天喝着茶水做一些学术研究,但他没有。刚下飞机,吴尊友便主动申请调去了基层,开始与各种病毒斗争,尤其是艾滋病毒,更是他彼时最大的敌人。

这一任务是危险的,更是很多人望而生畏的。的确,艾滋病毒一旦患病就无药可医,并且死亡率极高,正常人躲避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迎难而上呢?可吴尊友不仅没有丝毫怨言,在他的治理下,中国境内的艾滋病感染人数还有了显著下降。

吴尊友针对卖淫妇女、静脉吸毒人群、有偿献血(卖血)人员、流动人口、男男性行为人群,以及艾滋病毒感染者这类高风险人群,进行了大量务实的防治应用性科学研究。例如感染率最高的献血源艾滋病,他便采取了应急切断传播途径的紧急措施,在全国开展了针具社会营销试点,短短几年便让全国范围内的危险注射行为下降了50%,从根源上利用科学成功干预了患病几率。

而这些成果、理论都是吴尊友一次次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1995年,吴尊友首次走进娱乐场所,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深入“前线”了解卖淫组织形式,以及开展预防宣传与行为干预的可能性。通过一年的调查,1996年在吴尊友的主导下,中国第一个在娱乐场所的干预项目取得圆满成功。

1997年吴尊友又来到了基层社区,开始了社区预防吸毒的研究。吴尊友与吸毒者深入交流,不但努力尝试向他们介绍安全注射技术,还向其推荐了减少危险的注射措施,这般胆量着实令人敬佩。

2003年开始,吴尊友又将重点放在了治疗毒品成瘾的项目上,他用合成的无害药品,以口服代替注射的形式,控制了大量因注射毒品导致的艾滋病传播人群,第二年时就已有六百余人参与了该实验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短短几年时间,在吴尊友的努力下,全国每年新确诊的艾滋病患者就已经下降到了原本的百分之十,从高峰期的两万人降低到了2019年时的每年两千人。这样的下降率对国家、人民的安全贡献不可谓不大。

不仅如此,作为中国艾滋病国家技术单位负责人,吴尊友在检测艾滋病感染者、治疗艾滋病病毒层面,对科学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学术期刊上,例如国际知名杂志《柳叶刀》、《科学》中吴尊友总计发表过一百余篇科学论文,除了国内,国外很多艾滋病相关团体也纷纷认可了他的理论和实践措施。

而与此同时,吴尊友也获得了诸多的成就。关于艾滋病以及非典病毒的防治上,吴尊友曾多次获得国家嘉奖,包括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事部全国优秀博士后、全国非典防治先进个人、五一劳动奖章、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等等等等。

为此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接见吴尊友,对他的功绩进行了表扬。还有在国际上,2005年吴尊友被授予国际诺莱斯敦大奖,2006年他荣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名人堂榜单,可以说流行病相关领域能够获得的荣誉他都拿了个遍。

其实从这时开始,吴尊友获得的成就就已经够他躺在“功劳簿”上,享受着荣誉安享余生了,但他却并没有这样做,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他不顾危险再度启程,毅然踏上了漫长且困难的疫情防控之路。

二、投身疫情防控

2020年,吴尊友积极投入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他描述了新冠肺炎临床疾病谱和流行病学特征,还将其与历来其他的流行感染病相比较。后来,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这一情况后,吴尊友更是深入病患医院,专心研究无症状感染者的发展趋势,以及这类病患的传染性、规模性、对防控整体形势的影响,这才终于得出了新冠肺炎的显著特点,从而为疫情防控的初步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

当然,除了医学层面,在大局观和科学判断上吴尊友也是相当权威。2020年,通过科学研究全国疫情的发展趋势,吴尊友果断做出了“北京疫情已然被控制”的判断,在他的主张下,北京疫情的防控工作进展的格外顺利,并且他的话也如同定海神针一般,稳定了当地百姓的心,百姓们安心了,疫情防治工作自然就愈发顺利了。

2020年下半年,吴尊友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基因测序比对、流行病学调查等多种权威技术,持续为国家的防疫工作添砖加瓦。

首先,吴尊友将自身的研究、认知向全国人民进行科普,极大的转变了民众对疫情的态度。俗话说“人们总是对陌生的事物感到畏惧”,吴尊友正是抓住了这一关键问题,从而避免了类似国外“无知者无畏”,导致疫情大规模泛滥的局面。

其次,吴尊友又在疫情的溯源层面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率先发现海产品、冷冻物流是导致新冠病毒传入我国的新型传播方式,并且为了控制国外传入,他还亲自前往冷冻食品库房,对相关货物进行检测,冒着极大的风险,这才避免了北京大规模复发疫情的可能。

最后,作为流行病领域的专家,吴尊友更是在短短几年之内,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相关领域的人才。目前在吴尊友的指导下,已有十九名博士、六十九名硕士毕业,其余还未毕业依旧在深造,或是接受过其培训之人更是多达三万余人。

这些人代替着吴尊友,成为了祖国防治疫情的中流砥柱,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发光发热。因此可以说中国疫情能够控制到现今这个局势,吴尊友绝对是功不可没。

三、三年疫情青丝变白发

吴尊友为疫情做出的贡献举世瞩目,那么为何短短三年,他那满头的乌发竟会变得雪白呢?

这其中固然有常年不眠不休的操劳,以及全国各地奔波的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吴尊友对疫情前景的忧愁导致的。

疫情的反反复复

中国疫情和世界疫情不同,世界各大疫区包括美国、欧洲在内,别说是暂时控制住了,就算是新增确诊病例,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未曾出现过下降的情况。与他们相比中国的疫情局势显然要好得多。

在国内,通过吴尊友等专家以及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下,疫情曾有过数轮的停滞,更有一段时间我们甚至都看到了彻底将疫情赶出中国的希望。然而愿望是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每当情况出现好转,各地疫情逐渐清零时,总会因为各种因素再度复发。

这无疑是对人们心态的极大折磨,而作为疫情防治的专家,吴尊友在心态上受到的打击自然要更大。

对于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来说,昨日刚刚有了希望,次日希望便随之破灭,前一天宣布疫情得到控制,后一天又要针对新的情况作出新的对策。如此反复,如此心理上的折磨,时间久了自然会反应在身体上,而那满头白发正是最显著的表现。

国际局势

如果说国内形势令吴尊友感到忧愁,那么国际形势每天就如同“重磅炸弹”一般轰炸着他的心灵。

2022年2月21日,英国首相鲍里斯 约翰逊宣布,英国将于2月24日起,解除英格兰地区所有有关新冠病毒的隔离措施。例如民众检测出阳性后必须自我隔离的法律要求、免费新冠病毒检测、进出口检测等等防治疫情的手段全部都将取消。

3月18日凌晨4点英国政府官方又再度表态:入境英国的所有旅客、商人、物流人员,无论是否接种过新冠疫苗,都不再需要任何形式的新冠病毒检测,并且入境后也不再需要隔离、填写旅客定位表等防治手段。

和英国一样,加拿大全境也将逐步解封。3月15日开始,加拿大魁北克省已经取消了几乎所有的新冠防疫限制。 除了依旧需要佩戴口罩的限制外,所有有关疫情防控的手段全部解除,并且就算是口罩限制,魁北克省府也表示将于四月至五月全部取消。

加拿大的其他省也是如此,BC省、安大略省等等省份也将逐渐与“疫情共存”。

这样的举措在西方已然成为常态,不过你以为这是疫情即将结束的标志吗?答案是否定的,这种举动很有可能导致疫情的再度爆发,以及病毒的再次变异,而这也正是吴尊友所担心的。

吴尊友在2022年2月15日曾表示:现在全球正经历着第四波疫情,而且感染人数远比前三波要高,这都是源自于奥密克戎的快速传播,但正在我国全力防治之时,欧美国家却采取了较为宽松的应对方式,这不单会导致其本国疫情感染人数快速上升,同时也将影响世界其他国家。

这一番话吴尊友说得已经很委婉了,简单来说他的意思就是:

“中国还在奋力反抗,欧美却选择了自甘堕落,你们不要命我们还要呢...”

的确,中国从疫情爆发之初就在全力防控,健康码、疫苗、隔离、登记、方舱医院等等诸多手段齐上阵,这才勉强控制住了疫情的大面积传播,但欧美现在竟然选择了放弃,这简直就是“猪队友”。

面对这种局势,中国、吴尊友真的是太难了,因为我们现如今堪称是进退两难。如果坚持对疫情进行严格管控,而西方却已经开放,开始全面恢复工业、商业、农业的进出口贸易,那么我们就相当于是在“闭关锁国”,好不容易追赶而上的经济水平,或许将会逐渐回落,而我们现有的一些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个体户也将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可若是不再坚持管控,那这三年我们付出的所有努力岂不是白费了吗?那么多医务人员的牺牲,那么长时间的拼命阻拦,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再者说,中国的中老年人数量远比西方要多,一旦开放,那么伤亡人数着实难以想象。

因此,国家怎能不纠结,作为防治专家的吴尊友怎能不忧愁呢?

如此大的压力下,相信不单是青丝变白发,吴尊友的身体、心理上也肯定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理解、鼓励像吴尊友这样逆着风砥砺前行的专家学者们,毕竟他们的难处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四、疫情中的普通人

当然,被疫情偷走青春的不单是这些专家学者们,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又何尝不是呢?

记得疫情爆发之初是在2019年年底,那时的我们根本没意识到情况会如此严重,也没想到生活会受到何种影响。

直到武汉乃至全国疫情的爆发,国人这才有了危机意识,大家的日常生活这才出现了不少的变故。

原先朝九晚五的上班变成了线上办公;此前大街小巷上洋溢的笑容变成了一幅幅看不清面庞的口罩;本该在校园挥洒青春的学生只能被迫在家上网课,成绩下滑不说,视力、心态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那些“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理想随之化为了泡影,取而代之的只能是无限期暂缓前进的脚步。

有些人因为疫情失业,有些人在疫情的阻隔下不得见面,这三年里由于异地恋分开的情侣更是不计其数。点外卖成了年轻人们的日常,买菜做饭变得愈发麻烦,在外的游子无法回家,留守的老人只得日日盼望。

无论去何地都要“打卡”,就算乘坐地铁公交都要无时无刻注意安全;前往超市采购时大家仿佛都变成了东北人,成箱成堆地采购米面粮油、蔬菜水果,生怕疫情反复出门不便。

所以说“青春才几年,疫情就占了三年”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

在疫情的影响下,所有人的生活轨迹都发生了偏转,原先触手可及的事情有很多都变得遥不可及,之前轻易就能做到的,却在疫情的影响下无计可施。

这是所有人心中的痛,大家对未来的期盼也逐渐变得统一,那就是:

“疫情快点结束吧”

“期待摘下口罩的那一天”

这一天,相信在吴尊友以及众多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肯定是会到来的,所以最后也希望大家能够放平心态,拒绝愁眉苦脸,多去珍惜眼下的时光,陪伴眼下的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可能的弥补这段丢失的时光,才能在疫情结束时坦然的告诉自己,美好的未来我撑过来了!

最后谨以此文,向钟南山,吴尊友等站在一线的防疫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你们辛苦了!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感谢祖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疾控首席专家吴尊友患胰腺癌逝世,曾推动多项艾滋病防治政策
悲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去世
吴尊友
追忆吴尊友:他曾竭力告诉你,新冠和艾滋可防可控
中疾控回应:尚无证据支持新冠肺炎通过气溶胶传播
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告别吴尊友,不只有“三年白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