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茶公司与安化黑茶

湖南茶叶生产历史十分悠久。历史记载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炎帝神农氏,最后就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今日的湖南省炎陵县鹿原陂,证明在炎帝神农氏时代,湖南就有茶树生长,并被神农氏发现和利用。至今炎陵县山上仍有野生茶树生长。湖南黑茶生产始于安化县。据唐.杨烨《膳夫经手录》记载,唐朝时,安化所产渠江簿片,已运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五代毛文锡的《茶谱》记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又说:“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证明在唐朝湖南安化已有“渠江簿片”生产,在当时就有些名气,而这种茶色泽为黑褐色,即典型的上等黑茶色泽,说明当时就有黑茶生产。

    安化黑茶经营始于桥口,后来以江南为集散地。量多质质好的是六洞二溪茶。即资水南岸的思贤溪之火烧洞,竹林溪之条鱼洞,大酉溪潭水洞、桥香洞,黄沙溪之深水洞,竹坪溪之仙缸洞,和高家溪、马家溪。品质以后者最好。至道光元年(1820年),湖南黑茶除一部分运往陕西泾阳县加工成茯砖茶销往西北之外,一部分在陕西、山西加工成“百两茶”,另一部分商人来安化就地加工芽尖、白毛尖、天尖、贡尖、生尖、捆尖等,每年约三万老担(合1720吨),主销山西、陕西等省。当时湖南资江沿岸茶园遍布,茶号林立,仅酉州、黄沙坪、东坪就有茶号六、七十家之多。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晋商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上好的高家溪、马家溪的黑毛茶,在安化加工成“千两茶”,每支老称重1000两,净重36.25公斤。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交通阻塞,体积庞大的黑毛茶运往泾阳加工十分困难,销往西北的黑茶逐渐减少,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湖南省成立茶业管理处,同年5月,茶业管理处派副处长彭先泽先生到安化江南试制黑砖茶并获得财政部贸易委员会检验合格。8月,彭先泽先生又报请成立湖南省茶业管理处砖茶厂,在安化江南租赁德和庆记茶行为厂址,1940年3月1日正式开工压制。自1941年起,砖茶厂改由湖南省建设厅直辖,改名湖南省砖茶厂。

    公私合营的安化茶叶公司成立于1947年4月,由湖南省政、中国银行等投资,并于1948年在安化资江边的小淹镇上游白沙溪口购地12亩,建原料收购站,复制工场,压制工场,烘房,包装车间等,这就是白沙溪茶厂的前身。1959年益阳茶厂建成投产,主产特制茯砖,1969年临湘茶厂建成,主普通茯砖,1982年以后,一些小型黑茶厂开始生产黑茶。
    中国茶叶公司正式进入安化黑茶领域似在1940年3月。当时湖南省茶业管理处将压制成功的第一批黑砖茶交由中茶公司销往苏联。

      1941年秋,因抗日战争长沙大会战的影响,中国茶叶公司湖南办事处将阻滞于沅陵、桃源之间的黑茶1600多吨,托交湖南砖茶厂代压成砖。1942年1月,省砖茶厂专门在湖南省桃源县沙坪设立分厂,除代压中茶公司茶砖外,并以此推动湘西地区茶叶发展,以适应战时外销茶叶的需要,为国家赚取外汇,为购买急需的抗日战略物种服务。

       1942年元月,中国茶叶公司鉴于砖茶销量日增,加之太平洋战争爆发,红绿茶外销日益困难,为调剂抗日资源,派总技师李厚澄来湘考察,策划砖茶生产事宜。经与湖南省政府协商,省政府基于发展生产,确保抗战的认知,于5月第2994次省府常会决议同意,湖南省砖茶厂由国营中国茶叶公司与湖南省合办, 6月1日更名为“囯营中国茶叶公司湖南砖茶厂”,其基金国帀300万元,中国茶叶公司投资200万元,省政府投资100万元,营运资金由中国茶叶公司负责筹拨,省政府仅派驻厂业务监察,厂务行政归公司主管。彭先先生主持厂务。因产制业务的扩大,工厂除原租三家茶行外,1942年秋,又加租了德和源记、松荫堂等九家茶行,分别辟为办公室及第一至第十工场,压制机增加至50台。

    由于业务的拓展,江南扩厂已不能解决问题。1942年10月,在现在的安化县城不远的资江河畔的酉州增设酉州分厂,安装压机14台,以后又逐步扩大生产能力,这就成为了现安化茶厂的一部分。又曾于1943年试压泾阳砖(即茯砖)66箱,计528片。同年,华安茶厂等也曾少量试制,寻求改变茯砖茶以原料运往千里以外的泾阳加工的局面,但对于茯砖茶“发花”时的温度和湿度掌握不好,制成的茯砖茶品质不理想。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在逐步攻下这一课题,茯砖茶才在湖南大批量生产。仅1943年中国茶叶公司湖南砖茶厂就压制“天、地、人、和”黑砖2518119片,计5036吨。

       1944年冬中国茶叶公司遭到撤消,中茶公司湖南砖茶厂业务由复兴公司接管,更名为复兴公司湖南砖茶厂。后来,又几经更迭,但又遭内战,茶叶生产每况愈下。

    1949年湖南省和平解放。1950年元月,中国茶业公司安化支公司(三月改为安化分公司)成立。经理:褚玉衡,副经理杨开智

    1950年10月奉命迁往长沙,升格为中国茶业公司湖南省公司。仍为经理:褚玉衡,副经理杨开智。
安化支公司成立时,接管了原湖南茶叶公司、安化茶叶公司、省农林厅所属的安化茶场(后改为安化实验茶场)和长沙军管会贸易处所属们华湘茶厂等四单位,分别成立了安化红茶厂、安化砖茶厂(包括白沙溪分厂)、安化试验茶场等。1954年元月,安化红茶厂与安化砖茶厂合并为安化茶厂,设白沙溪加工处。
 
    1949年10月,湖南省军事管制委员会贸易处派代表于非接管安化茶叶公司和湖南省茶业公司及其下属工厂、茶场。
    1950年2月,将原安化茶场位于酉州的办公室和部分茶园、原公私合营的华湘茶厂并租赁西帮、广帮茶商部分茶行(西帮、广帮均巳返乡)为基础,由原安化茶场主任黄本鸿为厂长(第一任主任为冯绍裘),成立了安化红茶厂,后更名为安化茶厂,设白沙溪加工处,负责黑茶生产。1957年3月,安化茶厂与白沙溪加工处分开。根据业务分工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安化茶厂专职生产红茶。
    1984年,安化茶厂收购部分黑茶原料生产茯砖茶,被上级部门中国土产畜产总公司湖南省茶叶分公司叫停,原料调临湘茶厂。
    1988年该厂部分老同志投资生产黑茶,一直延续至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化县褒家冲茶厂有限公司
安化黑茶佳话:唐代进贡“渠江薄片”,明朝冠名定为“官茶”
刘仲华院士:安化黑茶保健功效研究(三)从边销茶到品牌化
四轮驱动下的湖南千亿茶产业系列报道(十二):六十年湘益
[益阳] 黑茶一何美?来“不多堂”,醉在时光的陈香里
亮相长沙的这半片黑砖茶 为何价值100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