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脊椎滑脱症

    是指椎体上下之间滑脱,最常见的是上节段椎体向前滑移,因此亦有称之为脊椎前移症。脊椎滑脱症最常发生于第4/5腰椎间隙和腰骶椎间隙。X线检查是诊断本症的可靠方法,常规摄取正侧位和斜位,侧位可明确椎体前移程度,斜位可发现椎弓峡部、小关节和椎弓根的异常情况。

    【病因病理】

    脊椎滑脱症的病因较复杂,一般都认为本症和先天发育异常加外伤或退行性变等因素有关。前者表现为椎弓峡部崩裂,发生滑脱时病变椎体、上关节突、椎弓根及横突前移位,而下关节突和棘突则无移位。后者系因小关节突关节退行性变造成脊椎不稳定状态。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1.脊椎滑脱前移  侧位片显示滑脱椎体移向前方或前下方,使脊柱椎体前、后缘连线的连续性中断错位。脊椎滑脱前移程度可以通过测量方法确定,较有实用价值的有:①Meschan法:作一直线连接第5腰椎椎体后上角和后下角,作另一直线连接第4腰椎后下角和骶骨后上角,延长此两直线,正常情况下,两直线在第5腰椎体处或在其下相交,或两线互相平行,两线平行时其距离不超过3mm。若两线相交在第5腰椎的上方,即提示第5腰椎前移滑脱,相交角度大小可表示前移程度,4~10为轻度滑脱,11~20为中度滑脱。20以上为重度滑脱。②Meyerdlng法:将骶椎上缘分成四等份,以此来衡量第5腰椎滑脱前移的程度。第5腰椎后下缘超过骶椎上面的1/4者、1/2者、3/4者和完全超过者,分别为工、Ⅱ、Ⅲ、Ⅳ度滑脱,重度滑脱者除向前移位外,并向下移。

    2.脊椎椎弓峡部改变  弓崩裂者可见椎弓峡部有裂隙,断端骨质可硬化增白,滑脱严重者,断裂间隙明显增宽,一般以斜位片显示为佳,脊椎滑脱时椎体、上关节突、椎弓根及横突前移位,而下关节突和棘突则无移位。退变性滑脱,椎弓峡部正常,但小关节面明显增生肥大,关节间隙变狭,椎体亦有增生改变,整个脊椎前移。

    CT表现:CT横断扫描时,由于椎体前移,造成上、下椎体的相邻终板在同一层面前后错位显示,呈“双终板”征或“双边征”。峡部崩裂者横断CT可见“双关节征”,CT矢状位多平面重组(MPR)可直接显示椎弓峡部的裂隙。

(参考来源:,放射中级考试指南,作者:本站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笔记】椎弓峡部裂并脊椎滑脱的CT分析
腰椎滑脱的原因与症状
峡部裂
怎么拍摄X片判断腰椎滑脱
峡部不连及脊椎滑脱症
腰椎滑脱是怎么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