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警告西贝:在袁家村面前,莜面村可能是纸老虎!

原创作者

本文约7000

读完共需


20分钟



袁家村,西安除兵马俑之外的奇迹

    袁家村位于渭北,距离西安市约90公里,昔日是个只有62户286人的小村子,干旱贫瘠,在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点灯没油、耕地没牛、吃粮靠救济、住房潮湿破旧、小伙子难讨媳妇”的贫困村。

如今,作为从贫困村变身富裕村的样板,它创造了诸多奇迹:


1、在经济上,实现了村民共同富裕;

成功吸引了1000多名创客在此投资、开店、做生意,带动周边1万多名农民增收,平均日收入100多万元,年收入5亿元。

2017年,袁家村共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3万元,集体经济累计达20多亿元。


2、在品牌上,开创了乡村发展新模式;

围绕“关中印象体验地”概念,袁家村保留、修复、还原了原汁原味的关中民俗、民风、民貌,极大的满足了城市化进程中“对乡村生活的怀恋”,相继获得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中国十大最有魅力的休闲乡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优秀乡村旅游示范村等多个国家级金字招牌。


3、在产业上,实现了三产带二产促一产;

经过10年发展,袁家村以乡村旅游起步,通过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实现了三产融合发展、目前销售、加工在袁家村而种植在外地的产品比比皆是,部分农副产品的市场、加工和种养殖基地都已走出袁家村。

袁家村还以“旅游+、互联网+”推动农副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和发展后劲。


4、在模式上,实现了袁家村模式的输出;

2015年8月,袁家村的第一家城市店在西安曲江银泰商场开业。仅9个月,由村民入股的600万元投资就全部收回。目前,袁家村已在西安开设了6家城市体验店,计划下一步再开7家到8家,并逐步尝试走出去。此外,袁家村还有4个品牌输出项目,分别为青海西宁项目、山西沂州项目、郑州项目和湖北十堰项目。袁家村输出品牌和商业模式的尝试,已显示出良好的市场前景。

5、在旅游上,完成了过境地到目的地的转变;

随着袁家村的发展,以前游客到西安,部分人顺便到袁家村,现在逐渐演变为“玩在兵马俑,吃在袁家村”,甚至很多人直奔袁家村而来。

6、在市场上,完成了“礼泉-西安-中国-全球”三级跳;

袁家村的客源地市场,早期是礼泉县县城里面的人,随着品牌影响力的增加,逐渐辐射到西安,成为西安人们周末和节假日郊游的首选,接着是全中国的游客前来参观、考察、学习,截止到现在,袁家村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成为了解5000年中国的一个窗口。


7、在政治上,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先锋;

由于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建树,袁家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先锋和样板,吸引了各路权威媒体的报道,捞取了大量的政治资本。这种政治资本作为放大器,进一步吸引了“考察游”,提升了国内国际影响力,形成“品牌-产业-旅游-模式输出”的正向循环。

2016年,陕西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在全省推广袁家村模式”。据统计,仅2017年,就有多达29个省、市(自治区)的各级领导和部门共计千余批次到访。

 

顺势而为,民俗版“清明上河图”

由“讨不到媳妇儿”的穷乡村到“共同奔小康”的明星村,袁家村经历了什么?或者说是什么原因导致发生了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安是中国最古老的都城,是了解中国上下5000年最应该去的旅游目的地。袁家村到西安1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如何围绕西安这个流量入口,界定自己的定位,也就是袁家村跟西安是一个什么关系了?梳理清楚这个关系,是袁家村腾飞的关键。

这是一个强大的外部思维,首先它基于客观事实:西安古都是一个超级IP,袁家村你要想“出名”,就必须抢在西安附近的村子之前跟它发生关系,成为它的补充。西安是西北第一大都市,袁家相对于大都市的优势在哪里?

袁家村耕地不足千亩,既没有山清水秀的美景,也没有古镇老村的风貌,搞旅游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资源。想发展,就要找出特色。袁家村的特色在哪里了?

就是落后!就是贫穷!

经过深入调研,最终决定“以村子为载体、以村民为主体,建成民俗浓厚、特色鲜明的关中印象体验地”

那什么是“关中印象体验地”了?就是从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提取资源,从乡村的传统习俗上挖掘资源。它的这种体验不同于作秀,而是真实的还原,就像是“民俗版的清明上河图”,再现城里人魂牵梦绕的乡村原貌。

2007年,袁家村建起了一条古色古香美食街——“关中印象体验地”开门迎客。有游客们可以在此抚摸着斑驳的木质门窗,踏着略带凹凸的青石板,徜徉在美味小吃店鳞次栉比的街道:油坊中飘来的油香、辣椒坊中飘来的辣酱香……

关中乡村生活方式的重启,唤回了一代人的乡愁记忆。茶馆里,老人唱着陕北民歌,拉着风箱烧水泡茶;茶店里,伙计向游客展示茯茶的制作过程。极具历史感的关中农家生活画卷展现在游客面前。

“这就是平时村里的一些生活状态,民俗就是把关中人的生活变成一种旅游的形式,让城市人得以放松身心,让外地游客体会不一样的风情!”

关于“关中印象体验地”概念的由来,有多种版本的说法,有的说是耗费巨资请外脑通过研究得来的,有的说是民间征集出来的,有的说是村领导的集体智慧。但不管这个概念出自何处,能够听取和实施这个概念,也需要村领导的高瞻远瞩和英明决策。


谋产业,布大局,造大势

袁家村的蜕变,不仅是战略定位的蜕变,更是产业价值的蜕变。

40年来,这个关中小村庄始终保持着与改革开放一致的步伐。前30年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传统农业村转型为工业村;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节点,又用10年时间完成了“农村-景点-体验地-核心品牌”的蝶变。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村支部书记郭裕禄带领村民艰苦奋斗,找水改土,粮棉产量跃居全省前列,甩掉了贫困帽子。

八十年代,抓住改革开放机遇,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如水泥厂,一跃成为陕西著名的富裕村、小康村。

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村办企业陆续破产倒闭。2000年以后,袁家村跟中国几乎所有的自然村落一样,青壮年外出打工,老弱病残守家,萧条破败,没有生气,村子逐步“老龄化”、“空心化”。

“关中民俗体验地”概念的实施,助推袁家村进入第三产业,开始了乡村旅游。郭占武首先动员村民开办农家乐,按照他的设想,通过打造关中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先吸引游客,再将游客输送到农家乐帮助农民增收,最后带动农副产品的销售。郭占武把乡村旅游作为袁家村发展的突破口,全面向服务业转型。它们一切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贪大求全,而是按照他设计的三步走的发展思路,分步建设。

第一步:乡村旅游,留住乡愁

以关中传统老建筑、老作坊、老物件、农家乐、小吃街和当地农民参与为基本特征,满足了都市居民周末一日游的需求,初步结局了村民就业和增收的问题。

第二步:创意文化,休闲度假

以艺术长廊、书屋客栈、酒吧咖啡、创意工坊等和文创青年、时尚达人参与为特征、进一步满足都市居民休闲度假和文化消费的需求,并吸纳周边更多农民就业、逐步实现“阳光下的袁家村向月光下的袁家村”的转变。

第三步:美丽乡村、幸福家园

更多资本和人才进入,带来更多要素和资源,全面扩大、充实和提升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景区,形成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各类人才聚集、第三产业发达的新袁家村:既有田园风光,又享时尚生活;既有现代气息,又有乡愁民俗,充分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旅游和休闲度假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袁家村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为此,党支部书记郭占武从袁家村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把农民组织起来的步骤、方法和形式。

第一步:创建农民创业平台

以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为载体,通过袁家村农民学校对村民进行教育和培训,使村民初步具有服务意识和经营能力;然后提供优惠政策和基本条件,让村民分期分批低成本或无成本进入。以郭占武为主的创新团队根据市场调研、设计业态、遴选项目、挑选商户。

第二步:成立农民合作社

根据优胜劣汰法则,对所有项目和商户动态管理。不断淘汰无效供给,补充新项目。经过市场选择、发现和确定优势项目,加以培育和扶持,并进一步考察市场前景,评估风险和效益。在此基础上,成立合作社,增资扩股,扩大生产。在自愿的前提下,全体村民和进入创业平台的农民商户都可参与入股,共享收益。

第三步:优势项目产业化

根据优经过增资扩股后的项目,市场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更加凸显,三产已具规模;由手工作坊到加工工厂再到连锁加工企业,二产形成规模;提供优质原材料的遍布各地的种养殖基地和订单农户,使三产规模不断扩张。这样,就实现了由三产带二产促一产,三产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按照发展节奏,袁家村正按照以下指导思想循序渐进:

1、以民俗文化和创意文化为核心的个性化、高端化和系列化旅游文化产品产业链,逐步覆盖全国中心城市的袁家村品牌地域民俗景区,袁家村品牌价值不断放大和提升。

2、以食品安全和健康餐饮为核心的农副产品的种养殖、加工包装和营销产业链,逐步覆盖全国市场的袁家村品牌农副产品和特色餐饮,袁家村市场价值不断放大和提升。

 

解放了生产关系,就解放了生产力

2007年以来,袁家村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打造农民创业平台,解决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他们以股份合作为切入点,创办农民合作社,解决收入分配和共同富裕问题,成功探索出一条破解“三农”难题、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近几年,袁家村乡村旅游从量变向质变过渡,度假游—主题游—深度游不断推进。同时,他们还紧抓农民教育,开办“农民学校”和“袁家村夜校”,解决农民的思想、教育和服务问题,为村里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示范者带动下,袁家村全村人都做起了农家乐和小吃店,但也出现了各人自扫门前雪、村里环境脏乱差、农户之间收入差距加大等不利于袁家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何让所有参与者都致富?如何让更多人把袁家村当成家,自觉维护家的繁荣?

2012年,村里提出了合作社模式——通过合作社+全村众筹+分红的方式,尽量减少收益差距,实现全民参与,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所有合作社股份对全体村民和商户开放,相互持股,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村民自愿入股,但我们会控制入股数量,有钱的就少入点,没钱的就多入点,合作社的目的是带动农民共同富裕,减少矛盾发生。

袁家村股权结构由3部分构成:一是基本股,即集体资产。集体保留38%股份,其余62%量化到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持有,每年分红;二是交叉股,即旅游公司、合作社、商铺、农家乐互相持有股份,共交叉持股460家商铺,村民可自选入股;三是调节股,即坚持全民参与、入股自愿、照顾小户、限制大户的原则,股份少的可以得到较高分红,以调节收入分配和再分配,避免两极分化。走在袁家村街道上,会不时看到商户外墙上,挂着一个合作社的入股名单表。

比如袁家村小吃街生意最火爆的是粉汤羊血,其豆腐、粉条、辣子、菜籽油等食材都来自袁家村作坊。出产粉条的粉丝合作社社长马秋凤原本在小吃街经营酱卤肉店,由于精明能干被推选为社长。现在,马秋凤的粉条合作社全年净收入600多万元,纯利润达200多万元,村民入股一万元,一年可分到9000多元的利润。

得益于创新的经营模式,袁家村目前已形成了豆腐、酸奶、辣子、醋、粉条、菜籽油等作坊和小吃街的股份合作社,均由村委会下属公司经营。小吃街合作社每户按照不同分配比率,根据收益情况利润分成,收益高的比率降低,收益低的比率增大。对于不挣钱却是小吃街必备的品类,合作社给予补贴,最低保障每个家庭每年8万至10万元的收入。

优厚政策确保村民无论是创业、经营店铺还是参与合作社,都没有了后顾之忧。通过全民参与,袁家村把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商户、村民齐心协力维护着“袁家村”这块招牌。现在,仅粉条作坊的粉条销售产量,一年就有13万公斤;辣子坊的全年收入达到400万元;酸奶作坊销量最多时,一天可达10万瓶,一年净利润达1000多万元。而今年参股油坊合作社的村民,预计能领取万元左右的分红。

开放的平台,共享的生态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村里农家乐的收入逐年递增,但仅仅是吃饭,很难留住客人。如何才能让客人留下来?袁家村开始升级做乡村度假,打造民宿和精品客栈,发展酒吧街、艺术街、时尚街、主题街,想方设法让游客住下来。

而在众多农家乐、作坊、酒吧中,村民自营的仅占三成左右。袁家村向周边村民和外来创业者敞开大门,提供了致富创业的良好平台。不但提供各类创意设计和主题门店,还不收租金,财务统一管理,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来此创业。与此同时,来此度假的年轻人也不断增多。

当莜面村碰到袁家村

袁家村以“民俗”定位,围绕“吃”字谋篇布局。一条街上有100个商户,就要有100种小吃,不能重样。锅盔、豆腐脑、炸麻花、面皮……村民各自认领。如果几家同时报名,便一决高下,味道最好的获胜。为严把食品安全关,确保食材原生态,袁家村村集体管辖的商铺必须使用各作坊合作社生产的面粉、油、醋等农副产品,并由村委会监督。这样既保证了合作社的销量,又让广大游客品尝到原生态、零添加剂的食材。由此,游客都奔着关中小吃而来,袁家村因小吃而走红。

凭借完善的小吃信任体系、食品安全监管、价格监督体系等,袁家村的美食经由游客口口相传,袁家村品牌越来越响。袁家村在西安市的“进城店”,每到饭点也是食客云集。随着袁家村城市体验店的走出去,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如果这2个品牌出现在一起,会上演一番什么景象了?

社会化大分工,超级美食城呼之欲出

作为一个餐饮老板,你要忙选址、装修、开业、品牌、营销、财务、管理、培训、消防税务食药监、供应链、外卖、新零售······

你怎么忙得过来?餐饮行业之所以“传统”,就是因为还未完成社会化大分工。社会化大分工,一定是从渠道品牌诞生开始,实际上现在的购物中心就承担着“渠道品牌”的职能。一个没有渠道品牌的行业,一定是一个落后行业。

美食城实际上就是渠道品牌。美食城有2个概念,一个是“美食”,它是灵魂,一个是“城”,它是形态,也就是把各种美食汇集在一起,以前的美食城都做成了快餐城,也就是把各种各样的快餐小吃弄在一起,有“城”的形态,却没有“美食”的灵魂。袁家村就是这样的一个创新,它的城市店,实际上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美食城,就实现了社会化大分工。

 

随波逐流,西贝莜面村丢了西瓜捡芝麻

相对西安袁家村的撼天动地干事业,同样来自西北的西贝莜面村也干的轰轰烈烈,光是品牌名后面的后缀,就折腾更改了很多次,还孜孜不倦的发力于快餐领域,如今又风风火火的干起了超级肉夹馍。

西贝非常注重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组织系统的培养,不断的进行变革,推行内部合伙(孜孜不倦想做单品快餐小项目,就是为了内部合伙,全员创业),今年计划拿出1.2亿发奖金······

但这种战略的清晰度、生产关系的先进性、组织的成本和效率、分配机制、商业模式,跟袁家村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因为西贝莜面村是一个餐饮企业,是贾国龙的,贾国龙是老板,是雇佣关系,西安袁家村是一个超级平台,是大家的,大家都是老板,是生态关系。

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企业。相对西安袁家村的撼天动地干事业,西贝莜面村则显得有点儿随波逐流赚快钱,颇有“丢了西瓜捡芝麻”的意味儿。

西贝是什么?西贝一直提倡的“喜悦人生”应该如何实现?

西贝为何不可以是一个超级平台?西贝为何不可以借助强大的品牌和资源优势,把西北的手艺人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完成社会化大分工,而不是你贾国龙一个人,卖一个莜面······

关于西贝,说了太多,已经懒得说了,希望它能一直好运。

莜面村想到的,袁家村早就做好了,莜面村没有想到的,袁家村已经做到了。莜面村和袁家村的区别,可能就是联想和华为的区别。

 

袁家村的未来

    袁家村的阶段性成功,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但这不意味着它本身没有问题。


1、袁家村到底是什么?

袁家村把自己的定位界定为“关中民俗体验地”,这个定位指导了袁家村的建设和经营,但是在袁家村发展的现阶段,它可能需要重新定位。并且这个定位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市场,将会有所不同。

比如针对政府,袁家村要借新农村建设的大势,旗帜鲜明的捞取政治资本;

比如针对考察游,袁家村要关联更有心智认知基础的品牌,旗帜鲜明的喊出:农业时代学大寨,工业时代学大庆,乡镇经济学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学袁家村。这将能调动全国省、市、县、乡、村的考察游。

 

2、袁家村要输出什么?

袁家村太成功了,导致有很多种可能性。比如可以靠旅游赚钱、可以靠新零售赚钱、可以靠模式输出赚钱、可以靠餐饮赚钱······

到底要走那一条路了?

 

3、如何避免昙花一现?

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明星村,比如华西村、大邱庄,但他们都不可避免的走上了没落之路。没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村领导人的膨胀自大(独霸一方像皇帝),没有紧跟时代步伐转型升级,没有打造出品牌······

袁家村如何避免这些问题了?

袁家村的奇迹,是中国农村的奇迹。袁家村模式输出的成功,将是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剂。

 


一个专研餐饮品牌定位的公众号

每月出品4篇原创文章

为餐饮老板提供战略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争先学习、复制的袁家村,乡村振兴靠的是集体经济
解读:“袁家村模式”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比“兵马俑”还火爆的关中村庄
星巴克进村,全国首次,这个村有什么特别
看她如何用美食引爆乡村振兴,一年赚10亿!
每日小康村|陕西礼泉袁家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