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科学专题知识点汇总

物质变化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3、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4、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6、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7、(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8、(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0、(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1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1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13、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14、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15、(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4、(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5、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试题
2016 小升初科学测试卷(Ⅰ)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资料(各单元知识点)
科教版 小升初科学试卷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