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哈尼山寨--我心中的世外桃源(组图)
在云南,有一种勤劳、不怕困难的民族。你一定才到那是什么民族了吧!对,那就是哈尼族,哈尼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南部红河两岸哀牢山附近。村寨大多建在海拔1000米到2500米的山区和半山区。哈尼族125万多人,其中云南有124.8万多人。哈尼族朴实聪明,二十时世纪八十年代,元江出过两个清华大学的学生都是来自四区哈尼山寨。可汉族人民用不文明的话语,叫哈尼族叫:“麻黑呀”也就是说“什么也不知道的意思。”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哈尼风土人情吧!
哈尼妇女不但勤劳,而且心灵手巧,白天她们下地干活,晚上就坐在织机上叮叮当当地忙碌着,不厌其烦地编织着美丽的五彩服。哈尼服饰虽然好看,但你知道哈尼妇女们缝制一套衣服有多辛苦吗?她们手中的线从自己栽的大麻中一根一根亲手抽出的,而后用手工织机织成布,再用染料染成藏青色,服饰以深色为主,最后用双手绣上图案、饰物。经哈尼妇女亲手做的衣服,不但好看,而且经久耐用。哈尼族自己缝制马褂有很多层,是因为哈尼人民勤劳,从背上背出了黄金;哈尼族的衣服、帽子、筒裙绣工精细,图案精美,马褂的下方还绣着许多五彩斑斓的图案,这是哈尼妇女们花了多少时间和心血,看这些我不时问自己,要经过千针万线才绣成的呀!是哈尼妇女心灵手巧;马褂上有许多银锣、银泡、银币……是勤劳智慧的结晶;层层马褂代表哈尼梯田,衣服主色调代表哈尼的青山绿水。
走近哈尼山寨,你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梯田,俗话说:“元阳梯田甲天下,哈尼梯田胜元阳”一点也不假。如你置身于山寨中,清晨俯视山涧,先呈现出云海茫茫,你仿佛在海天之上,此时我愿化作一片云,飘到观音山上去采山茶花。转眼间,红日高照,云海不知哪里去了,裸露出一道天梯,你举目远眺,元江城沉入锅底,小得宛如漏斗。如你站在哈尼山颠俯视梯田,梯田犹如云海中的空中楼阁,像是仙境又胜过仙境。就因此有了一个美丽传说,就是观音菩萨有一次路过此地,看到哈尼山寨如此美,于是就把观音山搬到了这里,从此观音山就坐落哈尼山中,并把山中的乳汁奉献给了哈尼人民。哈尼人民也不忘观音菩萨的恩惠,逢年过节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跳“棕扇舞”来感谢菩萨,给他们带来的恩惠。置身于哈尼山寨中,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听说哈尼族的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这话一点也不错。哈尼山又高又陡,但哈尼山寨里的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于是哈尼人就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始开山修田,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用智慧和汗水,把一座座枯黄的高山变成了,现在的一道道美丽的梯田,凝结成这下连山谷上通云霄的天梯。这一道道美丽的梯田被人们堪称历史上的又一道伟大的奇迹。这个奇迹是并自然的杰作,而哈尼人勤劳的结果,哈尼人民用锄头一点一滴地垒成的,可见哈尼人民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是可想而知的,加上他们的智慧造就了今天远近闻名的哈尼梯田了。
哈尼族过去日食两餐,主食是当地产的稻米,玉米为辅。喜把大米、玉米蒸成米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等。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哈尼族人喜欢将瘦肉剁细,与大米、姜末、八角面、草果面一起熬粥,并以此为主食的上品。如果有远方的客人来做客,他们便端上一只又肥又嫩的小猪招待客人,倒上一碗自己酿造的米酒。尽情地与客人畅饮,非得一醉方休。
我得告诉你一个秘密,哈尼族就是过去认为火是家庭的生命,对火很敬畏,必须保护火种长久不熄。每家都有数个不同的火塘。火塘的火不仅要烟火不断,而且每个火塘的用处也不能弄混。所以你去哈尼山寨千万不要把他们的火弄灭,不然他们会很生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雾缭绕 宛如仙境
哈尼梯田与树
推介元阳一条摄影黄金线
春城食趣 |云南哈尼这席3000多桌4000多米的街心酒,是世界上最长的万人宴席...
元江哈尼云海梯田换装了,美得叹为观止~
哈尼村落:万千明镜映炊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