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豆瓣8.7!这导演冒死揭露的真相,我不忍看第二遍

说到海洋污染,想必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都是成堆漂浮在海面上的塑料。
的确,在过往自然纪录片以及新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报道:
每年有880万吨塑料废物倾倒到海洋中,被迫吞食塑料垃圾的海洋生物饱受其害,濒临灭绝。
减少白色污染迫在眉睫。
这些话不假。
但最近一部纪录片,却颠覆了人们以往对海洋污染的认知。
纪录片的导演冒着生命危险,揭开了海洋黑幕:
实际上,被千夫所指的塑料垃圾如塑料吸管,只占海洋垃圾的0.03%。造成海洋生物灭绝的真正源头,不是白色污染,也不是气候变化。
而是“工业化捕鱼”
《渔业阴谋》
先说一组纪录片中公开的数据:
据统计,全球每年死于塑料污染的海龟,有1000只。而仅仅在美国,每年死于过度捕捞的海龟就有25万只。
除此之外,长尾鲨、公牛鲨、双髻鲨等鲨鱼的数量在过去几十年间,减少了80-90%,造成这些海洋生物死亡的46%,来自渔网及其他渔业相关污染。
相当于种族屠杀。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渔业成为海洋杀手?

工业化捕鱼:
是捕捞还是滥杀?
故事还得先说回十几年前。
一部曾揭露日本残忍捕杀海豚的纪录片《海豚湾》在国际社会掀起轩然大波,片中渔民集体捕杀海豚的画面,让全世界开始重视鲸鱼的生存处境。

《海豚湾》
十几年过去了,日本捕鲸收手了吗?
并没有。
来自英国的纪录片导演阿里,从小就对鲸鱼深深着迷。
他原本想拍摄一部关于海洋的纪录片,却在新闻上看到日本不顾国际的反对,宣布重启商业捕鲸计划。
阿里他决定和朋友一起来到日本一探究竟。
他们去的地方,正是《海豚湾》中曝光捕杀海豚的“海豚湾”——
太地町。
在太地町,每年有超过700只海豚和小型鲸类被捕捞杀害。
这些海豚被渔船有组织有阵型地赶进小小的海湾中,然后被残忍杀死。
海豚的血液,染红了这片海湾。
《海豚湾》中血腥的那一幕,在这十几年里持续上演。
捕杀海豚计划常年接受日本海洋公园娱乐业的赞助。
因为年幼的海豚和鲸鱼,会给海洋公园带来巨大的财富。
然而,活捉海豚没有那么容易。
从2000年到2015年,每活捉一只海豚,就有至少12只海豚被杀死。
要知道,海豚肉是没有市场的。
即便海洋公园需要海豚赚钱,也不至于为了活捉几只便要屠杀这么多海豚,这理由并不充分。
期间,阿里发现自己无论去哪,都有人监视。

但阿里还是冒着危险,继续在太地町暗访调查。
他发现除了有臭名昭著的“海豚湾”,太地町附近还有全球最大的金枪鱼港口之一。
日本屠杀鲸鱼的真正原因,逐渐浮出水面。
蓝鳍金枪鱼,是这座港口的重要打捞鱼类。
作为金枪鱼中最稀有昂贵的种类,蓝鳍金枪鱼每条的售价超过300万美元
高昂的价格导致它们快速走向灭绝,与几十年前相比,鳍金枪鱼的数量仅剩不到3%。
可明明是因为过度捕捞才导致的数量稀少,渔民却把罪责怪到海豚头上。
只是因为海豚也吃鱼,便认为是和蓝鳍金枪鱼抢夺食物。
于是他们杀害大量海豚,继续心安理得的进行金枪鱼交易。
听起来是不是很荒唐?
但荒唐的事远不止这些。
在利益面前,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过度”。

除了金枪鱼之外,鲨鱼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险。
从1970年至今,鲨鱼的数量减少了80-90%。
鲨鱼肉也是没有价值的。
但鱼翅在东亚地区有广泛的市场。
渔民割下鲨鱼的鱼翅。
这些鱼翅被送上餐桌,成了一道道昂贵却没有任何药用价值的菜品。
不光是日本,有人曾跟踪过印尼一群专门寻找鱼翅的渔夫,发现一个残酷的现实。
他们捕杀鲨鱼只为鱼翅,剩下的就丢回海里。
失去鱼鳍的鲨鱼则会在海里坠落,想游泳却游不了。
可渔夫不知道的是,鲨鱼的减少伴随着许多灾难。
鲨鱼作为食物链的顶端,会吃掉食物链第二级的鱼类。
鲨鱼减少后,第二级鱼类的数量大增,导致第三级的鱼类被大量吃掉,然后又反过来影响第二级的鱼缺少食物而死亡,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食物链上的鱼类伴随鲨鱼数量的减少而减少。
当鲨鱼从深海向浅海围猎鱼群时,海鸟会从空中叼食蹦出水面的鱼。
鲨鱼数量减少后,海鸟失去了重要的食物来源,数量也随之锐减70%。
然而,过度捕捞所面临的生态问题,
不仅仅是对鱼类的滥杀。

误杀还是屠杀?

要知道,商业捕鱼往往使用大型拖网来网罗鱼群。
目前最大的拖网,体积甚至可以装下13架大型客机。
拖网作业时,是将整张网放入海底,通过行驶的渔船在海底拖刮,破坏力相当于开着推土机铲平亚马逊原始森林。拖网作业每年削去的海床高达39亿英亩,相当于每分钟削去4316个足球场。
被拖网搜刮的海底,将会一无所剩。

然而被拖网一揽子打捞上来的,其实有近一半是渔民不需要的鱼类。
这些鱼,被称为“意外捕捞”。
这部分鱼会被重新扔回大海,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在捕捞过程中死亡。
每年法国在大西洋意外捕捞的鲸鱼有1万头,是“大地町”捕获的10倍。
相比之下,有计划的捕捞数还不及意外伤害的数量。
而据片中统计,目前在海上运作的商业渔船超过460万艘。
每年捕捞2.7万亿条鱼,换算到每分钟捕捞500万条。
如果人类继续当前的捕捞行为,在2048年之前,海洋便将无鱼可捕。
不仅如此,拖网作业带来的海洋污染更不可小觑。
目前,海洋塑料垃圾中多达46%是渔网和渔具。
长度可绕地球五百圈。
被留在海里的渔网,成为海洋生物的“隐形杀手”。
当前仅存的7种海龟中,有6种正因为渔网的误杀,而濒临灭绝。
甚至远到北极圈陆地上的生物,都面临着误食渔网,被渔网缠绕窒息而死的危险。
游动的鱼群所产生的漩涡,和海浪潮汐有着同样重要的功能。
如果有一天海里无鱼,那么海洋必定走向灭亡。
作为生物链中的一环,到了那时人类也将不复存在。
环保的“黑幕”

面对过度捕捞的问题,
难道政府就丝毫无所作为吗?
为了拯救产量日渐减少的捕渔业,欧美国家开始对鱼类进行人工繁殖。
但当阿里来到芬兰的三文鱼饲养厂,却发现这些人工饲养的三文鱼,几乎大部分都会死于传染病,这些三文鱼的尸体被丢弃在一起,继续污染环境。

那么整日倡导减少塑料的海洋环保公益组织呢?
难道他们就没发现对于海洋污染而言,过度捕捞和渔网相关器材对海洋的污染,比人们日常使用的塑料多得多?
阿里深入调查了几家他曾捐过款的环保组织,才发现这些环保组织往往都和渔业背后的巨头相互勾结。
环保组织将“环保”的标签卖给企业,企业再将这类的标签打在生产的产品包装上。

“鲸鱼安全”的环保标识
其中有一家拥有环保标签的公司,为了打捞8条金枪鱼,而猎杀了45只海豚。
显然,环保标签无非是一种吸引消费者的营销工具。
促使消费者去选择这些有环保标签的产品,让消费者误以为自己吃的海鲜,对海洋生态不成危害。
大家都在一个利益链上,当然会对过度捕捞避而不谈。
黑幕与公益组织有关,该是多么让人绝望。
在片中,阿里通过这些检索还发现了在工业化捕鱼船上常常有环保主义者、调查员无故失踪;

索马里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人,因为其他国家工业化捕鱼影响本地产量,而被迫为了生存成为海盗;

以及泰国渔船奴役渔民等一系列问题。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海洋面临的种种问题,究其根本,都是因为人类对海洋毫无节制的索取和贪婪。
我们吃的不是鱼,可能是人类的灭绝。
虽然纪录片抛出来的很多疑问有夸张的成分。尤其是在纪录片里的最后,阿里认为要解决根本问题是人类不再吃鱼。带有强烈的主观意愿,也不够现实。
但这部纪录片的确为海洋污染提供了新的角度。
当我们将鱼摆在餐桌上,我们便都是海洋问题上的利益相关者。
如何做到渔业与生态的平衡,光靠政府和环保组织远远不够,需要全人类的反思。
就像美国海洋生物学家Sylvia Earle在片中说的:
现在最大的希望,是尊重我们有的,保护我们剩下的,别遗漏任何一处。
历史上,多数正反两极能为人类文明带来变化的事物,都是从某一个人做起。没有人能做好每一件事,但是每个人都做点什么,或许就能带来巨大的改变。
这是我们能做的,也是你我现在就能做的。
ps:想看全片的,B站搜索“渔业阴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年了,怎么就干不掉这黑幕
它说出了太多真相,很危险
渔民出海作业获得大丰收,但是从渔网中倒出来的东西却让人愣住了
陈根:减少副渔获物,换个渔网能解决吗?
触目惊心!
那段“著名”的海龟鼻子里插入吸管的视频被大肆宣传,而死在渔网中的海龟,却悄无声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