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读唐诗,金缕衣作者为无名氏,一代没落的皇妃杜秋娘,注定无花只得空折枝的人生?

品读唐诗,金缕衣作者为无名氏,一代没落的皇妃杜秋娘,注定无花只得空折枝的人生? 

金缕衣 (唐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唐诗在中唐十分流行,歌词作者已经不知道了。据说,杜秋娘在节度使李琦(lǐ qí)府中,侍妾杜秋娘常在宴席间常唱此词。本首七绝表达的因意象隐晦,主题也有多种,偏多于及时行乐,或者珍惜青春。当时对于好色贪财的李琦来说,应该是前者了。我们现在涵义多偏于后者。

杜秋娘是谁?

首先我们来搞清楚,杜秋娘是谁?关于杜秋娘的详细资料的确很少,普遍认为大约出生在公元791年,唐代金陵人(一般认为是润州(镇江)人),关于她的身世,以及祖上的资料不多,有一种说法,或许因为家贫,便在青楼做歌妓,后被李锜(公元741年出生,这样算的话,当时见到杜秋娘的时候已经是65岁的高龄了,在唐代四十岁便可以称为“老”)花重金买入府中。这样来看,应该是给杜秋娘赎身了,做了侍妾。然而李锜造反,第二年就被腰斩。后家眷被纳入宫中,其中就包括杜秋娘。在宫中因姿色貌美,有多才多艺,得到了宪宗的宠幸,成为爱妃。曾目睹三位帝王连续暴死(原因可能是宦官专权所致)。因得罪宦官王守澄,最后削籍返乡。

看到这段情节,总是颇有感慨。杜秋娘也许生不逢时,倘若在和平年代,也许就算是进入豪门了,并且会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倘若自己不愿入宫,也会过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可是杜秋娘并不是池中之物,注定她的人生是跌宕起伏的。人的性格是无法更改的,因为杜秋娘喜欢或者叫追求这种高高在上的日子。

杜秋娘归乡后的生活

杜秋娘的归乡时间应该是公元829年,这么算的话,当时杜秋娘已经38岁了。这是的处境,习惯了宫廷生活的杜秋娘,没有生活技能,并且年老色衰,基本姿色全无。没有婚配(就凭在青楼的经历就很难嫁入到正经人家,况且,也不是杜秋娘想要的生活),没有子女。可谓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了。原来在道观中居住,后李德裕被罢免后,失去了“供给”,织布机也需要向别人借用,并且只能夜间使用,寒衣也只是一素白绢。

杜牧在《杜秋娘诗》(本诗写于大和七年春天,公元833年,当时杜牧30岁,路过润州到扬州拜访牛僧孺)中写道“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寒衣一疋(shū)素,夜借邻人机”,此时杜秋娘已经42岁了,归乡在润州已经生活了将近四年,看来这应该是她真实的生活写照了。

结语

杜秋娘的一生,是有故事的一生。但是不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认识。晚年生活却凄惨无比,不免让人唏嘘。曾经的爱妃生活已不在,宫廷内的繁华也与自己无关,只留下了一生的故事说与别人听。倘若杜秋娘再有一次选择人生的机会,会不会愿意过一般百姓的生活呢?虽是平淡,却也能获得幸福?“莫待无花空折枝”也许正是杜秋娘此时没有想到的,只可惜“有花堪折”之时早已不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美唐诗:《金缕衣》
唐诗三百首的压轴之作《金缕衣》,竟出自传奇青楼女子杜秋娘之手,几乎人人会背
好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的传奇人生
重温经典:唐诗鉴赏精粹2 金缕衣 无名氏
唐诗鉴赏辞典 金缕衣 无名氏
《金缕衣》(注释,翻译,点评,唐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