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游(三)
在木渎古镇吃完午饭,稍事休息,大巴就驶往苏州的另一风景名胜区-------虎丘。
到苏州而不游虎丘
乃憾事也
苏东坡
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距市中心5公里的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素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据《史记》记载,时吴王阖闾在此修城建都,死后葬于此。经三日有“白虎蹲其上”,因名虎丘,又因“丘形似蹲虎”而名。宋代诗人苏东坡曾经说过:“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因此虎丘成为旅游者的向往之地。
一下大巴就见一牌坊高耸
虎丘山素有“吴中第一山”的美誉
虎丘,原名海涌山、又名虎丘山、亦名虎阜。远古时代,虎丘曾是海湾中的一座随着海潮时隐时现的小岛,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最终从海中涌出,成为孤立在平地上的山丘,人们便称它为海涌山。
“何年海涌来?霹雳破地脉,裂透千仞深,嵌空削苍壁。”宋人郑思肖的诗句形象地道出了虎丘的由来。
虎丘山海拔34.3余米,游览面积320余亩。蕴涵2500多年深厚文化。千年古塔,高耸入云,是历史名城苏州的标志,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色幽雅。
隔河的照墙--------题正楷额“海涌流辉”
虎丘虽已远离大海,题额“海涌流辉”4个大字
让人们依然能感受到海的踪影、海的气息
与照墙隔河相望的就是头山门
头山门,前临山塘街,外滨山塘河
山门内高悬康熙御书“虎阜禅寺”,东西边门分别题额“山清”、“水秀”
虎阜禅寺是清康熙年间改称的,最初是东晋司徒王珣、司空王珉兄弟以山为墅,后舍宅为虎丘山寺,唐初为避太祖李虎讳,就改称武丘报恩寺,到宋时又名云岩寺禅寺,最后到清康熙年间就改称虎阜禅寺至今。山寺合一,舍真藏古,虎丘有山藏寺中之趣。
头山门内高悬康熙御书------“虎阜禅寺”匾额
尽显皇家园林的气息
入头山门内,见收票处上方鲜花簇拥,正赶上举办“虎丘花会”。原来虎丘还是苏州民间集会的重要场所,根据吴地“三市三节”的历史,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每年春季都举办艺术花会,展出牡丹、郁金香、比利时杜鹃、百合等大批名贵花卉十多万盆,数百个品种;秋季举办民俗风情浓郁的民俗庙会等
 正赶上举办“虎丘花会”,
可一饱眼福了
路边走廊下还有书法展
喜爱书法的男同胞自然要驻足欣赏
不懂书法的我将此拍下再说,心里惦记着花花呢
  
不愧是花会,花可真不少
利用世博中国馆的元素,采取现代花艺的手段,构成四季色彩的百花盛艳
行走在花的海洋中,一会儿就到了一座跨过环山河的石桥------“海涌桥”
 站在海涌桥上远眺,一片郁郁葱葱
过了海涌桥,马上就到二山门了。二山门为元代建筑,其结构尚承袭了宋代建筑的特色。脊桁为两段圆木相接而成,故俗称“断梁殿”,其门扉、连楹、屋顶瓦饰及部分斗拱虽经后世修补,但仍保持了元代风格。
二山门
看外面,中间圆洞、两旁二个小圆孔,与其它的整体组合起来像什么?
有点像虎头的这建筑就是建在形似蹲虎的虎丘的虎头上
入二山门中,大家抬头细心观看
弄明白了“断梁殿”的由来------脊桁为两段圆木相接
虎丘又有“大吴胜壤”美称,二山门中“大吴胜壤”匾额高悬
出了二山门,沿山路而上,见一“憨憨泉”,还有美丽传说呢。憨憨是梁代著名高僧,患眼疾,被虎丘山方丈收为挑水和尚。路远,挑水累,休息睡梦中有一高僧说这儿有一泉眼通大海,醒后摸地上有青苔,就用挑水扁担挖地49天,一脉泉眼终涌了出来,眼疾也治好,此泉因为憨憨所挖,就取名“憨憨泉”
古井旁一只木质水桶,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久远的美丽的故事
相传为梁时(公元502----557)憨憨尊者所掘,泉水清澈
憨憨泉因潜通大海,又被称作“海涌泉”
“憨憨泉”三字为北宋吕昇卿所题书
沿山路继续行,也许就是因远古时虎丘是海,海浪冲刷而致上山路旁有不少怪石、圆滑的石体,海涌山至今还散发着海的气息,一一看来。
像不像青蛙?青蛙石
试劍石
据志书记载,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令干将莫邪铸劍,成而试之
又传秦始皇掘得吴王殉劍而试之
石刻隶书“试劍石”三字,为宋代吕昇卿所题,年久已毁
后由僧人逸溪重书
石桃
因其石形如同桃子一般而得名,为旧时山上僧人果严住持所书题
枕石
其石形如枕而得名,又因其石如蜒蚰,故亦称“蜒蚰石”
一路走来,被远古海浪冲刷而成的各种形状的石头还真是不少,称虎丘山为海涌山名副其实。时值花会,山路两旁的鲜花与趣石可谓刚柔相济交相辉映
  
再向上行,远处有一亭子,原是“真孃墓”
真孃墓
真孃是唐代苏州名妓,本姓胡,从小父母双亡,弱无依堕入青楼
其琴棋书画无所不工,为守贞操投环自尽
历代文人墨客来此赋诗,称颂真孃
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海陵陈Q访得遗址
建亭其上,并立石刻书“古真孃墓”四字
过了“古真孃墓”,前面开阔起来。
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
“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每个字的笔画都有三尺来长,笔力遒劲
右边的“二仙亭”,宋代建筑,重建于清朝嘉靖年间,雕刻精细
亭子中雕两块石牌--------陈抟、吕洞宾,两大仙在此下棋
一樵夫看完一盘棋回家,谁都不认识他,从衣着上看是几千年前的人
故有“仙人一盘棋,世上已千年”之说
千人石
据说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将父在此墓葬
事后怕如此多人知其父葬于此,没钱花时要集结盗墓
生一计,召集1000多工匠喝酒观鹤舞,半夜趁醉酒,令手下官兵统统将千余石匠杀死
鲜血将石头染红,雨天更红
自然这是传说,其实虎丘山是酸性流纹岩,本身就呈红色
中间凸起的这二块石,四壁齐整,如刀削一般,真是大自然神功
在这开阔处,以虎丘塔为背景,大家拍了一张集体照后就速速前行,迫不及待地要近距离观赏虎丘塔了。
云岩寺塔,又名虎丘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九年(601),初建成木塔,后毁。现存的虎丘塔建于后周乾祐八年至宋建隆二年(959——961)。塔系平面八角形,七级。因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顶部和木檐都遭到了毁坏。原高度已无法知道。
云岩寺塔,又名虎丘塔
现存的塔,身高47.5米,全为砖砌,重6000多吨
虎丘塔又被称之“东方比萨斜塔”,能明显看出塔身倾斜噢
据记载,由于地基原因,自明代(1368——1644)起,虎丘塔就向西北倾斜
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4米,斜度为2.48度
1956年苏州市政府邀请古建筑专家设法保护古塔,专家从木桶外箍铁丝中得以启发,就采用铁箍灌浆办法,将古塔加固修整
塔身每层上有向外突出的一圈清晣可见
这就是类似木桶的箍------铁箍水泥灌浆
采用铁箍灌浆办法,加固修整,终于保住了这座古塔
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虎丘塔虽早耳熟能详,但今天终于能站在古塔下仰望这“东方比萨斜塔”
兴奋之情可想而知
虎丘塔建在虎丘山的最高处,就如导游所说的,它就是建在“丘形似蹲虎”的虎的尾巴上,挺形象的。
 恋恋不舍与虎丘塔说
后,下山经小武当到另一大门出口处,要踏上归途了
“小武当”
青石牌坊,四柱三门,方形柱,柱端有流云图案雕刻,額枋上仙鹤飞舞等
面板上的“吴分楚胜”四字,意为吴地分享楚的景致
武当山归属楚国,故这儿有小武当之称
牌坊前环山河上的这座桥也特别
桥两侧雕虎头,一般都是狮子头的,这也说明虎丘与虎是密不可分吧
以前来过苏州,却到苏州不游虎丘,憾事也。现虎年游虎丘,终如愿以偿
虎丘山门的中间圆洞就正对着虎丘塔
在地形似蹲着虎的丘陵上,将外形似虎头的山门建于“蹲虎”的虎头上
而似“虎尾”的高耸古塔建于“蹲虎”的虎尾上
如此构思,妙不可言
游虎丘是不走回头路的,大巴早就停在后山另一大门的出口处了,坐上返程大巴,结束了此次的无锡苏州游。
等回来后才获悉,4月18日,国家旅游局在扬州瘦西湖召开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拓展项目颁牌大会上,虎丘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国家5A级景区------中国最高等级的景区了。祝贺!
 滿载而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中第一名胜——虎丘
虎年思虎丘
实拍:吴中第一山虎丘
虎丘,吴中第一名胜
虎丘
江苏苏州虎丘导游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