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巧治“梅核气” 咽喉异感一扫而光,大快人心

咽异感症:指患者常能感觉咽部可感到似有异物、蚁行、灼热、紧束、闷塞、紧压、狭窄等感觉,甚至感到咽部有树叶、发丝、线头、肿物及痰黏着感,空咽动作时明显,而进食时则减轻或消失,中医称之为“梅核气”


老林认为“梅核气”是肝失条达、气郁气滞,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气滞阻,肺胃宣降失常,痰气互结于喉而发病,气郁痰凝为本病的病机,下面我们详谈4类病症及施治经方

1、气郁痰结之热症

证候:痰郁化热伴心,咽之不下,咯之不出,郁化热伴心 烦易怒,胸闷呕恶,口苦、纳呆,舌质 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经方:柴胡6克,瓜 蒌15克,半夏、黄芩、黄连、香附、山 豆根、薄荷(后下)各5克。每日l 剂,水煎分两次服。

方义:行气 开郁、清热化痰


2、气郁痰结之虚症

证候: 壅塞咽喉,上下游走或不定,且气血亏虚伴面 白无华、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舌质 淡,脉弦细或滑。

经方:黄芪、酸枣仁各15 克,当归10克,半夏、厚朴、茯苓、白 芍、柴胡、香附、竹茹、陈皮各5克, 甘草4克。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 服。

方义:解郁化痰、气 血双补


3、气郁痰结之淤症

证候:瘀血阻络伴胸,咽中犹如异物梗塞,胁胀痛、烦躁易怒、嗳气叹息,舌质 紫暗,苔白腻,脉弦滑或涩。

经方:丹参、瓜蒌 各15克,柴胡、香附各6克,枳实、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半夏各5 克,甘草4克。每日1剂,水煎分两 次服。


4、肝郁气滞

证候:寒痰凝结伴形,吞吐不利, 寒肢冷,胸胁胀闷,嗳气叹息,舌质 暗红,苔白腻,脉弦滑或紧。

经方:柴胡8克, 合欢皮、白芍、香附、枳壳、半夏、苏 叶、桂枝各6克,陈皮、生姜各10 克,远志3克。每日l剂,水煎分两 次服。

方义:理 气解郁、温化寒痰


“梅核气”相关医书文献:

①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指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之主”

②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也说:“咽中如炙商者,此是胸膈痰结,与气相搏逆上,喉之间结聚,状如炙肉之窗也。

③ 宋代杨土瀛在《仁斋直指方》所述:“梅核气者,室碍于明嗽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梅核之状也”

④ 清代何梦瑶《医碥》总结: 咽喉中有物,不能吞吐,如毛刺、如絮、如膜、如梅核,如肉脔,均名梅核气”

⑤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提出:“此证注疏家谓系痰气阻塞咽喉之中,然此证实兼有冲气之冲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古方流传千年,专门调理咽喉不适】
《方剂学》学习笔记199
痰 气=瘤!《金匮要略》里的消瘤方,行气、化痰、消瘤,请学习
痰凝气滞,易长肿瘤!《金匮要略》里的消瘤方,行气化痰,散结节
两方合用治疗“咽喉异物伴食道阻塞感”
半夏厚朴汤 (行气 散结)2010年11月17日播出:千古名方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