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亲爱的爸妈,我们和解吧



《天才少女》剧照



01.


一位朋友曾跟我讲述过这样的一个真实故事。


每次聚会,佳佳(化名)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人群中,局促不安地左顾右盼着。在朋友看来,每一次这样的聚会对佳佳来说似乎都是一种如坐针毡的折磨。


可偏偏长辈们喜欢借用各种玩笑去拉近与佳佳的距离。只是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让佳佳变得轻松,反而更令她窘迫不安。


每当这个时候,佳佳的母亲就会流露出失望的眼神。仿佛那个在她口中优秀、听话、人见人爱的佳佳是自己杜撰出来似的。


有的时候,佳佳被长辈们不恰当的玩笑话说得面红耳赤时,她只能把自己的头埋得更低。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母亲不仅不会护着她,反而还会与亲友们一起讥笑起自己。


渐渐地,佳佳甚至是佳佳的母亲再也没有出席过这样的亲友聚会。再后来,朋友听说佳佳几度自杀未遂。


偶尔与亲友们一起碰到佳佳的母亲时,她总是带着一脸尴尬匆匆离去。


02.



唯独有一次,朋友单独在路上遇到佳佳的母亲时,她没有像以往那样避开朋友。


兴许是她知道,朋友在国外,与她并没有什么利益冲突,索性没了忌讳。当然也有可能她实在无人倾诉。


于是,还没等朋友开口她就抱怨起自己如何命苦,嫁了一个不中用的老公,而自己的女儿更是遗传了老公的懦弱。


朋友跟我说,她在听佳佳母亲抱怨的时候,眼前却不停地浮现出佳佳的影子。


佳佳被自己的母亲推向亲友面前展示才艺,佳佳在亲友面前被自己的母亲取笑身材过于瘦小,佳佳的母亲在夸赞其他亲友孩子优秀时,总不忘顺带对佳佳进行一番挖苦……


朋友说佳佳的外婆,也是一位极度严格和强势的母亲。


但令朋友吃惊的是,佳佳的母亲却说自己很感谢佳佳的外婆,不仅如此她还说自己以前不了解佳佳外婆的那种强势,直到她为人母之后。


在告别前,佳佳的母亲对朋友说「以后等佳佳有了小孩,她就明白了」。


每次我听到这句「等你有小孩了你就知道了」时,总有一种背脊发凉的感觉。


这句话在我看来,绝对可以占据兵器榜榜首的位置,其杀伤力之强更可谓是达到「株连九族」的效果。


貌似这句「咒语」必须代代相传,才能够得以提高它的毒性。


03.



有关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彼此伤害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只不过一则《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12年春节不归决裂拉黑父母6年》的新闻,再一次把两代人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去年的那部电影《天才少女》(Gifted)。


拥有数学天赋的戴安(Diane)在玛丽(Mary)6个月的时候自杀了。在戴安离世前,她把玛丽交给自己的弟弟弗兰克(Frank)扶养。


只是没想到,玛丽也遗传了妈妈的数学天赋。但这却也是弗兰克最为担心的。


因为当年戴安就是因为自己的数学天赋,被他们强势的母亲伊芙琳(Evelyn)剥夺了「普通人」的生活。


缺乏社交能力的戴安在饱受精神折磨及感情失败后,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弗兰克希望玛丽能拥有一个正常的童年。可她的天赋却也被学校的老师发现。


最重要的是,伊芙琳得知了这一切。为此她与弗兰克对簿公堂去争取玛丽的抚养权。


在法庭上,弗兰克指出伊芙琳在当年是如何让戴安活在自己的魔爪中,除了每天的演算以外,戴安简直可谓是毫无生活可言。


在伊芙琳的严管下,戴安不允许有自己的朋友、不允许上学,甚至不允许迈出家门一步。在伊芙琳眼中看来,外界的一切不仅会让戴安分心,更会浪费了她的天赋。


其实,弗兰克知道自己的生活条件不好。不仅如此,他更是无法确认自己让玛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是不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会不会害了玛丽。


最终,弗兰克决定让一户看起来还不错的家庭收养了玛丽。


04.


可不曾想这户人家是伊芙琳收买的。


伊芙琳想通过故技重施一方面证明戴安当年的死与自己无关,另一方面也是她真正的目的,让玛丽完成戴安的遗作——纳维-斯托克斯方程(Navier-Stokes equations)的证明。


在弗兰克得知伊芙琳的诡计后,他带着戴安的遗物来到伊芙琳身边。


他告诉伊芙琳,当年戴安已经完成了所有的证明演算。之所以弗兰克没有将此公诸于世,是因为戴安的遗愿是在自己母亲死后再发表。


此时的弗兰克让伊芙琳必须从中二选一,要不是戴安的演算——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证明,要不是玛丽的抚养权。


最终,伊芙琳在选择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证明。


只是,有一个瞬间,那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瞬间伊芙琳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女儿真正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带着对自己深深的仇恨。


而她唯一能够怀念她的方式唯有是戴安的那些演算草稿。


05.


是的,像伊芙琳如此控制欲极强的母亲或是父亲,并不需要一位天赋迥异的戴安,就可以出现在任何家庭当中,就好比说那个拉黑父母的北大学子。


我相信,在许多的父母眼中,只有自己的孩子才是最优秀的。


可也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了这个想法,所以他们开始「全自动化」地为自己的孩子决定一切他们所认为的关键因素,例如孩子们的学校、朋友等等。他们甚至会对孩子的一切饮食起居都极度的关注。


而这些做法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有半点的分心。


可这些父母们却不知道,生活在这种被极度关爱下的小孩是拥有怎样的一种窒息感。


这种感觉就像是让一个人从小活在一个极为密闭和狭窄的空间里。而每当这个人的表现有偏颇时,那个本就不大的空间就会被更加缩小。


试想,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如何在成人后去感恩父母给予自己的一切,即便他们心里清楚自己的父母是关爱自己的。


就好比说,无论是那个北大学子还是戴安,在他们长大成人后,往往最想逃离的就是那个令他们窒息的密闭空间。


然而,真正当他们面对社会时,却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应对的能力。不仅如此,在他们面前是无法招架的各种问题,在他们身后却是无比哀怨的父母。


于是,他们只能再一次躲在密闭的空间里,只不过这次的空间是他们自己亲手打造的。


06.


就这样,两代人之间似乎永远都处在一个难以理得清,斩得掉的毒性关系当中。


就像是那句经典台词一样:我们一辈子等待的是父母的道歉,而父母等待的是我们的感谢,我们都无法得到彼此想要的。



曾经有朋友跟我说过,惩罚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就像是戴安的做法。


这的确是非常残忍的报复手段。


可当我问她为什么如此决绝时,她却说或许只有这样自己的父母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后悔没有当初没有好好爱她。


但我却不以为然。


因为这样的做法只会增加彼此间更无法调和的误解罢了。


07.


我相信很多父母对于子女的抱怨或是叛逆行为,总感到无能为力,他们甚至觉得自己一直在哑忍。


可身为子女,其实不过是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心中的委屈与不满。但往往父母们会将这一切认为是「任性」或是「不成熟」。


就像北大学子在文中也提到自己曾多么渴望与父母和解,可父母们的态度却也让他的心渐渐冰封起来。


说实话,面对父母一天天老去,身为子女的我们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我们甚至不止一次地劝说自己,这一次我们一定要与父母心平气和地交流。


可往往话还没说几句,却又是一次彼此的伤害。


于是,这一次的和解永远要等到下一次。


每次看到父母的白发,我们的心中都是充满内疚与不忍,但以往的伤痛却又难以妥协。


对于我们的诉说,在父母耳中怎么听都是一种指责,更不用说希望父母能站在我们的角度替我们着想。


毕竟,在父母眼中看来,他们一直都是站在我们的角度「为我们好」。


08.


渐渐地,我们变得不敢再敞开心扉,我们甚至害怕与父母联系,但我们更怕收到父母病倒的消息。


请相信,身为子女的我们其实是知道父母们不过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也渐渐了解父母们在面对我们时的各种不知所措。


但也请父母们不要忘了,其实我们也是第一次做子女。


当我们望着父母渐渐老去的身影时,我们内心真正的渴望是与父母们和解。


生于这个并不那么仁慈的世上,我们已经背负了太多太多的委屈和不满,我们真的不愿意还要背着对父母们的误解和内疚继续我们的人生路。


无论是佳佳的悲剧、北大学子的悲剧,又或者是戴安与伊芙琳的悲剧,我们真的不希望再发生。


所以,亲爱的爸妈,趁一切还来得及,让我们彼此和解吧,好吗?





- The End -






编辑 | 黑岛上的猫客

图片 | 网络



界世的你当不

只作你的肩膀

 无畏的太阳 

心情|观点|故事|蔬菜汤

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小屁孩牙没长全,却贡献了今年前四月我看过的最好表演
为了全人类的进步牺牲一个小萝莉,我不同意!
还原童年应有的模样——观《天才少女》有感
碰到这样的萝莉,该服软时还得服
美国队长这部高分新片,才是五月第一个惊喜!(附视频)
豆瓣评分8.1的北美最卖座独立电影,果然暖到不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