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香港保险是否值得买的系统性分析

      我真是太爱研究东西了,保险、理财、资本市场、教育,感觉把工作里写项目投资报告的劲头也放在了生活中。输出是最有效的学习,下面是我研究香港保险的心得~

     文章将从五大方面来分析港险,希望能够给读者一个较为全貌的认识。

(昨天发了第一篇只有一小部分,今天把全文都发出来啦~昨天看过的直接可以跳到第三部分)

---------------------------------------------------------------------

、什么样的人更适合港险?

 

      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样的人群更适合购买港险:

1、有较强的境外资产配置需求(比如小孩计划出国念书、或者自己将来想在海外生活);

2、家庭资产已经达百万以上(房产不计,指可动用的现金),想要多元化配置资产;

3、生活在一二线城市(三甲医院较多的城市);

4、每年为家庭购买保险的预算在7万元人民币(1万美金)以上,否则保额太低的话买港险的意义不是特别大;

5、认为大陆经济将来数十年下行风险较大,人民币将剧烈贬值的个人(过去30年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变动范围还是较小的,目前中国仍然是汇率管制国家)。

---------------------------------------------------------------------      

二、香港VS大陆保险产品保障范围


    谈到保障范围,就有很多的纬度了,一个个拆分了来说。

1、保险理赔限定的大陆医院:陆险覆盖更广,港险一般要三甲

       大陆保险重疾险的重疾诊断报告一般需要三级以上医院(毕竟是重疾呀,自己也会想去三级医院确诊吧),医疗险和意外险一般要求是二级以上医院(我们那个十八线县城人民医院也是二甲,所以二级医院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整体来说,大陆保险认可的医院还是比较广的。

     香港保险一般要求的是三甲以上医院的诊断或者治疗,那我们县的人民医院就不行了,要去地级市的中心医院。

      如果是一二线城市的话,三甲医院还是比较容易找的(比如保诚认可的深圳有21家),但如果在小城市,就得留心哪些医院的诊断才可以保了。

2、海外医院理赔:香港保险更为容易

      之前有一个在大陆美国两头跑的朋友找我咨询,买大陆保险,美国医院的诊断怎么理赔?结果相当无解:

首先你买的大陆保单的保障责任要涵盖全球(少数保单可以,且价格较高);

其次理赔证明资料要得到保险公司认可(还有限制医院,可能还要翻译认证);

再次可能要求得到我国大使馆或领事馆认证(她在德州一个二线城市生活,不可能为了这个跑到东部或者西部的大使馆去)。

      从这点来说,大部分的香港保险都可以覆盖到全球的指定医院(医疗险有级别要求),而且医生的诊断书不用翻译或者认定过程可以直接用,非常方便。

3、保障疾病种类:大陆香港差异不大

       有一个古老的说法,香港保险的重疾能够保障100多种,大陆保险只能保障30-60种。首先这个说法应该是2016年前的事了,现在大陆保险进化神速,绝大部分重疾险也可以保障100多种了。

       但更重要的是,就像我在重疾险篇--我为全家配置保险的研究心得写的,保障范围的比较,最重要不是保障种类数,而在于是否将最常见的病种都囊括进来了。重疾险保障病种并不是越多越好,多出的那些属于罕见病发病率极低,却会收取更高的费用,很大部分是保险公司的营销手段。

        大陆保险受保监会监管,保监会对于重疾险必须保障的25种疾病做出了规定,包括恶性肿瘤、脑中风后遗症、急性心肌梗塞、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终末期肾病等。尽管市场上的重疾险最多可以包括100种病症,但是根据保监会的数据,95%的理赔集中在这25种疾病上。

        香港保险的保障种类是由保险公司自由定义的,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香港保险公司竞争激烈,所以绝大部分常见性重疾险都可以得到覆盖。

        整体来说对于常见重疾的囊括,香港和大陆区别不大。注意香港对于因为职业原因引起的艾滋病也是可以保的,大陆不可以。

4、疾病定义:特定疾病香港理赔条件更加宽松

       香港重疾险对于某些特定疾病的理赔条件,比大陆要求更宽松,比如对于良性脑肿瘤,香港要求脑部或颅脑膜内的良性肿瘤,并产生显示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大陆除此之外,要求还须满足下列至少一项条件:1、实际实施了开颅进行的脑肿瘤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手术;2、实际实施了对脑肿瘤进行的放射治疗。

5、香港重疾险不保中症,轻症的理赔需要占用重疾额度

    我在重疾险篇--我为全家配置保险的研究心得中说过,病症发展到重疾之前,还会有一个轻疾、中疾的演变过程,所以很多大陆的保险重疾险也加了轻疾、中疾的赔付。这是我整理了大陆某热门重疾险的保障范围:

     

     香港保险有包括轻疾的赔付,但是没有中疾。轻疾是否能够多次赔付,取决于具体病种,比如原位癌是可以2-3次赔付的,具体的要看一下买哪种产品。

       在这里提示一个香港保险非常大的劣势:部分港险如果轻疾已经赔付了,是要占用重疾的保额的!就是如果轻疾已经赔付了20%,那么重疾就将只能赔付80%了。但是大陆绝大部分保险的轻疾是不占用重疾保额的。这一点一定要和保险代理确认自己购买的产品轻疾是否占用重疾保额。

6、港险中甲状腺癌需要一定程度才可以按重疾赔付

     甲状腺癌要拎出来单独讲一下。甲状腺癌是一个非常高发,治愈率又很高的癌症(占所有癌症发病率20%左右,目前内陆癌症理赔率占据前三,治愈率95%以上)。但是注意如果是T1N0M0或以下级别的甲状腺瘤,不在港险重疾理赔范围,是属于轻症的理赔范围,可以赔偿保额的20%。

---------------------------------------------------------------------

三、香港保险是否更便宜?

     香港消费型保险(无返还/分红)目前是不对大陆民众开放购买的,所以在这里主要比较同样具备分红功能的港险和陆险。

1、买分红型保险的利弊

      在比较港险和陆险的分红型保险前,先和大家分析下买分红型保险的利弊。之前我在我为全家配置保险的研究心得中写过,如果要求既保出险又有分红,有以下几个缺点:
     (1)每年需要缴纳保费较高(一般要高2倍,具体高多少看产品);

     (2)保费分红的保证回报率一般为年化2~4%,还不如银行定期存款年化5%,不如直接将每年都把多出来的保费存银行;

       (3)保险产品作为投资理财,流动性较差。投保后前10年如果退保,只能拿到非常少的分红,利率是负的,非常不划算。在这里也提醒大家,如果买了这款产品,一定要把他作为一个长期投资,不要买了10年就退保,这样是很不划算的。

        但是我发现身边的朋友还是很多愿意买附加分红功能的保险产品,好处在于:

      (1)很多人没有存钱的习惯,钱到手没有买保险就花出去了,买保险就相当于强制理财,毕竟每年都要交保费,哪一年断保了就损失惨重;

      (2)投资型保险由于时间的复利,长期来收益也很可观(当然如果你自己有定期存款的习惯的话,这个复利是自己投资也可以实现的):

以上是某香港爆火的储蓄型保险产品,宝宝0岁投保,投保5年每年花2万,86岁可以领426万,时间的力量感受一下

(3)如果单纯买消费型的保险,保额每年都不变,担心以后通胀保额不够用;因为有投资功能,所以每年保额是有增长的。

      因此,如果追求极致性价比且不要求分红的,就应该买大陆的消费型保险,因为消费型保险是所有保险里最便宜的,但香港的消费型保险不向大陆居民开放。消费型保险的分析看这篇我为全家配置保险的研究心得

      如果仅仅要买医疗险不要买重疾的(比如50岁以上老人买重疾已经性价比较低了),就建议直接买大陆的医疗险,因为香港的价格较低的医疗险是必须附在一个主险(比如重疾)上才可以出售的(香港高端医疗险是可以单独出售的,但保费就较贵了)。

      如果看重保险的分红回报/保额增长,而且需要买重疾的;或者只是想要把保险作为投资工具的,就可以考虑大陆/香港的分红型保险(包括重疾、储蓄)啦!

2、香港VS大陆保险的投资回报(分红/返现)率

       香港保险的分红由两个部分组成,保证利率和预期利率。保证利率就是保险公司一定会给你的部分;预期利率就是取决于保险公司投资水平的部分。30年后退保,如果按照保证利率来算,大概2%左右的年化;如果按照预期利率来算,大概4~6%的年化。虽然香港保险公司是可以配置全球资产的,股/债都可以配置,预期利率4~6%实现有较大可能,但30年之后是否真的实现、超过,也比较难讲。从过往数据来看,实现、超过、低于都有可能。

香港保诚提供的从1981年起所有满20年度的保单的投资回报率,注意不同的保险计划的投资回报率也会不同(如同购买不同类型的基金)

       大陆是中国保监会规定了保险产品4.025%的预定利率上限,大部分产品设计利率在3~4%之间。大陆保险公司主要配置大陆的债权类资产,非常的稳健(我们投资的项目想找险资出钱,发现大部分险资基本不配置权益类资产,即使配置债也一定要AAA级),3~4%承诺利率的实现很有保障。

       所以要说大陆还是香港保险分红回报率高,真的很难把浮动的和固定的去作比较,就像你问我投资股市回报率高还是买债回报率高,我也搞不清。我个人建议,如果是风险厌恶型求稳的,配置大陆的;如果是风险偏好型想追高的,配置香港的。

3、香港保险的保费是不是更便宜?

       如果要追求分红型的保险,香港的保险是不是更便宜呢?坦白说我没有办法比较出来,因为我没有去办法像比较大陆的消费型重疾险一样完全列表去对比价格,尤其是香港保险的分红回报率还要叠加预期回报率,不确定性较强。         

很多香港保险代理会说香港人均寿命更长、全球投资收益率更高,所以香港保险更便宜,但我自己感觉这个属于营销的话术,因为是不是更便宜取决于产品费率设计和投资水平。放一个香港保险的费率演示作为参考吧:

某香港热门重疾保险保费、保额和预期分红

     同样10万美金保额女性33岁缴纳15年保费,大陆消费型的重疾险每年保费大概1500美金,比香港保险每年少2200美金,但是消费型后期分红较低,保额也不会增加(可以通过首次多购买保额,或者后期再次购买来叠加保额来防范。但是如果身体状况出现变化,存在无法叠加购买重疾险的风险)。             

4、香港保险保费其他特殊点

港险的保费缴纳是吸烟体和吸烟体的,吸烟体要比非吸烟体的保费贵10%左右。

港险大部分产品是没有轻症豁免后续保费的,有少部分轻疾可以豁免后续12个月保费。大部分重疾险陆险部分产品轻症理赔后豁免后期所有保费。  

5、美元资产配置

香港保险一个重要特征是美元/港币支付保费,获得美元/港币理赔额。理赔获得的美金/港币偿付,可以作为海外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不过谈到资产配置,我个人认为至少要是保额百万以上的家庭操心的事。资产规模比较大,配置点美元还是挺有道理的,毕竟现在外汇管制也比较严格,配置点美元资产作为外币投资,或者以后小孩上大学的费用,都很有必要。

如果是保额100万以下的,就不要谈全球资产配置了吧。。。人民币对美金就算变回8,也就是增加了15%而已,几万块钱可能的汇率涨跌还不够你去飞去香港的成本,理赔时的麻烦,还有这些年交的银行费用呢?            

 另外要注意港币/美元理财的话,由于整体利率较低,是买不到像国内这样年化5%的多年期定期存款的,这个也是我非常头疼的。K的港币收入我问遍银行和券商,大部分都是定期1年 1%左右的利率,或者建议我买汇丰银行的股票,每年分红比较稳定有3%(但是要承担股价变动风险)。

---------------------------------------------------------------------

四、香港保险购买和支付方式

1、是否必须亲临香港,购买是否方便?

      18岁以上的成年人购买香港保险需要亲临香港且当面签署文件,否则视为地下保单无法受到法律保障。如果是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投保,必须由直系亲属代为投保(直系亲属需亲临香港)。

       投保前需要和保险代理联系,充分告知自身健康情况,以便如果需要的话去大陆三甲医院重新体检,或者提前预约在香港体检医院(保诚安排的香港体检如果检测项目不贵的话是不需要客户付费的,AIA安排的香港体检如果客户成功投保是不需要付费的,具体的体检费用可以和保险代理咨询)。

       投保前代理人一般会要求你先提供详细资料以便先填好保单,实际投保时仅需携带港澳通行证、身份证、入境时海关给的小白条即可。儿童保单还需要提供亲子关系证明。

2、港险保费缴纳/续费是否方便?

      保费缴纳有多种方式:现金、信用卡及支票。

(1)现金:保单为港币/美金计价,支付港币或美金均可。根据中国出入境要求,出境旅客最多携带5000美金现金;香港要求携带12万以上港币的需要申报。个人在国内换汇还有每年5万美金的额度限制,所以如果大额保单的话会存在换汇问题。

(2)信用卡:仅支持visa ,master卡。目前大陆信用卡对于购买保险每天能刷卡的金额、次数均有限制,货币转换费和刷卡手续费需要咨询开卡行。各银行刷卡限制不时更新,建议投保前跟代理人了解最新情况。一般来说,四大行的卡最好用。(大陆信用卡首次缴纳保费时保险公司免手续费的,续保时手续费为2.85%,由客户承担)。

(3)  支票:如果有境外账户允许开美元/港币支票,支票付款非常便捷。

(4)香港储蓄卡:可以从国内转账到同名的香港储蓄卡进行保费支付(存在转账手续费以及换汇额度限制)

       除了通过以上方式亲临保险公司续保之外,续保缴费有多种方式:

(1)开通香港银行卡设置自动转账(必须卡内已经存入港币)

(2)通过香港银行卡手动转账至保险公司账户。

3、缴费及续费需要开通香港银行卡,开卡是否方便?

       香港银行开卡并不麻烦,我自己最近一次开卡是今年4月份网上预约招商永隆银行现场开卡,大概1个钟完成开卡。香港西九龙站附近的永隆银行最为方便,离高铁站很近,但需要较早预约(提前半个月左右)。办卡可选的银行很多,国内四大行,香港本地的恒生、永隆都可以打电话咨询预约。

4、香港保险投保““无限告知”VS大陆保险“有限告知”

港险:有任何生病的记录都要主动告知(尤其是有结节、囊肿,及急性胃炎等),如果有隐瞒,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最后都可能无法理赔。所以买港险之前一定要查一下自己所有的医保买药记录和医院就诊记录,查看是否有需要告知的项目,千万不要存侥幸心理。

       存在任何疑问,都需要跟代理说,如果代理提出来要重新体检的话,需要预约在香港体检或者自己去大陆三甲医院重新体检。

陆险:需要认真查看买保险前的“健康须知”,如果健康须知没有问到的内容可以不用告知。大陆保险在合同成立2年内,投保人未如实告知,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并拒赔;保险合同成立2年以后,保险公司不得以投保人未如实告知为由解除合同。出险之后,如果符合合同约定的理赔条件,应当赔偿。

从这个角度来说,港险核保更为严格,对于身体有小毛病的人拒保可能性更大。我自己14年的时候做过一个结节的微创手术,手术1年后去香港投保时选择了香港体检,被拒保了(有的人投保结节也可能是被除外保险)。

-------------------------------------------------------------------- 

五、香港VS大陆保险的理赔


       整体来说如果没有出现瞒报错报身体健康状况,以及理赔时的符合保险公司的疾病定义的话,不管是香港还是大陆,理赔都并不麻烦。

1、香港VS大陆保险理赔手续

港险:

1、填《申请书》和医生报告(在网上可以下载,医生报告需要主治医生填写,具体怎么填可以到时联系代理了解,不算麻烦)

2、保留有关医疗报告以及其他有关文件(包括发票、病历、检查记录、投保人及受保人身份证明文件副本)

3、有关档案需要在诊断当日起计90/180天内交给代理或者直接快递到保险公司。

陆险:与港险类似,需要提供理赔申请书、发票、病历、检查记录、投保人及受保人身份证明文件副本等,而且对于理赔申请提出时间也有要求(比如三个月之内提出,具体要看保险合同)。

港险或者陆险理赔材料提交都不需要直接到公司,可以通过把材料交给代理或者直接快递给保险公司的方式。

2香港VS大陆保险理赔速度

港险:根据香港保险公司的理赔经验,资料齐全的话是一个月之内可以领取理赔额。

陆险:根据中国保险法的要求,从报案材料审核到给出理赔结果的时间不能超过三十天,确定理赔结果到支付理赔金不能超过10天,如果拒赔需要核定结果后三天以内向受益人发出拒赔通知书。

3、香港VS大陆保险理赔结果申诉

如果对理赔结果不满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申诉:

港险:100万港币以下的个人保单索偿纠纷,可以向香港投诉索偿局投诉; 

         100万港币以上的,则需要向香港法院提起诉讼。

不管是向索偿局还是法院申诉,流程都繁琐磨人,而且向香港法院申诉的话需要考虑香港的律师费非常之贵,而且申诉可能需要多次往返香港的成本。

陆险:首选的当然是向保监会申诉了!保险公司、保险产品、保险购买销售消费理赔等等,只要是商业保险行为有关的都归保监会管,而且没有额度限制。

      保监会投诉一点都不麻烦,打个电话就会受理(邮件亦可),而且保监会整体来说还是比较保护消费者的。今年年初一个线上保险产品的缴费方式我和某家保险代理产生了冲突,保留相关证据后我直接给这个线上代理发邮件“如果不尽快处理,我将向保监会投诉',保险代理2天内就把问题处理好了。

     当然如果保监会还搞不定的事,你也可以走司法途径找法院,大陆的司法系统虽然我们较为熟悉,律师费也没那么贵,但也是相当的磨人的,走到这一步是认栽还是上诉,也取决于保额大小吧。

4、香港保险理赔金领取方式

(1)在一定额度内(比如100万以内)香港保险公司也可以直接将保险理赔金汇入受益人同名的银行卡;

  (2) 可以由代理或者自己前往保险公司领取支票,将支票存入自己的香港银行卡获得现金。 注意如果是香港支票在内陆银行很难兑付,所以一定要亲临香港银行。

        如果香港银行卡有和内陆联通的卡(比如招行的香港卡和内陆卡可以实现同一个户主名下的转账),还可以将钱直接转回内陆卡。

---------------------------------------------------------------------

      文章就到这里啦,我已经把香港保险涉及到产品保障范围、产品费率、资产配置、投保手续、理赔手续等多个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再重申一下我在开篇说过的,什么样的人更适合香港保险?

1、有较强的境外资产配置需求(比如小孩计划出国念书、或者自己将来想在海外生活);

2、家庭资产已经达百万以上(房产不计,指可动用的现金),想要多元化配置资产;

3、生活在一二线城市(三甲医院较多的城市);

4、每年为家庭购买保险的预算在7万元人民币(1万美金)以上,否则保额太低的话买港险的意义不是特别大;

5、认为大陆经济将来数十年下行风险较大,人民币将剧烈贬值的个人(过去30年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变动范围还是较小的,目前中国仍然是汇率管制国家)。

        这是我个人的研究分析,再次感谢请港险/陆险的专业人士核稿(在此处特别感谢我专业、热情、严谨的从事港险和陆险相关工作的朋友),也期待大家的指教。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赴港投保,要三思!
被捧上天的香港保险,究竟是金矿还是陷阱?
“我排了半天才买上”——内地人为何纷纷赴港买保险?
揭秘:收益8%的香港保险怎么样?
301亿港元!2016上半年内陆人赴港投保额翻一番,何以如此疯狂!?
香港保险到底有多便宜?一图告诉你这样买重疾最划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