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大喜大悲之人莫过于南宋词人陈亮
userphoto

2023.04.12 四川

关注

作者:赵心放

陈亮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政论家、词人,与辛弃疾是好朋友,比其小3岁,是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他的词充满了爱国热情,慷慨激昂,气势磅礴,与辛弃疾词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南宋豪放派词人中最不得志  空虚寂寞度一生。

(一)以收复中原为己任

陈亮从小胸怀大志,聪明好学,喜欢读兵书。十八岁时就用留意收集到的19位历史风云人物用兵成败的例子,写了三篇《酌古论》。文章有具体实例有细密分析,文采也不错,颇受婺州太守周葵的好评,过了一年就拜他为上客。后来周葵当了宰相,又介绍他与朝中名士相识。殊不知周宰相看中他的学霸水平,提醒他在《大学》、《中庸》这些书上多下功夫,因为是入仕做官的必修课。陈亮的理想是收复中原,其志趣在论兵打仗上,没把周宰相的话放在心上,继续埋头研究历史,并撰写了《英豪录》和《中兴遗传》两部著作。希望朝廷以史为鉴,中兴复国。

他对收复中原一事充满了满腔热情,四处奔波,一有机会就给皇帝和朝臣们谈他对时局的看法,他的诗词十有八九也没离开这个主题。虽然他学识不错,但运气似乎不好,年轻时参加过两次科考都是落榜生。1178年,宋孝宗看了他写的上疏,很欣赏他的报国热情和才气,准备破格提拔他。

皇帝的想法被朝中的一个宠臣事先得知。打算把他收为己用,于是抢在皇帝之前与他拉关系,陈亮惹不起躲得起,干脆逃走了。某次陈亮和朋友喝醉酒后,玩丞相给皇帝祝寿的游戏。有个想害他的人去告了黑状。受理黑状的那朝官罗织“言涉犯上”的罪名让大理寺将他抓进监狱,打得体无完肤后,呈报皇上准备处决。全靠宋孝宗惜才,派人查清实情,最终才得以刀下留人。

陈亮出身贫寒,祖父母去世时连下葬的钱都没有,在乡邻们帮衬下才办完后事。由于他有知识且脑瓜儿灵光,回到乡间当私塾先生的同时,张落着做生意,渐渐地做发了,成了一个大富豪。古时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当官的看不起,不少人也不正眼看他。但是他有非凡的意志力,不但不为所动,还提出了一套强调义利并存、追求事功的思想。其目的还是认为国家为了老百姓的大利应挥师北上,收复失地。

(二)展开“义利王霸”的辩论

陈亮明白,单枪匹马是无法收复中原的,必须发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抗金事业中来。为此他曾与朱熹展开过一次长达两年的“义利王霸”之争。

开先陈朱两人是通过书信展开辩论。后来陈亮觉得这么辩论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写信给朱希望来个当面辩论,地点嘛在紫溪,并由自己邀辛弃疾一同到紫溪来。三人原本都是很熟悉的。朱同意了陈的提议。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天,陈亮赶来赴三人之约,先到辛弃疾家。当时辛弃疾还在病中,两朋友一见面高兴得不得了,聊不完的话儿,陈亮拔剑起舞助兴,这么一嗨辛弃疾的病也好了。但他们赶到紫溪时,朱熹却爽了约。

朱不来的理由是他变得只想在山里读书隐居,不想出来讨论政事。据两人猜测,真实原因是朝廷里的大佬对陈、辛两人不满,朱担心与两人走得太近,引起他们的误会。朱熹肯定是明哲保身,因为一年后他就出任潭州知府,自己成为一个食言者了。

朱熹不来对他俩的兴致影响不大,因为两人都是军事地理的行家,有聊不完的话题。陈亮在辛弃疾家住了十多天,结下了浓厚的友谊。陈亮走后,两人还数次作词唱和。

陈亮不仅是个呐喊者,还是个实干家哦。就是赴三人之约的淳熙十五年(1188年)春夏季,他为向朝廷提供北伐策略,专门到金陵、京口去考察山川地形。他认为长江流域那一带,山川险峻,进可攻退可守,朝廷完全可以凭借着有利地形用兵收回故土。考察结束后,他把自己的考察结果和攻打江北的策略写成了《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再次劝宋孝宗起兵北伐,可惜的是宋孝宗准备禅位了,那道上疏宋孝宗没收到,却惹怒了不少朝官,回乡后被诬陷下毒害人而入了大牢,全靠有朝中好友替他说情,宋孝宗也不打算追究他。

(三)陈亮诗词赏析

其一:《梅花》(原诗从略)

诗的头两句“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疏枝横玉写的是已开的梅花;小萼缀珠写的是未开的梅萼。

三四两句:“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隆冬季节,世上的百花还在沉睡当中,梅花却最先开放了。只要有一朵冲着寒冷先开,马上就带动全枝次第开放。它香在百花之先,但不与百花争艳。它是一种温馨高洁的花,冷艳幽香,千百年来赢得世人的赞赏。

五六两句,“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只要见到梅花开放了,人们便有春天就要归来的感觉。梅花这种傲雪凌霜的精神,正是它品格高贵之所在。

结尾两句“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花谢花开自有时,梅花本来是不介意的,但诗人表示惜花之意,估摸东君正在为梅花作主张,让它多开放一些时日吧!

其二:词《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原词从略)。

这首词是陈亮为送别章德茂出使金朝时所作的词。全词洋溢着悲壮的情感。激励章德茂振奋民族气节,勇敢赴任不辱使命,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了陈亮英勇抗敌不畏艰险的壮志豪情。

绍熙四年,年已半百的陈亮第四次参加科考,时任皇帝宋光宗亲自出题,出的是道剑走偏锋的题,意思是如今需不需要去看他的皇爹。殊不知对科考不抱希望的陈亮独辟蹊径,说以国难为重可不必忙着去看。写的答案恰好合宋光宗口味,被定为了状元。陈亮回乡报喜,待几天到建康赴任,晚间突发急病,估计是脑溢血或心梗之类吧,没留一句话就与世长辞了。

【作者简介】赵心放,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知晓以“词中之龙”辛弃疾为首的辛派词人群吗?
陈亮与永康学派1486
辛弃疾写诗送的那个陈同甫是谁?
访金华书院 探浙学之源⑬|陈亮与龙川书院:一介布衣犹呐喊 男儿到死心如铁
观宋填词134|辛弃疾好友陈亮,3次含冤入狱,51岁中状元
祸从口出,经典案例1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