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赖耶识
满清故事最多的时代,就是康熙时期。
说后宫,每一个女人都有自己的锦绣芳华。说前朝,每个大臣都有自己的铁血金戈。说子嗣,每个儿子拿出来都是经世之才。
可是故事多了,就成了事故。
一场九子夺嫡,消耗了满清气运。
作为赢家老四胤禛的一生之敌老八胤禩,他的生平,就是在错误的道路上,拔足狂奔。
可惜,可叹,更可悲。
可惜二十年,胤禩出生,生母是卫氏,先是被康熙抱养给当时的皇贵妃佟佳氏抚养,后面又抱给惠妃那拉氏抚养。
卫氏这个人很有意思,历史对于她的记载,是出身卑微,但是长得漂亮。
这样的一个女人,仿佛天生就是多数女人的敌人。
那么在情敌的身边长大,胤禩最开始学会的,就是察言观色,试图让每个人体面。
康熙也是喜欢过胤禩的,毕竟大儿子是个莽夫,二儿子十分任性,三儿子是个书呆子,四儿子是个冰坨子,五儿子是个憨憨,六儿子早逝,七儿子残疾,八儿子会说话会哄人不气人,那个当爹的不喜欢。
所以这份喜欢,为胤禩换来了17岁做贝勒,这个起点真的很高。
一年后,胤禩甚至管理过康熙的钱袋子内务府,可见康熙对他的看重。
但是可惜,康熙的看重落空了。
因为胤禩做事圆滑,没架子,把所有人都处成了朋友,导致前朝的大臣,皇亲的宗室对他好评如潮。
毕竟对比其他皇子,就胤禩本人正常一点。
胤禩的好人缘换来了什么,换来了大家都希望他做太子。
毕竟一个软塌塌的皇帝,大臣是直接受益者。
这就是君臣之间的博弈,君弱,臣强。
就连胤禛看着死对头,都十分认可他的才情和能力。
可是胤禩给自己的人设有点过头了。
生母卫氏去世后,胤禩难过的在地上爬,这已经是三个月后,胤禩还在自己的人设里不可自拔。
妻子郭络罗氏,因为多年无所出,胤禩为了要一个嫡子,坚决不纳妾,导致郭络罗氏名声极差。
别人失去了,但是胤禩得到了,他得到了孝心美名扬,忠贞让人向往。
胤禩的这些行为,康熙只要不说,那么就没有问题,可是康熙如果不满意,那么就是虚伪。
因为拥簇胤禩的大臣太多了,康熙十分危机,所以当众斥责胤禩。
但是胤禩不服输,为了唤起康熙的父爱,在康熙生日的时候,千里迢迢送去了一只海东青。
但是,海东青奄奄一息。
康熙生气,这死孩子诅咒我,下旨和胤禩断绝父子情义。
都不是父子了,胤禩的皇帝梦彻底碎了。
胤禩好不容易消停几年,康熙驾崩了,老四胤禛上位了,胤禩又开始了。
最后胤禩被雍正剥夺爵位圈禁,强制改名,于46岁去世。
作为读者,胤禩总是棋差一招。
可是这一招从哪里开始差的?
当“八贤王”这个诨名广为人知的时候,胤禩自己就绝了自己的前程。
贤这个字,在古代就不是形容男子的,多数用来形容女人,还是出嫁的女人,贤妻。用在男子身上,是做官,指贤良。
形容皇帝,是明君,是昏君,是仁君,但是没有贤君。
胤禩将自己放在大臣的位置,却妄想皇位,便是错了。
身为皇帝,不需要和所有人关系好,不需要圆滑,皇帝是规则的制定者,规则是方的。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