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尊佛教一掷千金,轻亲友一毛不拔,何充究竟有多另类?
userphoto

2025.08.26 四川

关注

作者:许云辉

司马岳做梦都想不到天上真能掉馅饼,且正好砸在自己脑袋上。皇兄晋成帝病重期间,因二子尚在襁褓之中,舅舅庾冰出于家族利益考虑,极力劝谏晋成帝因“国有强敌”,必须拥立年长储君,力荐晋成帝同母兄弟司马岳为皇位继承人。晋成帝驾崩后,司马岳欣然“即皇帝位”,华丽变身晋康帝。一日,晋康帝在庾冰及何充侍坐时,当面真诚感谢:“朕能继承皇位,'二君之力也!’”   

庾冰谦逊地连连摆手,再三声明这是晋康帝众望所归的必然结果,更是朝臣们的共同心愿。何充却冷笑连连,直言不讳道:“陛下能君临天下,纯属庾大人之功!如依微臣建议,您岂能成为九五之尊!”

晋康帝差点被噎死,尴尬到满脸“有惭色。”何充却若无其事,镇静自若转移话题。

庾冰大惑不解,暗忖:“这何充为何另类到这般地步?”

(一)立储风波

原来,庾冰“请以母弟琅邪王(司马)岳为嗣”时,中书令何充便已引经据典反对:“'父子相传,先王旧典。’周武王不传位于弟,汉景帝欲传位于弟时,'朝臣咸以为亏乱典制,据而弗听。’轻易改变旧制,不利国家。如果确立琅琊王继位,将来两位皇子怎么办?这对社稷宗庙来说,极其危险!”

晋成帝经过慎重考虑,同意虞冰建议,且在弥留之际留下遗诏,令虞冰与何充等人为顾命大臣,辅佐司马岳。何充虽心有芥蒂,但依然以大局为重服从安排,竭尽忠诚辅助晋康帝。

晋康帝虽遭何充当面抢白,但毕竟身为帝王,有容人之量。他曾为鼓励群臣直言进谏,在“元旦与群臣会”时,特意“设白兽樽于殿上”,对“献直言于上者,则发此樽饮之酒”以示奖励。因此,他非但没给何充小鞋穿,反而宣布在为先帝守孝三年间,“委政于庾冰、何充。” 

(二)直言不讳

何充风韵深沉高雅,素以文章出色及德行出众著称。东晋开国元勋王导与何充是亲戚,对这个出类拔萃的少年刮目相看,为丰富其阅历,将他介绍至堂兄王敦的将军府任职。

何充升任大将军府主簿后,跻身高层社交圈。一日,王敦在宴请众宾客时,大吹特吹其时任庐江太守的兄长王含如何为官清廉且深受当地吏民爱戴称颂。宾客们异口同声大拍马屁,称赞王氏兄弟品行高尚。

何充因久闻王含贪腐成性臭名昭著,听得直反胃,不合时宜冷笑几声,大声道:“诸位,在下正巧便是庐江人,也曾听到家乡父老对王太守的评价。可惜啊,与王将军恰恰相反!”

王敦气得脸色铁青,一言不发,恶狠狠盯着何充。大厅内气氛微妙,宾客们都为何充捏了一把汗。何充却若无其事,斟酒自饮。

何充因得罪王敦被降职不久,王敦打着“清君侧”旗号发动叛乱失败,何充因祸得福,被王导调回京师,着力培养,精心打造。

(三)身膺重任

王导利用自己的丞相权位和影响力,不遗余力为何充尽早驰入官场快车道站位背书。一次,王导趁何充登门拜访,当着宾客们用麈尾指向座椅,招呼何充共坐。在何充极力谦让时,王导直截了当说:“这是专门为您准备的座位!”王导修缮扬州官舍时,面对一众属官,意味深长对随行的何充道:“这官舍可是特意为您修缮的啊!”

在王导大力保驾护航下,何充顺利成为皇太子的座上客,成为皇太子无话不谈的好友。皇太子变身晋成帝后,何充顺理成章成为皇帝近侍之臣。

在“苏峻作乱、京都倾覆”期间,何充舍生忘死“东奔义军”,参与讨伐叛乱,“贼平,封都乡侯”,出任会稽太守。他“在郡甚有德政”,慧眼识珠举荐当地名士虞喜,大力提拔“郡人谢奉、魏顗等以为佐吏”,由此被王导等名臣联名推荐:“何充才识气度远超常人,品德端正而有节操,'有万夫之望’,定能掌管朝政,成为老臣的得力助手!”晋成帝从谏如流,将何充升职为吏部尚书。

王导病逝后,晋成帝遵其:“臣死后,希望陛下接受何充为近侍。只有这样,天下方可安定,社稷才能无忧!”遗嘱,诏令何充转任统领禁军的护军将军,“与中书监庾冰”共同参与总领朝政,并给予二人入宫时可携执杖带甲的五十名卫士至止车门的特权与荣誉。

何充升任尚书令后,敏锐意识到内外要职必须分人统领,方可相互监督纠正对方。若某人身兼数职,则对其考核便难以公正。于是,他上疏坚辞尚书令等职务。朝廷尊重其意见,为表彰其公正廉洁,任命他兼任州大中正(在各州任区别人才、分为九等之职的官职,常由中央官员兼任)。何充不愿掠美,以各州均有先贤名流充任大中正为由,“固让不拜。”

(四)庾何决裂

何充为尽量避免以庾冰为首的庾氏外戚集团过早发生冲突,主动请求出京“镇

以避诸庾。”

晋康帝“初即位”,意气风发,信心百倍“诏经略中原。”庾冰之弟庾翼志向远大,一直“以灭胡取蜀为己任。”他厉兵秣马,东西合纵相约大举北伐,并上书请求朝廷批准。在朝廷会议上,朝臣绝大多数人投了反对票,“唯庾冰意与之同。”庾冰旗帜鲜明支持弟弟北伐,“屡求出外”,都督七州与豫州四郡军事,“镇武昌,以为(庾)翼继援。”

何充闻讯入朝,劝谏晋康帝:“庾冰乃尊贵国舅,'宜居宰相,不应远出!”此建议最终被朝廷否决,庾冰兄弟认为何充企图阻止自己建功立业,开始对他心怀芥蒂。

正巧,晋康帝旧疾复发,一病不起,急召重臣们商议立储之事。庾冰兄弟属意会稽王司马昱,何充则坚持拥立年仅两岁的皇太子司马聃。晋康帝权衡利弊,选择皇太子继位。何充在晋康帝驾崩后,“奉遗旨,便立太子,是为穆帝。”因为此事,何充遭到庾冰兄弟记恨,从此势如水火。

庾冰兄弟终究没有熬过何充,弟兄俩先后病逝,留下何充独掌大权,“专辅幼主。”庾翼临终前,上表请求朝廷同意让其子庾爰之继承其职位。群臣讨论此事时,一致认为庾家世代为国镇守西藩,子承父业是人之常情,理应依从庾翼请求以安定人心。

何充高瞻远瞩反对:“'不然!’荆楚乃国家西大门,人口百万,北有强胡窥伺,西与劲蜀为邻,地势险阻,绵延万里。在如此重地,'得贤则中原可定’,用庸才则社稷堪忧,岂能让一个白面少年担此重任!”他力荐庾翼的战友、“英略过人,有文武识度”的桓温镇守荆楚。

桓温升任荆州刺史后,果然不负厚望,不仅守住国家西大门,还一鼓作气西伐,消灭巴蜀成汉政权,平定蜀地。

(五)盖棺定论

何充担任宰相期间,果敢刚强,才器过人,执掌朝政正气凛然,“以社稷为己任。”他选任官员坚持“以功臣为先”原则,从不“以私恩树亲戚”,深受时人敬重。

人无完人,何充也有一些让人诟病之处:他大兴土木兴建佛寺,甚至供养百余名和尚,“糜费巨亿”而毫不吝啬。友人曾当面嘲讽他:“卿志大宇宙,勇迈终古。”何充莫名其妙,友人解释:“我的平生志向仅是担任管理数千户人家的郡守,目前看来遥遥无期。您志在成佛,志向可谓震古烁今!”当时,名士郗氏兄弟信奉天师道,何充与弟弟信仰佛教,被名士编出顺口溜讥讽:“二郗谄于道,二何佞于佛。”

何充将解除人间疾苦希望寄托在佛教上,却完全无视身边亲友的苦难生活。他的亲友们不论何等原因陷入贫困走投无路向他求助时,他总是置若罔闻一毛不拔,“无所施遗”,由此被世人视为崇佛轻亲的另类。

怒怼王敦,抢白新帝,制衡庾冰,反对北伐,重佛轻人,何充丝毫不像久经宦海风云的政客,倒像一头不畏虎豹的初生牛犊。一个位高权重的高官,随心所欲干出些令时人瞠目结舌的奇事,如果撇开对他的道德平叛,何充倒也是一道我行我素的绝妙风景线。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且于同月入职杏坛,2022年10月退休。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百万余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东晋4康帝司马岳
晋康帝司马岳
3晋成帝司马衍(东晋第三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同母兄,325—342年在位,终年21岁)
东晋|他本是无心之举,东晋王朝却因此没有过早灭亡!
东晋第四位皇帝 司马岳无才无能 只是东晋王权的一个过渡
{原创·第二稿}中国历代帝王小传之六十五·晋康帝司马岳(马怀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