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悦读丨记忆】随部队南下到贵阳——乌当区退伍老兵左庚辰的故事

【阅读悦读丨记忆】无悔的青春——一位退伍老兵的不平凡经历

文/闲云

作者简介闲云,本名万丽萍,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闻传媒中心。闲暇时喜欢写一些小散文,曾在《贵阳日报》《中国散文网》《晚晴》等报刊及网络发表过散文作品。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采访中,乐观开朗的左庚辰老人介绍说:“我今年已经86岁了。1929年8月,我出生于河南省濮阳地区清丰县纸房乡伍仙镇,小时候在家乡上过三、四年的学,积累了一点文化知识。在参加革命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军队的培养下,我才学到更多知识和本领,为我后来所从事的财贸工作和为乌当的建设和发展作贡献打下了良好基础。”


1954年春季的左庚辰(左二)

1947年7月份,我离开家乡,当兵参加了革命,是到冀鲁豫军区八分区供训队开展部队后勤供给工作,后来,我又进了冀鲁豫军区供给学校,学了一年半的会计知识。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冀鲁豫军区前方供给部军械处工作。194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调整,我们被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17军司令部供给科,我在科里任粮秣会计工作。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渡江后,部队驻在江西贵溪休整。1949年8月下旬,十七军司令部组织先遣支队,当时我是预备党员,就被派到先遣支队。1949年10月1日,我们部队行军到湖南湘潭时,传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成立的好消息,当天晚上,我们上街游行,和当地群众一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随后,部队又继续进军大西南。在向大西南进军的途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兵团组建了工兵纵队,由4个工兵营组成了一个工兵纵队,在进军途中,一路修桥、补路。


(离休后的左庚辰仍然精神矍烁)

1949年11月14日,贵阳解放了。11月20日左右,我们工兵纵队才来到了贵阳。我们工兵纵队已经没有了修桥补路的任务,工兵纵队解散了,我被调到贵州军区武装处,这是贵州军区八大处之一,住在南厂兵营。后来,我又到军区的“八一”学校(小学)在供管股工作,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军区干部的子女。按照中央的相关政策,后来“八一”学校移交给地方管,学校的人员就分别转业到地方,于是,我就转业到贵阳市财政局工作(贵阳市人民政府内)。为了照顾家庭,1958年8月,我就从贵阳市财政局调到乌当区委财政贸易工作部工作,这是乌当区财贸系统的领导和协调机关,起到枢纽的作用,协调财政、商贸等部门之间的工作。1960年底,乌当区政府从中华北路333号的毛公馆搬到新添寨,我也随之到了新添寨,一来就是几十年。


左庚辰近照

《作家洪与》微信号:hongyup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行政区划
阿栗杨梅红---贵阳乌当区,可以大棚运作提早成熟
王耀南(85)我向苏军要求一辆汽车回延安,没想到居然给我派飞机
我军历史上的70个军之一(天下第一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28军
第33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