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话《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自信:丑是丑,可我能降妖

作者:星子

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读完了八百余页的《西游记》,书放下了,心却沉浸其间出不来。我深深地喜欢欣赏孙悟空,并不时遐想,如果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我会毫不矜持地给他发信息,“孙悟空,可否认识一下?”

我追随他从花果山到五行山,再到西天灵山,迢迢十万八千里,几百年生命历程,见证过他的积极、乐观、勇敢、聪慧、强大,也深味他的迷茫、委屈、艰难、孤独、天大地大无处为家的无助,更从他身上得到了许多深刻启示。

(一)英雄亦有落魄时

英雄,往往比常人更饱受磨难。悟空被囚在五行山下时,是潦倒不堪的。头上长满了苔藓,连耳朵眼中也长出了植物,满面尘土,尖嘴缩腮。当地的百姓都叫他“老猿”,只一代代人传说他是一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但谁也没拿他当回事,更没人知道他的本领。

与他同时代的人早已离开了这个世界,只一代代留下了关于他的传说。现今他的这副尊容,哪里还有英雄的影子?还有谁会津津乐道他的大闹天宫,谁会啧啧赞许他的筋斗云?悟空似乎要被他的时代抛弃了!

孟子说,五百年有圣人出。

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已经五百年了,或许天地之精华将孕育出另外的石马石羊来代替他这只石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然而,观音菩萨偶然经此,指点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悟空命途由此扭转。毫无疑问,菩萨是悟空的贵人,是悟空的伯乐!若没有这一份知遇之恩,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腾筋斗云,火眼金睛,以及其它所有特长也只能在历史中化作灰土。

怀才不遇的行列中,便会多了一个瘦小的背影。

观音菩萨认可他,信任他,才让他有了归属,有了发挥自己价值的机会,最终成就了他斗战胜佛,他由此超越了他之前的五百年,他成了永恒的英雄。

悟空曾对东海龙王说道:“我亏了南海菩萨劝善,教我正果”。

落魄时得遇贵人,幸事;知遇之恩,乃为大恩!

(二)取经并不只为师傅

悟空初追随唐僧时,因打死几个强盗而被唐僧责备。悟空撇下唐僧,欲回本山。东海龙王相劝,“大圣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老龙王一语中的,唐僧事关悟空前程。

悟空与唐僧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取经,是“夺天地造化之功,可以与乾坤并久,日月同明”的大功业,唐僧是观音菩萨选定的取经人,取经的四人团队是以唐僧为核心才形成的。

表面上,唐僧仰仗徒弟们保护,才能取得真经;但实质上,悟空、八戒、沙僧都在借唐僧的光。因为他们皆有错在身,都在承受天庭的惩戒,他们需要参与到唐僧取经的正义事业中,来摆脱人生困境,寻求前程。

人在犯错之后,如果连改错的机会都没有,那他只能永远处在被惩罚的境地之中难以翻身,这是一种绝境!而唐僧恰好为悟空三人带来了改错的机会!

小说中悟空三人,都因唐僧而有了新的名字,新名字则意味着新身份,意味着命运脱胎换骨的转变。

如果说,五行山下的悟空意味着邪恶、失败,为天庭不容,为众人遗忘,那么改名为“行者”的悟空,则意味着正义,向善,进入到“体制”之内,为三界接纳。因为“唐僧西天取经,无神不保,无天不佑,三界通知,十方拥护”,所以悟空加入到这一事业中,身份大变,底气十足,由妖仙向佛转变!

因此悟空的十万征途,十四载春秋,九九八十一难,并不是因唐僧受苦,而是在自度修行。“师傅”也不是白叫的,师傅在普度众生之前,优先度了他的徒弟。

求助于人,也是一种智慧,悟空懂得合作。

(三)十万八千里即修行

悟空的筋斗云,一纵有十万八千里,化斋的五七千路,只消把头点上两点,躬躬腰即可。可这样一个神通广大的徒弟,保护的却是一个骨肉凡胎的师傅。

流沙河困住了唐僧,八戒提议,让悟空用筋斗云之术把师傅驮过河去。悟空说,师傅的骨肉凡胎,重似泰山,徒弟只能保护师傅命在,替不得“穷历异邦”这些苦恼,也取不得经来。

所以,即使悟空一顿饭的时间就可赶往西天灵山,但却不被允许。取经必须是一步一步前行,唐僧还可凭借马匹脚力,徒弟们便只能用脚步丈量了。

这一走,就走了十四年。步行的十四年与筋斗云的刹那间,难易和时间的差别不言而喻,奇怪的是,唐僧自己屡屡担忧,信心不足,但悟空却从来没有泄气,没有焦虑,反而不断鼓励师傅。

红军的长征精神,已然是一种被广泛歌颂的伟大精神。可小说之中的西天之路,更加遥远,让悟空这么一个能“飞”的人一步步去走,这是上天对他耐性与忠诚度的极大考验。悟空的坚韧、不懈以及淡定、乐观,试问世间几人能有!

天遥地远,困境重重,不知何时才能到达灵山,而他以赤子之心,不急不躁,安安稳稳,坚定不动摇地面对取经事业。

或许,这正是高人“高”之所在,既有超人的能力,又有端正的态度;既有远大的理想,也下得了笨功夫。犹如达芬奇画蛋,笨功夫之后,成就人生传奇。通往美好的路是一路苦行。

(四)丑是丑,可我能降妖

悟空每次向别人介绍自己时,都是洋洋得意的。第六十七回,师徒四人投宿一老儿家,因悟空相貌丑陋,态度又不友善,老儿便呵斥他“痨病鬼,不知高低,尖着个嘴”。悟空陪笑道:“我丑是丑,却倒有些手段。”还主动详细介绍自己:

“也能搅海降龙母,善会担山赶日头。缚怪擒魔称第一,移星换斗鬼神愁。偷天转地英明大,我是变化无穷美石猴!”

悟空是真丑,一只猴子而已,身材瘦小,尖嘴猴腮,在遇见陌生人时,常常会惊吓到人。悟空对此是有自知之明的,所以别人说他丑陋得像一个“痨病鬼”,他也并不恼,反而会热情地向人自夸长处,自己本领有多强大,手段有多高明,能上天入地,降妖除魔。

人无完人,我们往往会对自己的不足或无能为力抱怨伤感,甚至自卑自轻,而悟空却能直面自己的不完美,完全悦纳自己,喜欢并认可自我,这体现了他不偏颇,不消极的思维眼光和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八戒有时会用宽大的衣袖掩饰自己的长嘴大耳,但悟空不会,他把眼光更多地投向了自己的本领——降妖除魔。

其实回眸西天之路,悟空曾很多次陷于困境,如若不是有天兵天将,神仙好友们前来帮忙,悟空岂能如此过五关斩六将到达西天!但这并不影响悟空对西天之行中重重困难的藐视,因为悟空的心态是昂然强大的,即使曾与妖怪多次打了平手,但自己永远认可自己。

心若不败,人生就没有畏惧。悟空,何尝不是海明威笔下“硬汉”形象的另一种诠释。

六十七回开头有一段对比鲜明的谈话。

一个风雨黄昏,唐僧问往哪条路求宿去,八戒满含担忧地对悟空说,“哥呀,这个所在,岂是住场!满山多虎豹狼虫,遍地有魑魅魍魉。白日里尚且难行,黑夜里怎生敢宿?”

悟空道:“呆子!越发不长进了!不是老孙海口,只这条棒子,攒在手里,就是天塌下里,也撑得住!”

这样的情节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每次遇到困境时,唐僧与八戒总畏惧忧虑,不知所措,唯有悟空镇定自若。艺高人胆大,超强的本领,无所畏惧的勇敢,丰富的作战经验,赋予了悟空战斗的底气与乐观阳光的性格。有悟空在,取经的队伍就能乘风破浪,有悟空在,一切都有希望。

这个大徒弟,是取经队伍里的定心丸!

经典作品绝不是徒有虚名,它自有一种魅力,能穿越时空,直击人的灵魂,让人欲罢不能。孙悟空虽从遥远处来,从书页中来,但依然令人心旌荡漾。

“好大圣,束一束虎皮裙,撤出金箍棒,拽开脚,两三步跑到前边。”难忘孙大圣!

【作者简介】星子,陕西人,中学语文教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僧的几个徒弟,功劳最大的不是孙悟空,而是他!
没了筋斗云,孙悟空还能飞吗?其实可以,并且还能带着唐僧一起飞
【申江诗潮・第617期】《读书闲吟》第十四卷(读《西游记》专辑)
如来给唐僧的锦襕袈裟,唐僧为什么拿它来压箱底?这里面有深意
读《西游记》:年少时喜欢猴子精,长大后每个“悟”字道人生
话西游之四十:唐僧师徒为什么被视为最佳团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