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年前的今天,《百年孤独》来了

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哥伦比亚作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他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

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被认为是“20世纪的文学标杆”,影响滋养了几代中文作家。

七年前的今天,《百年孤独》终于在中国以正版面世。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 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句话作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开头,从七年前的今天开始终于能够用汉字堂堂正正印刷和出版。

从1967年5月30《百年孤独》在阿根廷正式出版,到2011年5月30日,《百年孤独》在中国正式出版,马尔克斯的读者们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版权空窗期。就像是一段旷世虐恋,中国的文艺青年大概不会想到,自己和《百年孤独》第一阶段碰撞出的居然是一场长期的地下关系。

如今手捧移动电子设备的00后可能不知道,江湖上曾经流传过马尔克斯九十年代来访中国后盛怒而下说出的那句:死后一百五十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百年孤独》。1988年曾经有记者联系过来访中国的马尔克斯,见到了负责代理马尔克斯版权的文学助理。那个时候在全国发行的马尔克斯作品中竟然没有一本是经过授权的,而马尔克斯没有得到过一分钱的版税。

大部分没有版权意识的八十年代文艺青年,在追忆自己青葱岁月时,都会恍惚记起曾经有一股拉丁美洲涌来的魔幻现实主义浪潮,在广泛贫瘠的物质精神世界中异军突起,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百年孤独》就是这样充满了拉美神秘力量的文学作品。在中国的出版行业野蛮生长的年代,《百年孤独》拥有了大量不同翻译版本,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被广泛出版发行。如今看来,作品被如此贸然青睐,作者未必会感到愉快。

关于《百年孤独》版权的故事,浅尝辄止谈到这里。在这个碎片的时代,对于文字的忠诚已经被消费主义和碎片化信息渐渐瓦解,如马尔克斯这样的拥有文字良知的人正在逐渐隐去。今天需要追忆并庆祝的,不仅仅是这场关于版权的胜利,还有人们对《百年孤独》这本奇书出现的那个时代及优秀作家的敬意。

1982年,哥伦比亚黑绵羊出版社推出了加西亚·马尔克斯与另一位哥伦比亚作家兼记者普利尼奥·阿普莱约·门多萨的谈话录《番石榴飘香》中有过这样一段关于《百年孤独》创作缘起的对话:

门:你在着手写《百年孤独》的时候,请问,什么是你的创作初衷?

马:我要为我童年时代所经受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无缺的文学归宿。

门:许多评论家说,你这部作品是对人类历史的一种隐喻或讽喻。

马:不是这么回事。我只是想艺术地再现我童年时代的世界。你知道,我的童年是在一个景况悲惨的大家庭里度过的。我有一个妹妹,她整天啃吃泥巴;一个外祖母,酷爱占卜算命;还有许许多多彼此名字完全相同的亲戚,他们从来也搞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为什么患了痴呆症会感到莫大的痛苦。

文学的想象力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所有的文学都是一种自我表达。《百年孤独》就是马尔克斯对自己所有人生经历的凝练。抛开名人们为这部小说所加冕的种种文学荣誉,这本渗透了拉丁美洲想象力的小说,仅凭书名,就足够让人挪不开眼。小说讲述了虚构城镇马孔多居住的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故事。长篇文章里充满了离奇的预言、神话般的情节、鬼魂、奇迹。作者马尔克斯创造了大量叫着相同名字却有着截然不同命运的家族成员,小说中关于几代人波澜壮阔生活的描写让人开始真的相信,也许,拉丁美洲的大地上,就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叫做马孔多。在这里,什么样的情节都可能发生。

就是这样一本充满了魔幻现实狂想的《百年孤独》让70%的人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感到晕头转向。因为你只要打开书,就会发现,这里有二十多个叫奥雷里亚诺的,其中十七个是私生子,有五个被作者拿来当了主要角色。四个叫雷梅黛丝,五个叫阿尔卡蒂奥以及四个叫何塞的人。在这七代人里,有活到了一百岁的乌尔苏拉,也有被始终被认错的双胞胎,还有乘着床单飞上天空的大美人雷梅黛丝。你永远不知道究竟哪一个奥雷里亚诺是爸爸,哪一个奥雷里亚诺是儿子。

读者常常在令人迷惘的马孔多世界里失去方向,但是熟悉马尔克斯的读者可能知道,这里有作者本人亲自提供的百年孤独阅读指南:

“有一条非常容易掌握的规律:何塞·阿尔卡蒂奥们总是使这个世家延续香烟,而奥雷里亚诺们则否。只有一个例外,即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和奥雷里亚诺第二这一对孪生兄弟,也许是因为他们俩长得完全一样,从小就给搞混了。”

起初有些读者会认为,马尔克斯是一个懒惰的作家,居然连取名都不愿意动脑筋。但是塑造了一个家族七代不同的人物形象,却丝毫没有让人物性格出现雷同感的小小设计,透露了作者在写作时的狡黠和小心机,凡此种种都让《百年孤独》成为一本可以反复翻阅解读的经典作品。

在这本小说里每一个家族成员都洋溢着一种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不是来源于无人陪伴,而是根植于布恩迪亚家族成员性格深处以及命运深处的孤独感,作者解读这种孤独感的时候回答说“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爱情。在我这部小说里,老铁SEO人们会看到,那个长猪尾巴的奥雷里亚诺是布恩迪亚家族在整整一个世纪唯一由爱情孕育而生的后代。布恩迪亚整个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回归到小说本身,当你真正拿起小说决定进入马孔多这个世界一探究竟,跟随着奥雷里亚诺家族等待命运的完结:“因为可以预料这座镜子之城——或蜃景之城——将在奥雷里亚诺· 巴比伦全部译出羊皮卷之时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放下刚刚带自己经历百年兴衰的拉丁美洲家族历史的《百年孤独》,这种宿命感和孤独感突然袭来,读者会终于明白,这是一本不是为了讲述孤独而孤独的小说。小说里的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家族成员热闹而嘈杂,好像这个家族的香火永远不会熄灭,他们会生生不息的在马孔多活下去。当看到最后发现饱含活力的马孔多居然这样倏忽间就消失不见,一瞬间的心情只能用“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来形容。

你也许会意识到,这样的故事从此不会再有,小说里人物的一切命运都只为了成就这样一个拉丁美洲上没有实体的永恒之地。马孔多的倾盆大雨好像此时此刻就迎面袭来。想要为这片大地做注解的你,注定会被马尔克斯打动,或者更准确的说,你迟早会被马尔克斯打动。此时此刻再凝视《百年孤独》,发现这短短的题目原来早就仿佛试图道尽沧桑,让人还没开卷已经充满了丰盈的情绪。

将出版包括《百年孤独》在内的马尔克斯作品视为“一个出版人的良知与梦想”的新经典总编辑陈明俊,在向马尔克斯版权代理人多次通信表达了他希望能够获取作品版权的请求。在从未获得只字片语回复的努力过多年后。2007年,陈明俊终于获得马尔克斯代理人的正式而客气的回复,信中对陈原信引用“希望大师回首”之典故表示了隆重的敬意。

这个感动了对方的典故发生于1957年。那时时满30岁但基本上还藉藉无名的马尔克斯,在巴黎见街头偶遇3年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师”海明威。他们相隔一条街,人流挡住了他们。马尔克斯竭尽全力用法语喊道:“大——师!”海明威,老铁SEO楞了一下,回过头来,显然不大可能知道街对面那个几乎不怎么会讲法语的小伙子怎么会与自己搭边,而且他也肯定自己不认识这小伙子。他于是礼节性地挥了挥手,大声喊道:“再见,朋友!”

于是七年前的今天,我们终于等到了《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中文版电子书已在kindle、掌阅、QQ读书、微信读书平台上线

你怎么看待《百年孤独》?

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综合留言质量和热度选出1位书友,赠送新经典好书一本

《百年孤独》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著

范晔 译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兴衰。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新经典公司所有

图片来自网络/本期编辑:潘攀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年孤独:史上“最无争议”的诺贝尔文学奖!
亦真亦幻写孤独——小说《百年孤独》浅谈
“百年孤独”,存于每个人心中
《百年孤独》:没长大的男人,支撑世界的女人
【读纪】百年孤独
一生必读的书: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这本书讲的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