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12: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

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12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

考纲考点解析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考纲阐释

考点分布

诵读古代诗歌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名篇”:指我国古代那些具有高度的思想艺术价值、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优秀诗文。

“名句”:指那些形象、精炼、含义深刻、至今仍活跃在我们的语言中的语句。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14篇)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120篇)

 

【考点透析】

 哪些是名句名篇?

纵观近年高考试题,选句内容有下面四种情况:

⑴揭示人类社会和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如04年“辽宁卷”中“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08年“广东卷”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⑵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怀的句子。

如05年“天津卷”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06年“福建卷”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⑶描写优美意境的名句。

06年“全国卷Ⅱ”中第(2)小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08年“广东卷”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⑷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名句。

如04年“重庆卷”中“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粱惠王上》)、04年“辽宁卷”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本考点的考查目的主要是引导高中生继承优秀的古代文化遗产,重视文化积累和语言积累,丰富高中生的人文内涵,以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展创新”的要求。

 

南粤高考直析

【粤题精讲】

1.(2008年广东高考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跛而望矣,             

(《荀子·劝学》)

⑵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锦瑟》)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⑷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苏轼《赤壁赋》)

 

名师剖析:命题思想基本与2007年保持一致,难度水平亦与2007年相当。纵观2006、2007、2008三年的高考默写题,似乎三年所选的篇目各各不同。仅仅提出一下而已,不足为据。

参考答案:(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醉里挑灯看剑  沙场秋点兵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2007年广东高考卷)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的句子集中在课本要求背诵的篇章中,而且又以名人名篇为重点,所以范围并不是很广,再适当涉取一些引用和传诵频率较高的课外名句,拿满6分并不难。要注意书写的准确性,错漏一个字,全句就没分了。题目以课本的必修篇目为主,涉及初中内容,适当延展到课外,题材、体裁、册次均有兼顾。与新课标的强调积累和感悟相吻合。2007考试大纲说明:小学和初中的必背古诗文在4分以内,必背之外1到2分。2010年备考仍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注意。

参考答案:(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   (3)奈何取之尽辎铢,用之如泥沙  (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粤考趋势】

1.近年来,名篇名句的考查题型主要为记忆性默写和理解型默写、情境性默写几种,广东高考赋分为6分。该考点为必考点,通常是四个小题,让考生选择三个(六句)作答,这样给了考生以更大的自主发挥的空间。

2.总体上看:高中为主,诗文兼顾;初中为辅,一般只有一题。

3.评阅的时候,该题不允许有错别字、漏字、添字。因此,考生一定要一笔一画的书写。书写模糊,也会被认定为错别字。

 

应考方法盘点

学生复习的时候,宜以中学课本名篇中的名句为主,采用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几年,趋向于考查高中课本中的名篇(不一定是名句),这是为了防止考生在积累语言和语感的过程中偷工减料。

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可能做完其他题后又会突然回忆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要包括引导句在内作“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发现并纠正。如果命题是四选三,答题时就应以最有把握的题做起,做了三题就够了。如果四题都做(最好不要这样),要确保前三题完全正确,因为高考阅卷评分有时规定只看你做的前三题,有错误即扣分,即使你第四题做对了也不给分。

在复习和应试时还应注意:

   (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例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

以上三句中的“羁”“鹜”“壑”就极易写错,必须在复习中多写几遍,达到熟能生巧、强化记忆的目的。

   (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

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以上句子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作“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暗”的意思是“绿柳成荫”,易误为“岸”。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类词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例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以上句子中,“长”容易误写成“常”,“材”容易误写成“才”。

   (四)要留意具体环境

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瓮》)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第一句如果不联系“卖炭的老人虽然衣衫单薄,却愿意天气寒冷卖个好价钱”的具体语境,就可能想当然地把“愿”写成“怨”;第二句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就会把“始”写成“使”;第三句如果不联系“晴空”“排云”这两个语境,就会把“霄”错写成“宵”。

  (五)要留心语句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一部分学生不知就里,往往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顺序颠倒,白白丢了分。

例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以上这四句,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春色满园”写成“满园春色”,“淡妆浓抹”写成“浓妆淡抹”,“歌诗”写成“诗歌”,“孤帆一片”写成“一片孤帆”。

  (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很多名句经过长期流传,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但是,在演变流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了新的说法。这样答题时,就一定要看清句子后面的出处。

例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赠萧瑀》)

像上面的句子,已经标明了出处,就不能把“路曼曼”写成“路漫漫”了,虽然平时写的是“路漫漫”;也不能把“蝉噪林逾静”写成“蝉噪林愈静”,虽然意思并没有改变;更不能在“疾风知劲草”后接“烈火识真金”,虽然这种说法已成俗语。

 

默写警示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更快地背诵和默写,我们仅以高中必背的14篇古诗文为例,根据平常考试同学们最容易出现的错误,特别提醒注意下列句中的黑体字,不要误写。

1.《登高》

渚清沙白鸟飞  无边落木萧萧下  艰难苦恨繁霜

2.《锦瑟》

一弦一柱思华年    只是当时已

3.《蜀道难》

噫吁    蚕丛及鱼    可以横绝峨眉    地崩山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连    以手抚膺坐长叹    使人听此朱颜    飞湍瀑流争喧豗    崖转石万

侧身西望长

4.《琵琶行》

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花秋瑟    千呼万唤出来    转轴弦三两声

冰泉冷涩弦凝绝    别有幽愁暗恨    见江心秋月白   插弦中

家在蟆陵下住    曲罢曾善才服    成每被秋娘妒    一曲红不知数

钿头银击节碎    梦啼妆泪红干    同是天涯落人    浔阳地无音乐

往往取酒还独    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5.《虞美人》

雕栏玉在 一江春水向东流

6.《念奴娇·赤壁怀古》

拍岸    遥想公当年    羽扇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早生   

人生如梦   江月   

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歌台   万里如虎    火扬州路。

8.《氓》

氓之蚩蚩    送子    匪我    子无良媒    乘彼垝垣    泣涕涟涟   

见复关    无食桑葚    犹可    不可也    其黄而陨    自我   

渐车裳    室劳矣    其笑矣    躬自    则有岸    隰则有泮   

总角之    言笑   旦旦    不思其

9.《离骚》

摄提贞于孟   揆余初度兮    锡余以嘉名    扈江离与芷兮   

余若将不及兮   搴阰之木兰兮   洲之宿莽    草木之零落兮   

骥以驰骋    来吾夫先路     纫夫蕙茝    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   捷径以窘步    夫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   

不察余之中情兮    反信馋而    余固知謇之为患兮   灵修之故也

10.《劝学》

以为轮    虽有    金就利    君子学而日参省乎己   明而行无过矣    不如须之所学也    君子非异也    龙生焉    故不积     无以千里   

马十驾    而舍之   蟹六跪而二   用心

11.《师说》

所以传道业解惑也    能无惑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官盛则近谀    其可怪也欤    孔子师       襄   聃    作师说以

12.《阿房宫赋》

压三百余里    离天日    二川    廊腰    牙高啄    心斗角   

房水涡    歌台响春光融融    而气不齐    妃嫔媵    来于秦    明星    绿云扰扰    梳晓    辘远听    不知其所    弃掷逦迤    直栏横槛    管弦呕哑    卒叫    秦人不自哀    而后人   

13.《赤壁赋》

之秋    七月    举酒    明月之诗   窈窕之章   而歌之   兮兰桨    击空明兮流光    客有吹洞    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   

不绝如缕    舞幽之潜蛟    泣孤舟之    苏子   危坐    山川相缪    舳舻千里        酒临江   赋诗    侣鱼虾而友鹿    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于天地   海之一粟    则天地曾不能以—瞬    江上之清风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杯盘狼藉    相与枕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

14.《逍遥游》

有鱼            海运则将于南冥    鹏之于南冥也      扶摇而上九万里   

杯水于坳堂之上    则其负大也无力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    蜩与学笑之曰     起而飞          榆枋而止          宿                 不及大

朝菌不知晦朔        汤之问也是已      翱翔之间            乎荣辱之境       

夫列子风而行      然善也           五日而后反

六气之辩        彼且乎待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4年高考备考——近三年高考真题(21年-23年)名句名篇默写汇总及命题规律探究
名篇名句默写
全国高考语文默写题荟萃
2013年中考语文复习:名句名篇二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名句默写(试题及答案汇编)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演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