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甘草附子汤(治疗痛风)
甘草附子汤
【原文】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服五合(半碗),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作者】张仲景
【出自】《伤寒论》
【经典回顾】
1、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伤寒》
2、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金匮》
【用法】
1、出微汗后,要减量。
【剂量】
1、病人体格很大,桂枝用五钱,炮附子用三钱,白术用三钱,炙甘草用三钱,一剂下去。如果病人当下很疼,浓煎,5碗水煮1碗。
2、桂枝重用,譬如桂枝四钱,其它全部都用二钱,桂枝去风,白术去湿,靠附子带到皮肤表面去,光这三味的时候,跑得最快的是桂枝。因为桂枝去风的力量很强,湿比较慢,所以如果没有加甘草,风去了,湿还留在关节里面,所以桂枝四,炙甘草二,附子二,白术二,如果是胖子桂枝可以用到六钱。
【组成】
甘草 白术 桂枝 附子
【时机】
1、经方里最有名的治痛风的。炮附子也可以和桂枝等量。没有不好的。
2、这个现象就是痛风,实际上病人是寒证。
【应用集锦】
1、膝关节痛,亦有风、湿偏盛和并重之别。在临证治疗时,应依其偏盛,
(1)如痛甚于重者为风气盛,则用桂枝附子汤:桂枝12克,生姜、附子各9克,甘草(炙)6克,大枣4枚;
(2)如重甚于痛者为湿气盛,则用白术附子汤:白术12克,生姜、附片各9克,甘草(炙)6克,大枣4枚;
(3)如痛与重并甚者为风湿之气俱盛,用甘草附子汤治疗。
(4)如果寒湿为患而偏于寒者,症见下肢关节疼痛、难以屈伸、卧床不起、疼痛难忍者,可用乌头桂枝汤一解外寒,一伸内寒。寒邪解,湿邪去,其症自愈。
2、坐骨神经痛伴有痛甚于重者是风盛于湿,桂枝附子汤;若重甚于痛者是湿盛于风,桂枝附子汤去桂枝加白术;若痛重并重者是风湿并盛,甘草附子汤以缓图治疗。
3、(1)痛风是寒湿,关节外面红热是病处阳不入阴。
(2)痛风,脚痛用甘草附子汤,如膝盖痛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完成后吃火锅汤不复发即为痊愈。
(3)痛风:甘草附子汤,桂枝重用,四钱,其它全部都用二钱,桂枝去风,白朮去湿,靠附子带到皮肤表面去,光这三味的时候,跑得最快的是桂枝。因为桂枝去风的力量很强,湿比较慢,所以如果没有加甘草,风去了,湿还留在关节里面,所以桂枝四,炙甘草二,附子二,白朮二,如果是胖子桂枝可以用到六钱。
4、(1)风湿性心脏病,气候一变冷它就开始痛,薏苡附子散,一剂知。
(2)刘渡舟:用甘草附子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效果理想。
【比较集锦】
1、单味甘草为甘草汤,加干姜为甘草干姜汤,加桔梗为桔梗甘草汤,加附子、白术、桂枝为甘草附子汤,加麻黄为甘草麻黄汤,加大黄为大黄甘草汤,加藜芦为藜芦甘草汤,加桂枝为桂枝甘草汤,加芍药为芍药甘草汤。
2、风湿痹证方治表
头中寒痛
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寒而烦
补瓜蒂散(仅瓜蒂一味)
无汗风湿痹
身烦痛寒热无汗
麻黄加术汤
日晡发热风湿痹
汗出当风久伤取冷一身疼无汗日晡热剧
麻杏薏甘汤
有汗风湿痹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寒
防己黄芪汤
脉虚涩风湿痹
风湿相搏身体痛烦不能转侧脉浮虚涩;
风湿相搏大便坚小便自利
桂枝加附子汤
白术附子汤方
微肿风湿痹
骨节疼烦不得屈伸汗出短气溲涩身微肿
甘草附子汤
风湿痹死候
误下或大下后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或下利不止
不治
3、(1)甘草附子汤: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2)天雄散:天雄(炮)三两,白术八两,桂枝六两,龙骨三两
4、风湿相搏:
(1)甘草附子汤:
A、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B、腹部脐上动气强、呼吸喘促、心下苦闷、按之腹软无力,外证骨节痛、掣痛不可屈伸、按之痛甚、欲去衣被、汗出、小便不利、恶风或恶寒、身微肿者,此甘草附子汤证也。
(2)桂枝附子汤:
A、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二两(炙),
B、若似甘草附子汤证而无短气冲逆急迫之状,身休疼烦不可转侧,其腹软似四逆之腹状,乃桂枝附子汤证也。
(3)术附汤:
A、白术 四两 附子三枚(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劈) 生姜三两,
B、小便自利,因气不上冲,故去桂枝加术附,大便坚。自利,谓其非因药力而利,且尿量多于常人。故不唯下焦有寒,且有水气。更加术以逐水,故此方当用于水病虚寒之证。
5、(1)甘草附子汤:疼痛,急性关节风湿病、疼痛剧烈;急慢性关节炎、神经痛、骨髓骨膜炎、腰痛、肌痛等
(2)桂枝附子汤:疼痛,身体烦疼,不能自动。
(3)桂枝芍药知母汤:疼痛,关节肿痛,消瘦,气上冲甚,脉实。
(4)芍药甘草附子汤:疼痛,四肢可屈伸,无热上冲。
(5)桂枝加附子汤:疼痛,软组织痛。
【名家论述】
1、甘草附子汤《伤寒笔记》(倪海厦)
掣痛,痛得很厉害,抽筋的痛,不得屈伸,弯都会痛,近之则剧痛,碰到都会痛,痛的一直流汗,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被、或身微肿者,主之。
桂枝重用,如四钱,其余都有二钱,桂枝去风,白术去湿,靠附子带到皮肤表面去,跑的最快的是桂枝,去风力量很强,湿比较慢,胖子桂枝可加到六钱。
脾脏运化不好,湿会停下来,如果湿停在上焦,当有表证时,又刚好下利,就变成结胸,湿会停在不同的地方,肌肉、关节等,表面看上去有红肿,其实里面有寒湿。
膝盖风湿,下膝五针,扎完针后摸摸脉,如果有表证就白术附子汤;如果是通风,风吹得很难过,不可以碰,用衣服盖着比较好,整个红肿,就是标准的通风,扎针开四关、合谷、太冲、大抒,骨会大抒,脾俞,脾主四肢、肌肉,肾俞把湿从小便利出去,曲池,膝五针,全身差不多都好了,再开甘草附子汤。
「东洞翁」
本方定义曰:治骨节烦疼,不得屈伸、上冲,汗出,恶寒,小便不利者。日三服,一天吃三次,初服得微汗则解,刚开始服的时候,会得微汗,一层黏黏的汗,那是湿不是好的津液,恐一升多者,可以分五六次吃,二小时或三小时吃一次,看病况而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谈祛湿:浅译仲景“湿病脉证并治”
痛风反复发作?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的这些经方能否治你痛风?
《金匮悬解》湿病——麻杏薏甘汤,防己黄芪汤,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
桂枝附子汤
以案说医:桂枝附子汤治疗风湿痹病医案解析
伤寒论太阳篇类似证之风湿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