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风来袭半身不遂,一个方子,既能预防又可善后

文/喜乐小语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本文是纯干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风病久居我国居民死亡病因首位,且具备高复发率。

中风病病性为本虚标实,以正气亏虚为本,痰瘀阻络为标。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亦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此中“脉微”者,正气虚使然,揭示了正虚邪中的中风病机。

气为血之帅,血液正常循行于脉中,皆赖气之统摄与推动。气虚,则血瘀不行。

血不利则为水,血瘀则水液代谢异常,加之津液属阴,无气不得运化,气虚则湿浊不化,遂化痰饮。

痰浊瘀血均为有形之邪,互生互结,痹阻经脉,阻碍气血。

脑窍失养,则见昏仆失语,歪僻不遂,发为中风。

我们知道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艰涩、口角流涎,这是非常常见的中风病。

患者一侧的经脉不通了,身体失去了濡养,所以就偏瘫。

经络不通,还是源于气虚血瘀。气虚,不能帅血而行,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就会失养。

此时,患者舌头偏暗,脉象也会滞涩,这就是明证。

清代王清任深刻认识到中风病元气亏损是其本源、瘀血是其直接原因,创立了“气虚血瘀”学说。

在治疗上认为“专用补气者,气愈补而愈瘀。

唯有使用补血活血之剂通血道,使元气直达病所,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在此理论指导下,王氏创立了名方补阳还五汤

原方用量黄芪(生)120g,当归尾6g,赤芍5g,地龙(去土)、川芎、红花、桃仁各3g。

什么时候补阳还五汤?

1、身体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或疼痛。

2、恶风自汗、下肢浮肿。

3、舌淡胖,色紫暗,或有瘀点。

本方既是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辨证要点。

但临床应用不必拘泥于半身不遂之病,其他很多疾病,只要是证属气虚血瘀者,皆可使用。

包括很多心血管疾病、头痛、坐骨神经痛、慢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都有本方的用武之地。

肢体的运动想要灵活有力,需要气血上达于体表而濡养肌肉,所以本方使用大剂量黄芪来补益中焦之气,并推动到体表肢体。

同时配伍小剂量的当归、红花、桃仁、赤芍、川芎、地龙等来活血化瘀,适用于中风之气虚血瘀证。

日照市中医医院曾秉承王清任补气活血理念,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酌加化痰祛瘀、搜风通络之虫药以及补血活血之品,自制五虫通络胶囊,用于中风病气血亏虚、痰瘀阻络证。

这个中成药可能不太好买,大家可以试试,或者去参考别的补气活血、化痰祛瘀的中成药。

总而言之,就是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是让经络气血畅通无阻,从而恢复人体正常功能。

我们的文章也是为了给大家拓宽思路,中医就是这样,只要把证给辩清楚了,用药反倒是容易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清任活血化瘀制方遣药特点分析(附王清任气血理论探骊)
半身不遂在左属血在右属气
王清任气血理论
王清任中风理论中东垣学术思想探微的论文
中风偏瘫,半身不遂,是气虚血瘀,这个方子可以治疗!
辩证辨病心得:脑梗阻 | 百草居 (绿衣/终身讲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