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部发布 | 2岁前儿童认知发展精细时间表

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他们的认知水平发展一共分为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0~2岁属于最早的感知运动阶段;这个精细时间划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用一生的时间研究出来的。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主要是通过感知和身体运动来认识自己和世界的。为了更加精准,皮亚杰把两岁以下这个阶段,又划分成了6个时段,每个时段都有非常具体的的发展任务。

第一时段:1月内

其实孩子从出生开始就非常忙碌。他们可不仅仅是躺在床上,等着你帮他们处理吃喝拉撒,他们也会不断地练习天生的反射动作。比如,宝宝出生以后就有吮吸反射,他们的嘴只要碰到妈妈的乳头,就会自动知道如何吮吸,这是天赋能力。除了拥有天赋,宝宝还会勤奋地练习,就算是嘴没有碰到乳头,也可以通过调整头的位置而找到乳头,还会经常在不饿的时候做出吮吸的动作。当把手指或者一个安抚奶嘴放到他们的嘴里,他们就会开始吮吸。不要以为宝宝是被你骗了,误以为安抚奶嘴就是妈妈的乳头,你不可能骗过他们的,他们只是需要练习罢了。

第二时段:1~4个月

宝宝们特别喜欢重复那些“偶然让他们感觉快乐”的动作。比如,吃手指、用不同的方式吃奶、抓握物品等,这都是在练习新技能。出生1个月以内的宝宝非常容易呛奶,当然有喉软骨发育不完善的原因,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还不知道用控制流量的方式吃奶,所以容易呛到。

但是这个时段,他们会不断练习吮吸的各种技能,也更能够控制口腔的肌肉。可以明显发现,这个时期宝宝呛奶减少了。另外,当你发现宝宝有这样一些喜欢做的事情的的时候,你就要让他们反复练习。特别是练习抓握动作,除了你经常伸手指让宝宝抓住之外,还需要提供一些不同形状的东西来给他们抓。记住,一定要重复练习,不需要太过丰富的刺激材料,这会让孩子练习的时候不够专注。

第三时段:4~8个月

这个时段的宝宝会对操控物品和了解事物的新特征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重复一件事情可以让他们感到快乐,他们就需要不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比如,给他一个拨浪鼓,如果喜欢的话,他就会自己用手抓着不断地摇。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父母如果看到宝宝喜欢听拨浪鼓,就不要只是自己在宝宝面前摇给他听,而是要不断地把这个玩具放到宝宝可以够得到的地方,或者递到他手上,让他自己摇,自己感受(这是听觉、触觉、协调能力的综合训练)。

4个月以后,他们也学会了面孔识别,如果孩子看到一个友善的面孔,他们会主动发出“咕咕咕”的声音留住他。如果他喜欢你,你就可以尽量在他发出声音的时候接近他,这可以让孩子感到快乐,增加对环境的控制感。

第四时段:8~12个月

这个时候的宝宝们会变得更加主动,他们开始尝试总结经验,自己去解决问题。如果在他们附近放一些好看的玩具,他们想要的时候,就会自己爬过去拿。就算用手挡住设置一个障碍,他们也会努力推开手,然后尝试克服困难去拿到物品。他们的每一个动作越来越有目的性。

所以,如果你想训练宝宝主动探索的能力,8个月以前可能做不到,因为他们的身体和认知水平有限,而一旦到了8~12个月的时候,就可以训练他们实现目标的能力了。可以拿一些宝宝感兴趣的东西,放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然后设置一些小的障碍让他们去克服。比如,在他爬过去拿玩具的途中,设置一个大枕头挡路,必须要他们绕过枕头或者是从上面爬过去才可以拿到东西。宝宝要什么东西就一定要付出努力,不是小手一指你就帮他们拿过来,而这个时间节点必须是8~12个月才行,太小的宝宝做不到。

第五时段:12~18个月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创造力萌发的时期。这时候幼儿的好奇心会达到一个高峰,他们非常喜欢探索,而且会想办法用不同的方式来达到同样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发散思维)。比如,给他一个橡皮鸭,可能你给他展示的是用手捏就可以发出响声,但是他们用手试验了,可能还不会满足,很多孩子会把橡皮鸭扔在地上,用脚踩,或者是用手打、用屁股坐。如果同样能够发出响声,他们会非常开心地大笑,感受到很大的成就感。

这时候,你千万不要不要以为,我家孩子真调皮,不爱惜东西。其实他们是在非常努力地研究一个目的的多种实现方式,这就是创造力的萌芽。所以,只要没有危险,就一定不要阻止孩子们的这种行为。

第六时段:18~24个月

如果前五个时段都发展顺利,在第六时段,学步期的孩子会出现一种很突出的能力,我们称之为“表征能力”。之前时段的孩子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要依赖实际的物品来试验;而一旦拥有了表征能力,他们就能够把外界的图像、数字、语言都放到内心进行运算操作,不需要真的做这些事情就能够想象出结果。

到了这个阶段,孩子们的思维记忆能力开始高速发展,这个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智能训练就可以全面开始了。但并不是带孩子去早教机构老老实实坐着听课。所有的培养,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动作。

2岁以下这个感知运动阶段,家长需要根据孩子认知发展的6个时段,实施有针对性的养育方案。在孩子18个月前,基本上不需要刻意做什么,只要注意不阻止他们的认知的自然发展即可;而18个月以后,可以针对孩子的空间、数字、分类和模仿能力发展,提供一些合适的训练条件。

当然,即使家长明白每一个阶段该做些什么,能否做好这一切的关键,还取决于你能否把养育孩子真的看成是一件快乐的、有成就的事。要想养育成功,动力是第一,而方法永远是第二位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言认知能力训练(训练认知的十种方法)
儿科医生:玩好“躲猫猫”,对孩子竟然有这么多好处
掌握“5个核心原则”,父母在家也可以轻松对宝宝进行思维训练!
女儿为啥谁抱和谁走?“自来熟”的功与过,把握认生期才是重点
小婴儿谁抱和谁亲?“自来熟”未必恰当,孩子的认生期也很关键
小学阶段14个计算技巧,让孩子的计算能力爆表!家长为孩子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