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拍鸟攻略
1.地点,地点,还是地点


中国东南地区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沿海城市众多。天津、厦门、青岛等很多城市都是可以拍摄到海鸟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只需要一个双休日就能完成你的拍鸟计划。如果家恰好靠近海边,那你甚至只需要一天就足够了。最佳的拍摄时间是5月到9月。



2.做好准备工作


海鸟往往出没于远离城市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保暖并且带好食物。出发前确保相机是满电的,最好带上长焦与广角镜头。如果没有专业长焦镜头,带上变焦镜头也是可以胜任的,诸如18-135mm、18-200mm等等。



3.掌控天气


阴天可以提供非常好的光线,较低的反差可以使得画面展示更多的细节,不会出现高光与死黑。你可以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来定格飞行的瞬间,也能用慢门拍摄富有创意的虚实结合的作品。


由于海鸟好动的天性,大多数时候你可能需要较高的快门速度才能定格它们运动的瞬间,这个时候有一个f/2.8的恒定变焦固然好,如果没有,f/4或者f/5.6其实也够用了,你只需要提高一两挡的ISO即可。




在很多海鸟的聚居地,它们都是生活在悬崖峭壁或者是一些高处的洞穴里。你在选择拍摄地点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选择跟它们同一水平线的观测点。这样更容易捕捉海鸟的神态,也可以让你的背景有更多东西点缀(仰拍的话怕是只能拍到它们的大肚皮跟天空了,非常单调)。




如果有需要,可以尝试趴下来进行低角度拍摄,这个时候你可能会用到一个豆袋或者是带中轴横置的三脚架。




很多海鸟的毛色都是白色或者黑色的,如果把它们作为测光主体,很容易拍出曝光不正常的照片。所以你需要根据测光主体的明暗来调节曝光补偿。在拍摄的时候为了避免海鸟身体局部光线过暗的问题,一定要记得携带闪光灯来进行补光,让主体的细节更加突出。



1、充分了解鸟的习性


前期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在拍摄前,需要了解所要拍摄鸟类的习性,这有助于我们依照不同鸟类的特点,寻找对应的接近办法。


比如翠鸟喜欢长时间的站立在比水面略高的树枝或岩石上;鹟类喜欢一次次地起飞扑击飞虫然后又落回同一个地方;一些山雀胆子很大,有时候会主动跳近观察人类……


熟悉了鸟类的这些习性,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靠近拍摄,什么时候应该尽可能保持静止


(图片来自:AF-S尼克尔200-500mm f/5.6E ED VR样张)


2、器材先决


对于人像、风景、生活写实等摄影题材来说,创意结合常用器材往往就足够了。如想尝试去野外拍摄近距离的鸟类照片,则推荐使用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是拍摄野鸟的最基本条件。400mm至500mm焦距的超长焦镜头已经是基本级数,有时由于距离太远还得裁剪一下,如光圈够大也可加上一个增距镜使用。


以焦距而言,600mm自然是更加理想,不过由于重量比500mm高出不少,使用此类焦距的打鸟爱好者为数不多。现时也有的高倍变焦DC,焦距可达800mm以上,比打鸟发烧友的600mm大炮更强,只不过对焦及连拍速度较慢,拍摄一些静态的镜头还是应付得来的。




 在鸟类摄影中,几乎所有数码单反相机都可以用。不过,如果你计划拍摄飞行中的鸟,就要留意连拍速度、高感光度下的画面纯净度及自动对焦系统的精确度,各家的旗舰机自然是最好的选择。除此之外,与系统搭配使用的一款稳固的三脚架是你的必需品。

参数设置


在鸟类摄影中由于使用长焦镜头,所以如果你不希望由于手抖造成照片模糊,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使用太长时间的快门。




原则就是一定要使用安全快门。例如,如果你的镜头焦距是400mm,快门就应该在1/400s以上。不过,这个公式在高像素机上就显得不太合适,由于现在很多机型的像素都在3000w ,所以安全起见,应该使用安全快门的1.5~2倍的快门速度才最为稳妥。




对于想要直接聊干货的朋友,记住这句话就好了:如果你想定格瞬间,使用1/1000s或更短时间的快门,如果你希望表现出动感,就使用1/60s或更长时间的快门。




光圈的设置则不宜太大,大光圈虽然可以拍出浅景深令背景变模糊,但在长焦下已经很容易令景深变浅,而且鸟类会移动,景深过浅很容易令主体变模糊,因此在拍摄飞鸟时不妨使用 f/5.6 - 8的光圈,令景深保持在合理范围而又能突出主体。 


感光度则肯定是越低越好。不过,使用ISO 800或1600的清晰照片,胜过使用ISO 200的模糊照片。而且现在相机内置或后期软件的降噪功能也很成熟,因此不要害怕使用高ISO。




相机的曝光三要素这一块就算是跟您唠叨完了,不过这还不算结束,鸟类摄影在对焦模式与测光方面也有讲究。




4、对焦、测光与连拍


在鸟类摄影中,我们普遍使用相机的“连续自动对焦”功能 (佳能为AI-Servo /,尼康为AF-C),也可以开启AF多点区域对焦或自动追焦等功能,这样相机便会自动保持鸟类在对焦范围了。




追焦速度和准确度跟相机的定位是有关系的。高端单反相机通常会有较多的对焦点数,覆盖画面的较大范围,即使鸟类偏离画面中间仍可准确对焦。




而对焦点中,如果当中的十字对焦点数目越多,对焦反应便越灵敏,对于拍摄纯色的鸟类会有较佳的表现。没有高端机身也不用担心,通常相机的中央对焦点也有着很强的对焦能力,因此大家可以把鸟类放在中间,再利用剪裁功能作二次构图。 




一般相机也会有 3 个不同的测光模式,最常用的是“平均测光”,但为了让目标鸟类有着正确曝光,我们可以把相机调到“点测光”并让鸟类保持在测光点,这样即使是向着天空拍摄,鸟类也不会变成曝光不足。 至于连拍就没什么太多可说的了,直接选用最快的连拍档吧。出门前确认相机已经设为连拍模式,并且存储卡有足够的容量,剩下的就是放开拍吧。




存储格式推荐大家选用RAW,RAW档对于曝光错误的容忍度最大,有时鸟类的白色羽毛会稍稍过曝或曝光不足,我们也可以利用RAW的宽容度无损地修正过来。



鸟类通常不易接近,因此建议使用焦距200mm以上的长焦镜头,超过500mm的镜头比较适合在开阔地形使用,如拍摄水鸟时,通常水鸟都栖息在人类不易接近的河口等湿地,此时若拥有一支长焦距镜头,就能帮助摄影者在不惊动鸟类的情况下抓住他们的神情。


(图片来自:AF-S尼克尔200-500mm f/5.6E ED VR样张)


3、配件


大型三脚架的使用对于获得清晰的影像非常重要。此外,还应准备大容量的存储卡,以防遇到精彩画面因内存不足而错失良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适合拍鸟的大部分地区都是一些湿地和丛林之中。大片的天空和湖水会产生一定的眩光。建议使用偏振滤镜,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画面中的眩光,并增强蓝色天空的效果。





拍摄技巧




1、光源


和拍摄任何题材一样,光源也是拍鸟时的一大考虑因素。通常鸟类摄影爱好者会在早上以及近黄昏时拍摄,除了为配合鸟类的觅食习惯,也考虑到这两段时间可以充分利用到太阳的侧光。


由于阳光以较倾斜的角度照射,因此摄影师可以按需要自己走位配合,当太阳在自己后方时就可以用正光照明,太阳在自己前方的话就有背光、背侧光照明的效果。如果在正午拍摄,光源便会变成顶光,较难获得理想的效果。



2、曝光


当鸟儿正在摆着一个绝佳的姿势,而你只有一次机会可以调整曝光,这时你必须要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在很快的时间内,判断出曝光补偿的估计值,要准确计算出曝光补偿,还需要了解相机本身的测光系统。


一般推荐使用AV模式(光圈优先模式),让相机的测光系统来决定曝光数值。


当阳光充足时,相机的测光是比较准确的。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对曝光补偿不超过正负1/3档;当遇到阴天,多云等天气,相机测光系统可能不太准确的。这时候,你需要手动调整曝光补偿,来达到正确的曝光。如果你的场景越接近白色,你就更需要加一些曝光补偿。


不过对于鸟类拍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宁可欠曝一点,也不要过曝。




3、对焦


选择长焦镜头拍摄鸟类,是为了拍摄出清晰的画面,但是长焦镜头所呈现在取景窗中的画面是易晃动的,而且愈是大光圈的镜头景深将愈浅,尤其是当光圈全开的情况下,若摄影距离较短时,这情形将更严重,因此在对焦时必需尤其小心。


在捕捉鸟类的实战的现场不一定有足够时间让拍摄者思考,机会通常是稍纵即逝,所以应在拍摄前预先做好对焦动作,在找到目标对象后立刻预测它的行进路线,先行测光与对焦,待它一旦进入有效范围,只需做对焦的微调动作,然后立即按下快门。对焦通常是对着鸟儿的眼睛。


(图片来自:AF-S尼克尔200-500mm f/5.6E ED VR样张)


4、构图


三分法、黄金分割法等常用的构图法则,同样适用于鸟类摄影。在鸟儿视线的方向留有空间,令照片的感觉更为平衡。


(图片来自:AF-S尼克尔200-500mm f/5.6E ED VR样张)


利用水面的倒影可突出对称美。


(图片来自:AF-S尼克尔200-500mm f/5.6E ED VR样张)


采用较低的拍摄高度,跟鸟的高度几乎成水平状态,除可增加代入感外,亦可以加强浅景深的效果。



鸟儿们之间的视线互动,在相片中形成了无形的引导线,增加相片的故事性。



5、使用连拍


要捕捉鸟类飞翔的瞬间,建议使用连拍模式来确保“抓”到一张不错的照片。开始拍摄前建议先确认相机已经设为连拍模式。


在拍摄时,建议使用RAW格式为储存模式,以保留较大的后期空间。



注意事项


在拍摄野生鸟类时,建议尽量不要惊动雀鸟。比较基础的做法是尽量不发出声响,如电话铃声、谈话声音等都会令雀鸟变得警觉、不适。


此外,衣物亦尽量避免鲜艳的颜色,穿较接近大自然的颜色(如咖啡色、绿色)会有“保护色”的作用,所以有些鸟类摄影爱好者在拍摄时会穿上迷彩军服,甚至将镜头包上迷彩伪装。


看了以上关于鸟类摄影技巧的介绍,小伙伴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了,请在出发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鸟类拍摄是一个需要耐心、细心的摄影工程,不可急于求成,学会在拍摄过程中热爱自然与生命,享受美好与成就也许才是拍摄鸟类的乐趣所在!


让我们用镜头捕捉记录自然界生灵之瞬间美,用心体验一段经历留下一份回忆。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留住美好!



说眼睛是灵魂之窗,这是陈词滥调,但它们当然是拍摄照片的关键。当拍摄人物和宠物时,这是直观的,但对于鸟类来说也是如此。只有那些小而快的主题,才需要更多的关心和技巧。

总是瞄准一只鸟的眼睛。当鸟的眼神被适当地捕捉时,通常也会有其他鸟看过来。这篇文章列出了拍鸟的5条规则,尤其是一张漂亮的,引人注目的鸟类照片。

规则1:眼睛应该是可见的,并在图像的最清晰的焦点

在像摄影这样的创意活动中,看起来有些规则是很奇怪的。

我所要做的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就是扔掉一张稀有物种的照片,或者是一张完美的飞行照片,因为眼睛正好处在景深的错误边缘。

好:焦点不在眼睛上


关注眼睛

拍摄栖息鸟时,通常使用镜头最大的光圈,单点对焦在眼睛上。这样眼睛会感觉看起来更大些,而且背景也是最虚的。当主体快速移动或飞行时,通常需要使用小点的光圈,f / 8左右。随着连续自动对焦,更快的快门速度(在1/1000到1/2000范围内)以及多个焦点,眼睛会变得更加锐利。

规则2:喙的方向应该在相机的90度(左侧或右侧)内。

换句话说,这只鸟应该朝着摄像头或直接朝侧面看。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初级鸟类摄影师往往觉得这不像直视焦点那么直观。但是想一想人物的肖像。我们其实并不会去拍人的后脑勺或人的背影。

不好:题目远远超出个人资料


好:直接介绍

也就是说,这里有更多的创造性表达空间(例如在一个动作镜头或多个主题镜头中),但是这是在你尝试打破它之前知道的一个重要规则。

为了获得正确的头部位置和整体姿势,几乎总是需要以连拍模式进行拍摄。鸟儿往往四处飞扬,通常太快,我们只需点击一下,就能对正确的姿势做出反应。当你看到你的主题时,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头上,并预期其动作开始爆发。许多物种会因为停快门的咔嚓声而看过来。

规则3:摄像机的高度应与地面相同

不要在自己的视角拍摄是业余鸟类快照和专业鸟类照片之间最常见的差异。

只需将相机上下倾斜很容易,这就是很多人开始做的事情。这样做,他们捕捉到熟悉的景象 - 我们习惯每天看鸟的方式。

摄影师的目标是以不寻常的光线突出主题 - 向观众展示一种观看世界的新方式。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好方法就是通过在观看者的眼睛上进行拍摄来使观众处于鸟瞰的状态。

不好:从站在头上


好:从倾斜取景器的脚趾水平

现在,将相机置于鸟的视线之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需要创造力,耐心和运气。以下是我找到的一些技巧。

对于飞行中的鸟类或喜欢高高的树木,请尝试在陡峭的山坡上行驶。斜坡通常对您有利。

从山上

一些鸟类保存有为此量身定做的观景塔,但如果你在别墅的二层的话,基本上是一回事。

从别墅二层拍摄

这是真正的鸟的角度,而不是绝对的高度差异很重要。因此,使用大长焦可以弥补一定数量的相机倾斜。

对于地面上的鸟类,特别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鸟类,请尽可能将摄像机放在地面上,以便于操作。即使蹲也是不够的。如果你有翻转的屏幕可以让你把相机放在几乎水平的位置,你就可以蹲着看,否则,可能有必要让相机躺在你的肚子上。

规则4:灯光应该吸引眼球

光如果打在眼睛上,它们的眼睛可能会闪光。作为一个很好的时机,如果光线恰到好处,通常情况下,面向相机的鸟的侧面也很好地照亮。

不好:头朝向远离太阳


好:头朝向太阳

完美的时机通常需要在正确的光线下进行,并保持阳光照射。拍摄鸟类的最佳光线是低而直接的。这意味着在日光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小时通常会发现非常长而尖锐的阴影。在其他时间抵御外出拍摄的诱惑,会让你少删除一些照片。

在追踪鸟类的时候,要注意太阳的位置,并尽量保持在阳光和鸟类之间。这可能很难,因为它往往意味着忽略你视野的一半,即使那里有很多鸟。好消息是,鸟类移动很多,所以有时候可以先找到一个光线好的地方,然后等待鸟儿来。

规则5:眼睛应该适当暴露

鸟有各种各样的眼睛颜色,其中一些比较引人注目。

尽管在现场进行正确曝光显然是最好的,但我发现大部分照片都能从后处理中增加眼睛曝光(有时是饱和度)中受益。在大多数照片编辑器中找到的画笔或选择性编辑工具完美地工作。通常只有 0.3或 0.7就可以了。

不好:没有光泽,没有生命的眼睛


好:后期制作时眼睛的曝光度提高

作品:成双成对      作者:津北老崔


作品:出水瞬间       作者:真爱永恒



▲作品:荷花小翠      作者:刁乃刚



作品:印支绿鹊       作者:江边一只鸟



作品:迎面而来       作者:励根龙


作品:胡狼       作者:知己者明

作品:齐欢乐      作者:许国强


作品:雪中觅食(白鹭)        作者:快门手



▲作品:雀跃      作者:白云兰天



作品:红艳织雀(毛里求斯)    

  作者:铑King



作品:雪中情       作者:山洞老壬


作品:白颊长臂猿       作者:初学摄影

作品:俯瞰      作者:金光影


作品:半蹼鹬       作者:0459余晖



▲作品:雪中双雄      作者:wh妞爷



作品:高原山鹑     作者:山洞老壬



作品:到上海江湾拍白鹭       作者:震江海


作品:紫貂       作者:北纬45

作品:一爪一个——大鹗      作者:幽州摄伯


作品:白枕鹤       作者:林生



▲作品:飞出丛林      作者:0459余晖



作品:争霸大战     作者:闲聊一族



作品:白尾海雕       作者:锦绣田地


作品:夕阳下的沙漠骑手       作者:快门手

作品:捕获      作者:金光影


作品:马来渔鸮       作者:大连金重



▲作品:林中飞来一只大鸟      作者:海浪



作品:池鹭捕鱼倒影     作者:浅水湾



作品:须浮鸥       作者:小鸟依人63


作品:花残也惊艳       作者:摄眼有疆

作品:再来一条      作者:金光影


作品:腾云驾雾——猛鸮      作者:幽州摄伯



▲作品:长尾林鸮     作者:自强



作品:斜阳晒羽(栗耳簇舌巨嘴鸟)    

   作者:寒江雪



作品:丑鸭戏水       作者:小马哥


作品:等伙伴       作者:赶大车一杨诚诚

作品:这个姿势咋样      作者:江边一只鸟


作品:《美丽的弧线》—— 栗鸢      

    作者:大连金重



▲作品:紫水鸡     作者:海浪



作品:白鹇翘臀     作者:许国强



作品:发现猎物       作者:小马哥


作品:养鹚捕渔者       作者:快门手

作品: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作者:北京鸟司令


作品:血雉      作者:山洞老壬



▲作品:路遇闲话     作者:逢甘雨



作品:飘逸     作者:马到成功



作品:反嘴鹬       作者:0459余晖


作品:火烈鸟的家园       作者:闲聊一族

作品:问好师友      作者:江边一只鸟


作品:春恋      作者:金光影



▲作品:《腾空而起》—— 白腹海雕     

  作者:大连金重



作品:红火双塔(妍蜂鸟)     作者:寒江雪



作品:小翠展翅       作者:刘志军


作品:枯木双蝶       作者:白云兰天

宗旨:寻找和选择合理的机位,时刻牢记纽摄的三原则——主题、主体、画面简洁。


要点1:对焦


因为拍摄“飞鸟”是“打鸟”最重要的内容,也最具挑战性,所以我在拍摄时就特别注重拍摄飞行状态中的鸟。和拍摄静止的鸟不同,由于飞行中的鸟很容易离开镜头的视线,所以特别考验技巧与毅力。镜头焦距越长、飞鸟速度越快、相机距离飞鸟越近,拍摄难度就越大,就需要快、精、准的追拍。


追拍飞鸟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对焦,对焦不准确,照片模糊了,鸟的姿态再精彩也是失败的。为了提高对焦的准确率,我通常会将对焦模式设置为人工智能伺服(AI SERVO),并使用连续拍摄的模式。



要点2:曝光


由于鸟的颜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在画面中的面积不同,就需要我们时时对具体情况进行判断,然后再根据“亮加暗减”的原则进行相应的曝光补偿。面对比较温顺的“呆鸟”,你可以先对预想的场景拍一张照片,然后回放并调出直方图,看看是否需要进行曝光补偿。如果一次调整不到位,就再试,直到合适为止。这种方法看似耽误时间,但能帮助你积累经验,并获得曝光正确的照片。


但是如果你遇到鸟儿出现了一个绝佳的姿势,而且只可能持续那么短短的几秒,那又该怎么办呢?这时,你就必须要立即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曝光补偿的估计值,并完成相机的设置。当然了,这样的操作必须建立在非常熟悉自己相机的基础上。


要点3:观察



观察鸟的飞行速度和方向:不同的鸟,飞行速度会不同,飞行的方向也会不同,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快门速度的设置。观察鸟的羽毛颜色:羽毛颜色的深浅对于设置曝光补偿值非常重要,当你对羽毛的明暗有了正确的判断后,不管使用哪种测光方式,都能够获得曝光正确的影像。观察鸟的性格特点:鸟和人类一样,也有不同性格,彼此之间也有联系,当你熟悉了这些美丽的精灵后,精彩瞬间随时都可能出现在你的眼前。


天鹅是一种非常恩爱的鸟,一般都是夫妻一对活动,几只天鹅一起飞翔的几率也是很多的,天鹅在起飞前有兴奋的鸣叫和相互之间的互动。



海鸥是水禽胡里最活跃、最矫健的鸟。通常在吃过点东西后都要喝一点水,如果在岸上吃点东西后也会到湖里区喝水的。一旦海鸥在水里洗澡就预示一定要起飞。



大鹈鹕是水里的霸王,经常去蹂躏其他鸟类,甚至吃掉其它鸟类的幼鸟。



观察鸟的生活习性:鸟的飞行和飞机是一样——要逆风起飞,一般在2-3级风的情况下,鸟儿比较活跃。在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的日子里,太阳升起后的1小时和日落前的1小时,是鸟类拍摄的最佳时间。日出后1小时是鸟儿们新一天的开始,他们开始外出找食。不同时季节动物园的喂食时间不一样,一般在9:30~11:00之间, 喂食的时候鸟儿也比较活跃,是捕捉鸟儿的好时机。日落前1小时是鸟儿归巢的时候,这个时候光线和色温都是最好的拍摄时间。

春冬两个季节鸟的羽毛比较丰满,颜色鲜艳,尤其春天是鸟的交配季节,鸟儿之间的故事比较多。初夏,小鸟陆续孵出来了,毛绒绒的尤其可爱。


总之,只要你善于观察,有着一双摄影师的眼睛,水禽湖每天都有精彩的场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鸟类作品如何拍?掌握这四大要素很轻松
详情
让你也成为“打鸟”专业户《鸟类摄影技巧》值得收藏哦!
谈谈打鸟参数的设置(佳能相机篇)
鸟类摄影技巧分享(下)2
更准 更快 更猛 详解尼康相机对焦技巧(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