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问答100条:二 、练拳须知(下)

☀ 做最好的中国太极文化推广平台


练拳须知



二.练拳须知


27、练拳是否一定要动作配合呼吸?

答:不是的。此事为许多人所误解,太极拳之呼吸,确有讲究,起吸洛呼,蓄吸发呼,合吸发呼(有人以蓄为开,发为合,则成开吸合呼),但要注意一种说法是,合吸开呼与空气的呼吸不是一个概念,另一种说法是,练拳纯热时,呼吸自然配合动作,稍觉不适,即采取自然呼吸,还有人认为动作基本不可能配合呼吸,总而言之,无论内气也罢,呼吸空气也罢,均以“自然”二字为最高原则,不必有意去引导,拳论云:“意不在沉,在气则滞”,呼吸的极意是忘掉呼吸,绝不强求动作配合呼吸,练拳时,若要领正确,呼吸自能缓,均,深,细,虽汗漓而呼吸不喘,这才是我们希望的,也可作标准。

 

若强求动作配合呼吸,必然造成“闭气”之病,影响放松,此乃练拳之大忌也,杨澄甫先师把“口腹不可闭气”和“四肢腰腿不可起强劲”,作为练拳时的两条关键要领,并说“此二句内家拳者,类能道之,但一举一动,一转身,或踢腿摆腰,其气喘矣,其身摇矣,其痛皆由闭气与起强劲也”有的拳家,以为动作配合呼吸就是气劲,并将杨氏套路的每动几呼几吸,此吸彼呼,皆与指明,而每一开合的间隙绝非均匀,个人的肺活量又不同,如此做法,岂非画蛇添足,助长闭气,贻害学者焉。

 

28、拳架高低应如何让掌握?

答:杨氏太极拳有高中低之分,按各人体质灵活掌握,练拳时为了增强内功,不可使架子,过低而造成肌肉过分紧张,影响放松,随着动力的增长,架子可逐渐放低,一般练第一遍稍高,第二遍适当低些,总之以中正安适为原则,但切勿忽高忽低。

 

29、每次练太极拳时间多长为好?

答:杨氏太极拳练习有谚语:一遍不忘两遍熟,三遍四遍长功夫,但也要具体分析,各人时间和体质条件不同,时间少,每天一两遍,若长期坚持,必有效果,体质弱,过久难以坚持,但若有时间,宁可架子稍高些,多练一会,最好不要中间停顿,以利于内气的连续运行,练拳最忌一曝十寒“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对于以武功为目的者,要求就不同了,最好每天连续三个小时,坚持三年,便能存住功夫。

 

30、为什么要求先形似,再求神似?

答:太极拳意不重形,此话不可曲解,必须先求形似,再求神似,开始若不求姿势正确,必难掌握太极要领,神似无从说起,然而形似不等于神似,有人练得很像,若不继而追求内功要领,仍然天异于广播体操,只有达到纯以神行的地步时,有形无形皆太极,这才是太极重意不重行的真正含义,换言之,练拳首先要“循规蹈矩”,明规矩而守规矩,意臻上乘之时,即可脱规而合规。

 

31. 为什么要先求开展,后求紧凑?

答:初练时,弧形幅度较大为宜,有利于体会太极特点及动作要领,也利于增长功夫渐久幅度可略小,便接近于各势用法,但章程不变,由大圈渐成小圈,以至“直圈”直圈乃“合圈”也若先不求开展,某些要领可能体会不到,犹如写字,先写大楷,再练小楷,小楷中方可显出功力。

 

32 .练拳步骤应如何安排?

答:从内容上讲,先练拳架,后练推手,再练器械,但有一条,决不急于求成,草率行事,必须一势练正确再练一势,学拳容易改拳难,先养成的坏毛病,以后相当难改,朝改夕忘,许多人参加一期学习班,学会拳架,就认为已经掌握太极拳了,实际上越练越差,用以授人,则以误传误,实堪忧惜,学完拳架,最好要及时不断地改正,并应与老师保持经常联系逐渐深入。

 

33. 练拳最要紧得是什么?

答:入门引进须口授,功夫无息法向修,杨澄甫先试云:“虽然良师之指导,好发之切磋,固不可少,而最要紧,是在逐日自身锻炼”,“若能晨昏无间,寒暑不易,一经动念,即举拳练,无论老幼男女,及其成功则一也”,当然,亦如前过,要不断钻研要领,提高水平。

按照老师的教导,上海永年太极拳社的练拳宗旨是“勤、恒、礼、诚”西安永年杨氏太极拳学会的练拳箴言是“恒、专、不骄”所谓“专”要专心致志,不断深入,勿贪多或这山望着那山高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学者怎样练好太极拳 - mimi480818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修炼杨氏太极拳之十大要领是什么?
太极拳知识问答100条
体用兼备的太极剑
太极拳视频 杨式85式太极拳起势要领(一)
太极拳与强身健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