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部湾经济区设立十周年巡礼:经济正腾飞美景醉人

经济正腾飞 美景仍醉人

湛蓝的海水中,成群的白海豚逐浪嬉游;松软的滩涂上,成片的红树林随风摇曳。当工业的大潮滚滚而至,被誉为“中国最洁净海滩”的北部湾,是否依然美景如斯?

北部湾经济区给了世人一个肯定的回答。

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4市生产总值5867.3亿元,财政收入94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623.5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1倍、4.5倍和6.8倍。

与此同时,经济区内森林覆盖率达49.5%,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良好,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全国前列,红树林、白海豚、白鹭等“标志性”生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北部湾经济区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和谐共融、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的路子。

划定“红线”保青山绿水

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生态资源保护最好、海洋环境最洁净的海域之一,拥有浅海珊瑚礁及面积占全国40%的红树林。

生态资源是北部湾经济区最为宝贵的资源。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始终是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

“绿色生态是广西包括北部湾经济区的本钱,再怎么发展,也不能把本钱亏完、把家底输光。”自治区主席陈武的话,铿锵有力。

为了避免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里,把4.25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区划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地区,其中1/3的地域规划建成生态屏障。

有了规划,还要抓落实。自治区政府将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作分解落实到相关厅局、沿海三市及玉林市,并签订责任状,同时建立自治区环保、海洋、工信、水利、住建、水产畜牧等部门参加的海洋环境保护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开展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执法工作。

在北部湾经济区整体产业规划布局上,环境优先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保护有“海上大熊猫”美誉的中华白海豚,钦州市专门划定一段生态海岸线,不准布局工业项目;

——为让市民生活环境更舒适,北海市将包括两个工业园在内的整个40平方公里城区,一概划定为禁燃区,工业生产不得使用煤炭或重油作燃料;

——为了保护国内最大的城市红树林区,防城港市把原规划建物流园区的东湾岸城市红树林区,改为建红树林生态实验园。

与此同时,经济区积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抓好沿海防护林建设,切实保护好森林、湖库、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经济区设立后,大力加强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目前红树林面积由原来的6700多公顷增加到7300多公顷。

坚守着绿色发展理念的北部湾经济区,天更蓝,水更净。

 实施企业准入高门槛

大发展需要大产业。而当石油、钢铁、化工、核电等大批产业项目在此落户,北部湾经济区又是如何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

严格项目和产业的准入门槛,大企业、严标准、高门槛、新科技,这是北部湾经济区在引进企业时严守的底线。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厂区里有一个特殊的景点,流水顺着假山潺潺而下,清澈见底的鱼池里群鱼自在游弋。“这就是我们经过处理的生产污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可以用来种花养鱼。”该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刘志乾说:“我们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近6亿元,占厂区固定资产投资近10%。”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从装置设计之初就把环保需要放在首位,污水自用率达90%以上,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清洁生产达世界一流水平。

北海诚德不锈钢有限公司冷轧厂以电力、天然气为能源,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同时投入巨资与上海诺天环保联手打造国内首个不锈钢冷轧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

防城港金川有色金属加工项目用废气制造硫酸,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

广西银亿科技矿冶有限公司在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节能减排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

“几年来,北海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持续快速增长,与之相伴的是万元GDP能耗、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北海市市长林山青说。

“防城港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行动,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6%。建成4个自然保护区,其中3个是国家级。森林覆盖率达58.8%。”防城港市市长何朝建介绍。

严格工业准入制度,加强生态系统建设,让北部湾经济区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

 挖掘“蓝色经济”潜藏力

北部湾经济区最宝贵的资源,就是这片蔚蓝的大海。在精心保护的同时,如何让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广西海岸线在全国沿海省区中排名第6,可供开发的海域面积6.28万平方公里,待开发的海洋经济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广西海洋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总量小。2015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6.47万亿元,而广西海洋生产总值仅为1010亿元。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自治区党委政府也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区的决策部署。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北部湾经济区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海洋经济。

2015年12月3日,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北海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基地位于北海国家(海洋)农业科技园区暨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内。园区自2013年启动建设后,已签约入园的海洋科研机构达17家。

“北海要打造中国南方海洋科技城,建设海洋强市。”林山青信心满满。

钦州市也不甘落后。“未来十年,钦州要开发拓展蓝色海洋发展空间,建成为全国海洋生态经济示范区。”钦州市副市长、宣传部部长韩流表示,重点是要发展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产品深加工等海洋产业。

北部湾经济区的海洋经济方兴未艾。北部湾海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施企业准入高门槛

大发展需要大产业。而当石油、钢铁、化工、核电等大批产业项目在此落户,北部湾经济区又是如何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

严格项目和产业的准入门槛,大企业、严标准、高门槛、新科技,这是北部湾经济区在引进企业时严守的底线。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厂区里有一个特殊的景点,流水顺着假山潺潺而下,清澈见底的鱼池里群鱼自在游弋。“这就是我们经过处理的生产污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可以用来种花养鱼。”该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刘志乾说:“我们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近6亿元,占厂区固定资产投资近10%。”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从装置设计之初就把环保需要放在首位,污水自用率达90%以上,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清洁生产达世界一流水平。

北海诚德不锈钢有限公司冷轧厂以电力、天然气为能源,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同时投入巨资与上海诺天环保联手打造国内首个不锈钢冷轧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

防城港金川有色金属加工项目用废气制造硫酸,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

广西银亿科技矿冶有限公司在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节能减排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

“几年来,北海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持续快速增长,与之相伴的是万元GDP能耗、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北海市市长林山青说。

“防城港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行动,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6%。建成4个自然保护区,其中3个是国家级。森林覆盖率达58.8%。”防城港市市长何朝建介绍。

严格工业准入制度,加强生态系统建设,让北部湾经济区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

 经济正腾飞 美景仍醉人

湛蓝的海水中,成群的白海豚逐浪嬉游;松软的滩涂上,成片的红树林随风摇曳。当工业的大潮滚滚而至,被誉为“中国最洁净海滩”的北部湾,是否依然美景如斯?

北部湾经济区给了世人一个肯定的回答。

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4市生产总值5867.3亿元,财政收入94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623.5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1倍、4.5倍和6.8倍。

与此同时,经济区内森林覆盖率达49.5%,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良好,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全国前列,红树林、白海豚、白鹭等“标志性”生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北部湾经济区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和谐共融、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的路子。

划定“红线”保青山绿水

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生态资源保护最好、海洋环境最洁净的海域之一,拥有浅海珊瑚礁及面积占全国40%的红树林。

生态资源是北部湾经济区最为宝贵的资源。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始终是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

“绿色生态是广西包括北部湾经济区的本钱,再怎么发展,也不能把本钱亏完、把家底输光。”自治区主席陈武的话,铿锵有力。

为了避免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里,把4.25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区划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地区,其中1/3的地域规划建成生态屏障。

有了规划,还要抓落实。自治区政府将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作分解落实到相关厅局、沿海三市及玉林市,并签订责任状,同时建立自治区环保、海洋、工信、水利、住建、水产畜牧等部门参加的海洋环境保护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开展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执法工作。

在北部湾经济区整体产业规划布局上,环境优先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保护有“海上大熊猫”美誉的中华白海豚,钦州市专门划定一段生态海岸线,不准布局工业项目;

——为让市民生活环境更舒适,北海市将包括两个工业园在内的整个40平方公里城区,一概划定为禁燃区,工业生产不得使用煤炭或重油作燃料;

——为了保护国内最大的城市红树林区,防城港市把原规划建物流园区的东湾岸城市红树林区,改为建红树林生态实验园。

与此同时,经济区积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抓好沿海防护林建设,切实保护好森林、湖库、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经济区设立后,大力加强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目前红树林面积由原来的6700多公顷增加到7300多公顷。

坚守着绿色发展理念的北部湾经济区,天更蓝,水更净。

 实施企业准入高门槛

大发展需要大产业。而当石油、钢铁、化工、核电等大批产业项目在此落户,北部湾经济区又是如何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

严格项目和产业的准入门槛,大企业、严标准、高门槛、新科技,这是北部湾经济区在引进企业时严守的底线。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厂区里有一个特殊的景点,流水顺着假山潺潺而下,清澈见底的鱼池里群鱼自在游弋。“这就是我们经过处理的生产污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可以用来种花养鱼。”该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刘志乾说:“我们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近6亿元,占厂区固定资产投资近10%。”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从装置设计之初就把环保需要放在首位,污水自用率达90%以上,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清洁生产达世界一流水平。

北海诚德不锈钢有限公司冷轧厂以电力、天然气为能源,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同时投入巨资与上海诺天环保联手打造国内首个不锈钢冷轧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

防城港金川有色金属加工项目用废气制造硫酸,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

广西银亿科技矿冶有限公司在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节能减排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

“几年来,北海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持续快速增长,与之相伴的是万元GDP能耗、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北海市市长林山青说。

“防城港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行动,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6%。建成4个自然保护区,其中3个是国家级。森林覆盖率达58.8%。”防城港市市长何朝建介绍。

严格工业准入制度,加强生态系统建设,让北部湾经济区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

 挖掘“蓝色经济”潜藏力

北部湾经济区最宝贵的资源,就是这片蔚蓝的大海。在精心保护的同时,如何让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广西海岸线在全国沿海省区中排名第6,可供开发的海域面积6.28万平方公里,待开发的海洋经济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广西海洋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总量小。2015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6.47万亿元,而广西海洋生产总值仅为1010亿元。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自治区党委政府也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区的决策部署。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北部湾经济区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海洋经济。

2015年12月3日,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北海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基地位于北海国家(海洋)农业科技园区暨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内。园区自2013年启动建设后,已签约入园的海洋科研机构达17家。

“北海要打造中国南方海洋科技城,建设海洋强市。”林山青信心满满。

钦州市也不甘落后。“未来十年,钦州要开发拓展蓝色海洋发展空间,建成为全国海洋生态经济示范区。”钦州市副市长、宣传部部长韩流表示,重点是要发展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产品深加工等海洋产业。

北部湾经济区的海洋经济方兴未艾。北部湾海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施企业准入高门槛

大发展需要大产业。而当石油、钢铁、化工、核电等大批产业项目在此落户,北部湾经济区又是如何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

严格项目和产业的准入门槛,大企业、严标准、高门槛、新科技,这是北部湾经济区在引进企业时严守的底线。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厂区里有一个特殊的景点,流水顺着假山潺潺而下,清澈见底的鱼池里群鱼自在游弋。“这就是我们经过处理的生产污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可以用来种花养鱼。”该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刘志乾说:“我们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近6亿元,占厂区固定资产投资近10%。”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从装置设计之初就把环保需要放在首位,污水自用率达90%以上,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清洁生产达世界一流水平。

北海诚德不锈钢有限公司冷轧厂以电力、天然气为能源,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同时投入巨资与上海诺天环保联手打造国内首个不锈钢冷轧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

防城港金川有色金属加工项目用废气制造硫酸,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

广西银亿科技矿冶有限公司在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节能减排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

“几年来,北海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持续快速增长,与之相伴的是万元GDP能耗、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北海市市长林山青说。

“防城港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行动,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6%。建成4个自然保护区,其中3个是国家级。森林覆盖率达58.8%。”防城港市市长何朝建介绍。

严格工业准入制度,加强生态系统建设,让北部湾经济区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

 经济正腾飞 美景仍醉人

湛蓝的海水中,成群的白海豚逐浪嬉游;松软的滩涂上,成片的红树林随风摇曳。当工业的大潮滚滚而至,被誉为“中国最洁净海滩”的北部湾,是否依然美景如斯?

北部湾经济区给了世人一个肯定的回答。

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4市生产总值5867.3亿元,财政收入94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623.5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1倍、4.5倍和6.8倍。

与此同时,经济区内森林覆盖率达49.5%,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良好,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全国前列,红树林、白海豚、白鹭等“标志性”生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北部湾经济区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和谐共融、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的路子。

划定“红线”保青山绿水

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生态资源保护最好、海洋环境最洁净的海域之一,拥有浅海珊瑚礁及面积占全国40%的红树林。

生态资源是北部湾经济区最为宝贵的资源。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始终是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

“绿色生态是广西包括北部湾经济区的本钱,再怎么发展,也不能把本钱亏完、把家底输光。”自治区主席陈武的话,铿锵有力。

为了避免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里,把4.25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区划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地区,其中1/3的地域规划建成生态屏障。

有了规划,还要抓落实。自治区政府将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作分解落实到相关厅局、沿海三市及玉林市,并签订责任状,同时建立自治区环保、海洋、工信、水利、住建、水产畜牧等部门参加的海洋环境保护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开展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执法工作。

在北部湾经济区整体产业规划布局上,环境优先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保护有“海上大熊猫”美誉的中华白海豚,钦州市专门划定一段生态海岸线,不准布局工业项目;

——为让市民生活环境更舒适,北海市将包括两个工业园在内的整个40平方公里城区,一概划定为禁燃区,工业生产不得使用煤炭或重油作燃料;

——为了保护国内最大的城市红树林区,防城港市把原规划建物流园区的东湾岸城市红树林区,改为建红树林生态实验园。

与此同时,经济区积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抓好沿海防护林建设,切实保护好森林、湖库、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经济区设立后,大力加强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目前红树林面积由原来的6700多公顷增加到7300多公顷。

坚守着绿色发展理念的北部湾经济区,天更蓝,水更净。

 实施企业准入高门槛

大发展需要大产业。而当石油、钢铁、化工、核电等大批产业项目在此落户,北部湾经济区又是如何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

严格项目和产业的准入门槛,大企业、严标准、高门槛、新科技,这是北部湾经济区在引进企业时严守的底线。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厂区里有一个特殊的景点,流水顺着假山潺潺而下,清澈见底的鱼池里群鱼自在游弋。“这就是我们经过处理的生产污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可以用来种花养鱼。”该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刘志乾说:“我们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近6亿元,占厂区固定资产投资近10%。”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从装置设计之初就把环保需要放在首位,污水自用率达90%以上,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清洁生产达世界一流水平。

北海诚德不锈钢有限公司冷轧厂以电力、天然气为能源,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同时投入巨资与上海诺天环保联手打造国内首个不锈钢冷轧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

防城港金川有色金属加工项目用废气制造硫酸,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

广西银亿科技矿冶有限公司在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节能减排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

“几年来,北海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持续快速增长,与之相伴的是万元GDP能耗、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北海市市长林山青说。

“防城港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行动,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6%。建成4个自然保护区,其中3个是国家级。森林覆盖率达58.8%。”防城港市市长何朝建介绍。

严格工业准入制度,加强生态系统建设,让北部湾经济区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

 挖掘“蓝色经济”潜藏力

北部湾经济区最宝贵的资源,就是这片蔚蓝的大海。在精心保护的同时,如何让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广西海岸线在全国沿海省区中排名第6,可供开发的海域面积6.28万平方公里,待开发的海洋经济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广西海洋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总量小。2015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6.47万亿元,而广西海洋生产总值仅为1010亿元。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自治区党委政府也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区的决策部署。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北部湾经济区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海洋经济。

2015年12月3日,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北海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基地位于北海国家(海洋)农业科技园区暨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内。园区自2013年启动建设后,已签约入园的海洋科研机构达17家。

“北海要打造中国南方海洋科技城,建设海洋强市。”林山青信心满满。

钦州市也不甘落后。“未来十年,钦州要开发拓展蓝色海洋发展空间,建成为全国海洋生态经济示范区。”钦州市副市长、宣传部部长韩流表示,重点是要发展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产品深加工等海洋产业。

北部湾经济区的海洋经济方兴未艾。北部湾海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施企业准入高门槛

大发展需要大产业。而当石油、钢铁、化工、核电等大批产业项目在此落户,北部湾经济区又是如何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

严格项目和产业的准入门槛,大企业、严标准、高门槛、新科技,这是北部湾经济区在引进企业时严守的底线。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厂区里有一个特殊的景点,流水顺着假山潺潺而下,清澈见底的鱼池里群鱼自在游弋。“这就是我们经过处理的生产污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可以用来种花养鱼。”该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刘志乾说:“我们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近6亿元,占厂区固定资产投资近10%。”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从装置设计之初就把环保需要放在首位,污水自用率达90%以上,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清洁生产达世界一流水平。

北海诚德不锈钢有限公司冷轧厂以电力、天然气为能源,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同时投入巨资与上海诺天环保联手打造国内首个不锈钢冷轧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

防城港金川有色金属加工项目用废气制造硫酸,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

广西银亿科技矿冶有限公司在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节能减排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

“几年来,北海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持续快速增长,与之相伴的是万元GDP能耗、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北海市市长林山青说。

“防城港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行动,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6%。建成4个自然保护区,其中3个是国家级。森林覆盖率达58.8%。”防城港市市长何朝建介绍。

严格工业准入制度,加强生态系统建设,让北部湾经济区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

 经济正腾飞 美景仍醉人

湛蓝的海水中,成群的白海豚逐浪嬉游;松软的滩涂上,成片的红树林随风摇曳。当工业的大潮滚滚而至,被誉为“中国最洁净海滩”的北部湾,是否依然美景如斯?

北部湾经济区给了世人一个肯定的回答。

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4市生产总值5867.3亿元,财政收入94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623.5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1倍、4.5倍和6.8倍。

与此同时,经济区内森林覆盖率达49.5%,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良好,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全国前列,红树林、白海豚、白鹭等“标志性”生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北部湾经济区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和谐共融、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的路子。

划定“红线”保青山绿水

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生态资源保护最好、海洋环境最洁净的海域之一,拥有浅海珊瑚礁及面积占全国40%的红树林。

生态资源是北部湾经济区最为宝贵的资源。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始终是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

“绿色生态是广西包括北部湾经济区的本钱,再怎么发展,也不能把本钱亏完、把家底输光。”自治区主席陈武的话,铿锵有力。

为了避免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里,把4.25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区划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地区,其中1/3的地域规划建成生态屏障。

有了规划,还要抓落实。自治区政府将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作分解落实到相关厅局、沿海三市及玉林市,并签订责任状,同时建立自治区环保、海洋、工信、水利、住建、水产畜牧等部门参加的海洋环境保护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开展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执法工作。

在北部湾经济区整体产业规划布局上,环境优先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保护有“海上大熊猫”美誉的中华白海豚,钦州市专门划定一段生态海岸线,不准布局工业项目;

——为让市民生活环境更舒适,北海市将包括两个工业园在内的整个40平方公里城区,一概划定为禁燃区,工业生产不得使用煤炭或重油作燃料;

——为了保护国内最大的城市红树林区,防城港市把原规划建物流园区的东湾岸城市红树林区,改为建红树林生态实验园。

与此同时,经济区积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抓好沿海防护林建设,切实保护好森林、湖库、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经济区设立后,大力加强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目前红树林面积由原来的6700多公顷增加到7300多公顷。

坚守着绿色发展理念的北部湾经济区,天更蓝,水更净。

 实施企业准入高门槛

大发展需要大产业。而当石油、钢铁、化工、核电等大批产业项目在此落户,北部湾经济区又是如何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

严格项目和产业的准入门槛,大企业、严标准、高门槛、新科技,这是北部湾经济区在引进企业时严守的底线。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厂区里有一个特殊的景点,流水顺着假山潺潺而下,清澈见底的鱼池里群鱼自在游弋。“这就是我们经过处理的生产污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可以用来种花养鱼。”该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刘志乾说:“我们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近6亿元,占厂区固定资产投资近10%。”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从装置设计之初就把环保需要放在首位,污水自用率达90%以上,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清洁生产达世界一流水平。

北海诚德不锈钢有限公司冷轧厂以电力、天然气为能源,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同时投入巨资与上海诺天环保联手打造国内首个不锈钢冷轧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

防城港金川有色金属加工项目用废气制造硫酸,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

广西银亿科技矿冶有限公司在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节能减排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

“几年来,北海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持续快速增长,与之相伴的是万元GDP能耗、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北海市市长林山青说。

“防城港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行动,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6%。建成4个自然保护区,其中3个是国家级。森林覆盖率达58.8%。”防城港市市长何朝建介绍。

严格工业准入制度,加强生态系统建设,让北部湾经济区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

 挖掘“蓝色经济”潜藏力

北部湾经济区最宝贵的资源,就是这片蔚蓝的大海。在精心保护的同时,如何让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广西海岸线在全国沿海省区中排名第6,可供开发的海域面积6.28万平方公里,待开发的海洋经济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广西海洋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总量小。2015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6.47万亿元,而广西海洋生产总值仅为1010亿元。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自治区党委政府也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区的决策部署。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北部湾经济区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海洋经济。

2015年12月3日,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北海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基地位于北海国家(海洋)农业科技园区暨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内。园区自2013年启动建设后,已签约入园的海洋科研机构达17家。

“北海要打造中国南方海洋科技城,建设海洋强市。”林山青信心满满。

钦州市也不甘落后。“未来十年,钦州要开发拓展蓝色海洋发展空间,建成为全国海洋生态经济示范区。”钦州市副市长、宣传部部长韩流表示,重点是要发展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产品深加工等海洋产业。

北部湾经济区的海洋经济方兴未艾。北部湾海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施企业准入高门槛

大发展需要大产业。而当石油、钢铁、化工、核电等大批产业项目在此落户,北部湾经济区又是如何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

严格项目和产业的准入门槛,大企业、严标准、高门槛、新科技,这是北部湾经济区在引进企业时严守的底线。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厂区里有一个特殊的景点,流水顺着假山潺潺而下,清澈见底的鱼池里群鱼自在游弋。“这就是我们经过处理的生产污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可以用来种花养鱼。”该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刘志乾说:“我们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近6亿元,占厂区固定资产投资近10%。”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从装置设计之初就把环保需要放在首位,污水自用率达90%以上,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清洁生产达世界一流水平。

北海诚德不锈钢有限公司冷轧厂以电力、天然气为能源,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同时投入巨资与上海诺天环保联手打造国内首个不锈钢冷轧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

防城港金川有色金属加工项目用废气制造硫酸,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

广西银亿科技矿冶有限公司在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节能减排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

“几年来,北海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持续快速增长,与之相伴的是万元GDP能耗、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北海市市长林山青说。

“防城港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行动,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6%。建成4个自然保护区,其中3个是国家级。森林覆盖率达58.8%。”防城港市市长何朝建介绍。

严格工业准入制度,加强生态系统建设,让北部湾经济区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

 经济正腾飞 美景仍醉人

湛蓝的海水中,成群的白海豚逐浪嬉游;松软的滩涂上,成片的红树林随风摇曳。当工业的大潮滚滚而至,被誉为“中国最洁净海滩”的北部湾,是否依然美景如斯?

北部湾经济区给了世人一个肯定的回答。

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4市生产总值5867.3亿元,财政收入94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623.5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1倍、4.5倍和6.8倍。

与此同时,经济区内森林覆盖率达49.5%,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良好,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全国前列,红树林、白海豚、白鹭等“标志性”生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北部湾经济区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和谐共融、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的路子。

划定“红线”保青山绿水

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生态资源保护最好、海洋环境最洁净的海域之一,拥有浅海珊瑚礁及面积占全国40%的红树林。

生态资源是北部湾经济区最为宝贵的资源。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始终是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

“绿色生态是广西包括北部湾经济区的本钱,再怎么发展,也不能把本钱亏完、把家底输光。”自治区主席陈武的话,铿锵有力。

为了避免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里,把4.25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区划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地区,其中1/3的地域规划建成生态屏障。

有了规划,还要抓落实。自治区政府将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作分解落实到相关厅局、沿海三市及玉林市,并签订责任状,同时建立自治区环保、海洋、工信、水利、住建、水产畜牧等部门参加的海洋环境保护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开展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执法工作。

在北部湾经济区整体产业规划布局上,环境优先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保护有“海上大熊猫”美誉的中华白海豚,钦州市专门划定一段生态海岸线,不准布局工业项目;

——为让市民生活环境更舒适,北海市将包括两个工业园在内的整个40平方公里城区,一概划定为禁燃区,工业生产不得使用煤炭或重油作燃料;

——为了保护国内最大的城市红树林区,防城港市把原规划建物流园区的东湾岸城市红树林区,改为建红树林生态实验园。

与此同时,经济区积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抓好沿海防护林建设,切实保护好森林、湖库、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经济区设立后,大力加强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目前红树林面积由原来的6700多公顷增加到7300多公顷。

坚守着绿色发展理念的北部湾经济区,天更蓝,水更净。

 实施企业准入高门槛

大发展需要大产业。而当石油、钢铁、化工、核电等大批产业项目在此落户,北部湾经济区又是如何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

严格项目和产业的准入门槛,大企业、严标准、高门槛、新科技,这是北部湾经济区在引进企业时严守的底线。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厂区里有一个特殊的景点,流水顺着假山潺潺而下,清澈见底的鱼池里群鱼自在游弋。“这就是我们经过处理的生产污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可以用来种花养鱼。”该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刘志乾说:“我们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近6亿元,占厂区固定资产投资近10%。”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从装置设计之初就把环保需要放在首位,污水自用率达90%以上,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清洁生产达世界一流水平。

北海诚德不锈钢有限公司冷轧厂以电力、天然气为能源,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同时投入巨资与上海诺天环保联手打造国内首个不锈钢冷轧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

防城港金川有色金属加工项目用废气制造硫酸,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

广西银亿科技矿冶有限公司在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节能减排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

“几年来,北海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持续快速增长,与之相伴的是万元GDP能耗、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北海市市长林山青说。

“防城港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行动,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6%。建成4个自然保护区,其中3个是国家级。森林覆盖率达58.8%。”防城港市市长何朝建介绍。

严格工业准入制度,加强生态系统建设,让北部湾经济区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

 挖掘“蓝色经济”潜藏力

北部湾经济区最宝贵的资源,就是这片蔚蓝的大海。在精心保护的同时,如何让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广西海岸线在全国沿海省区中排名第6,可供开发的海域面积6.28万平方公里,待开发的海洋经济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广西海洋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总量小。2015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6.47万亿元,而广西海洋生产总值仅为1010亿元。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自治区党委政府也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区的决策部署。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北部湾经济区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海洋经济。

2015年12月3日,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北海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基地位于北海国家(海洋)农业科技园区暨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内。园区自2013年启动建设后,已签约入园的海洋科研机构达17家。

“北海要打造中国南方海洋科技城,建设海洋强市。”林山青信心满满。

钦州市也不甘落后。“未来十年,钦州要开发拓展蓝色海洋发展空间,建成为全国海洋生态经济示范区。”钦州市副市长、宣传部部长韩流表示,重点是要发展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产品深加工等海洋产业。

北部湾经济区的海洋经济方兴未艾。北部湾海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施企业准入高门槛

大发展需要大产业。而当石油、钢铁、化工、核电等大批产业项目在此落户,北部湾经济区又是如何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

严格项目和产业的准入门槛,大企业、严标准、高门槛、新科技,这是北部湾经济区在引进企业时严守的底线。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厂区里有一个特殊的景点,流水顺着假山潺潺而下,清澈见底的鱼池里群鱼自在游弋。“这就是我们经过处理的生产污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可以用来种花养鱼。”该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刘志乾说:“我们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近6亿元,占厂区固定资产投资近10%。”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从装置设计之初就把环保需要放在首位,污水自用率达90%以上,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清洁生产达世界一流水平。

北海诚德不锈钢有限公司冷轧厂以电力、天然气为能源,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同时投入巨资与上海诺天环保联手打造国内首个不锈钢冷轧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

防城港金川有色金属加工项目用废气制造硫酸,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

广西银亿科技矿冶有限公司在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节能减排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

“几年来,北海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持续快速增长,与之相伴的是万元GDP能耗、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北海市市长林山青说。

“防城港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行动,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6%。建成4个自然保护区,其中3个是国家级。森林覆盖率达58.8%。”防城港市市长何朝建介绍。

严格工业准入制度,加强生态系统建设,让北部湾经济区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

 经济正腾飞 美景仍醉人

湛蓝的海水中,成群的白海豚逐浪嬉游;松软的滩涂上,成片的红树林随风摇曳。当工业的大潮滚滚而至,被誉为“中国最洁净海滩”的北部湾,是否依然美景如斯?

北部湾经济区给了世人一个肯定的回答。

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4市生产总值5867.3亿元,财政收入94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623.5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1倍、4.5倍和6.8倍。

与此同时,经济区内森林覆盖率达49.5%,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良好,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全国前列,红树林、白海豚、白鹭等“标志性”生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北部湾经济区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和谐共融、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的路子。

划定“红线”保青山绿水

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生态资源保护最好、海洋环境最洁净的海域之一,拥有浅海珊瑚礁及面积占全国40%的红树林。

生态资源是北部湾经济区最为宝贵的资源。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始终是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

“绿色生态是广西包括北部湾经济区的本钱,再怎么发展,也不能把本钱亏完、把家底输光。”自治区主席陈武的话,铿锵有力。

为了避免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里,把4.25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区划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地区,其中1/3的地域规划建成生态屏障。

有了规划,还要抓落实。自治区政府将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作分解落实到相关厅局、沿海三市及玉林市,并签订责任状,同时建立自治区环保、海洋、工信、水利、住建、水产畜牧等部门参加的海洋环境保护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开展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执法工作。

在北部湾经济区整体产业规划布局上,环境优先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保护有“海上大熊猫”美誉的中华白海豚,钦州市专门划定一段生态海岸线,不准布局工业项目;

——为让市民生活环境更舒适,北海市将包括两个工业园在内的整个40平方公里城区,一概划定为禁燃区,工业生产不得使用煤炭或重油作燃料;

——为了保护国内最大的城市红树林区,防城港市把原规划建物流园区的东湾岸城市红树林区,改为建红树林生态实验园。

与此同时,经济区积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抓好沿海防护林建设,切实保护好森林、湖库、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经济区设立后,大力加强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目前红树林面积由原来的6700多公顷增加到7300多公顷。

坚守着绿色发展理念的北部湾经济区,天更蓝,水更净。

 实施企业准入高门槛

大发展需要大产业。而当石油、钢铁、化工、核电等大批产业项目在此落户,北部湾经济区又是如何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

严格项目和产业的准入门槛,大企业、严标准、高门槛、新科技,这是北部湾经济区在引进企业时严守的底线。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厂区里有一个特殊的景点,流水顺着假山潺潺而下,清澈见底的鱼池里群鱼自在游弋。“这就是我们经过处理的生产污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可以用来种花养鱼。”该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刘志乾说:“我们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近6亿元,占厂区固定资产投资近10%。”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从装置设计之初就把环保需要放在首位,污水自用率达90%以上,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清洁生产达世界一流水平。

北海诚德不锈钢有限公司冷轧厂以电力、天然气为能源,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同时投入巨资与上海诺天环保联手打造国内首个不锈钢冷轧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

防城港金川有色金属加工项目用废气制造硫酸,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

广西银亿科技矿冶有限公司在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节能减排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

“几年来,北海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持续快速增长,与之相伴的是万元GDP能耗、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北海市市长林山青说。

“防城港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行动,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6%。建成4个自然保护区,其中3个是国家级。森林覆盖率达58.8%。”防城港市市长何朝建介绍。

严格工业准入制度,加强生态系统建设,让北部湾经济区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

 挖掘“蓝色经济”潜藏力

北部湾经济区最宝贵的资源,就是这片蔚蓝的大海。在精心保护的同时,如何让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广西海岸线在全国沿海省区中排名第6,可供开发的海域面积6.28万平方公里,待开发的海洋经济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广西海洋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总量小。2015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6.47万亿元,而广西海洋生产总值仅为1010亿元。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自治区党委政府也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区的决策部署。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北部湾经济区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海洋经济。

2015年12月3日,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北海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基地位于北海国家(海洋)农业科技园区暨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内。园区自2013年启动建设后,已签约入园的海洋科研机构达17家。

“北海要打造中国南方海洋科技城,建设海洋强市。”林山青信心满满。

钦州市也不甘落后。“未来十年,钦州要开发拓展蓝色海洋发展空间,建成为全国海洋生态经济示范区。”钦州市副市长、宣传部部长韩流表示,重点是要发展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产品深加工等海洋产业。

北部湾经济区的海洋经济方兴未艾。北部湾海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施企业准入高门槛

大发展需要大产业。而当石油、钢铁、化工、核电等大批产业项目在此落户,北部湾经济区又是如何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

严格项目和产业的准入门槛,大企业、严标准、高门槛、新科技,这是北部湾经济区在引进企业时严守的底线。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厂区里有一个特殊的景点,流水顺着假山潺潺而下,清澈见底的鱼池里群鱼自在游弋。“这就是我们经过处理的生产污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可以用来种花养鱼。”该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刘志乾说:“我们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近6亿元,占厂区固定资产投资近10%。”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从装置设计之初就把环保需要放在首位,污水自用率达90%以上,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清洁生产达世界一流水平。

北海诚德不锈钢有限公司冷轧厂以电力、天然气为能源,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同时投入巨资与上海诺天环保联手打造国内首个不锈钢冷轧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

防城港金川有色金属加工项目用废气制造硫酸,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

广西银亿科技矿冶有限公司在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节能减排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

“几年来,北海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持续快速增长,与之相伴的是万元GDP能耗、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北海市市长林山青说。

“防城港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行动,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6%。建成4个自然保护区,其中3个是国家级。森林覆盖率达58.8%。”防城港市市长何朝建介绍。

严格工业准入制度,加强生态系统建设,让北部湾经济区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

 经济正腾飞 美景仍醉人

湛蓝的海水中,成群的白海豚逐浪嬉游;松软的滩涂上,成片的红树林随风摇曳。当工业的大潮滚滚而至,被誉为“中国最洁净海滩”的北部湾,是否依然美景如斯?

北部湾经济区给了世人一个肯定的回答。

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4市生产总值5867.3亿元,财政收入94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623.5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1倍、4.5倍和6.8倍。

与此同时,经济区内森林覆盖率达49.5%,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良好,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全国前列,红树林、白海豚、白鹭等“标志性”生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北部湾经济区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和谐共融、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的路子。

划定“红线”保青山绿水

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生态资源保护最好、海洋环境最洁净的海域之一,拥有浅海珊瑚礁及面积占全国40%的红树林。

生态资源是北部湾经济区最为宝贵的资源。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始终是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

“绿色生态是广西包括北部湾经济区的本钱,再怎么发展,也不能把本钱亏完、把家底输光。”自治区主席陈武的话,铿锵有力。

为了避免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里,把4.25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区划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地区,其中1/3的地域规划建成生态屏障。

有了规划,还要抓落实。自治区政府将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作分解落实到相关厅局、沿海三市及玉林市,并签订责任状,同时建立自治区环保、海洋、工信、水利、住建、水产畜牧等部门参加的海洋环境保护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开展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执法工作。

在北部湾经济区整体产业规划布局上,环境优先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保护有“海上大熊猫”美誉的中华白海豚,钦州市专门划定一段生态海岸线,不准布局工业项目;

——为让市民生活环境更舒适,北海市将包括两个工业园在内的整个40平方公里城区,一概划定为禁燃区,工业生产不得使用煤炭或重油作燃料;

——为了保护国内最大的城市红树林区,防城港市把原规划建物流园区的东湾岸城市红树林区,改为建红树林生态实验园。

与此同时,经济区积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抓好沿海防护林建设,切实保护好森林、湖库、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经济区设立后,大力加强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目前红树林面积由原来的6700多公顷增加到7300多公顷。

坚守着绿色发展理念的北部湾经济区,天更蓝,水更净。

 实施企业准入高门槛

大发展需要大产业。而当石油、钢铁、化工、核电等大批产业项目在此落户,北部湾经济区又是如何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

严格项目和产业的准入门槛,大企业、严标准、高门槛、新科技,这是北部湾经济区在引进企业时严守的底线。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厂区里有一个特殊的景点,流水顺着假山潺潺而下,清澈见底的鱼池里群鱼自在游弋。“这就是我们经过处理的生产污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可以用来种花养鱼。”该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刘志乾说:“我们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近6亿元,占厂区固定资产投资近10%。”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从装置设计之初就把环保需要放在首位,污水自用率达90%以上,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清洁生产达世界一流水平。

北海诚德不锈钢有限公司冷轧厂以电力、天然气为能源,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同时投入巨资与上海诺天环保联手打造国内首个不锈钢冷轧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

防城港金川有色金属加工项目用废气制造硫酸,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

广西银亿科技矿冶有限公司在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节能减排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

“几年来,北海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持续快速增长,与之相伴的是万元GDP能耗、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北海市市长林山青说。

“防城港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行动,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6%。建成4个自然保护区,其中3个是国家级。森林覆盖率达58.8%。”防城港市市长何朝建介绍。

严格工业准入制度,加强生态系统建设,让北部湾经济区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

 挖掘“蓝色经济”潜藏力

北部湾经济区最宝贵的资源,就是这片蔚蓝的大海。在精心保护的同时,如何让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广西海岸线在全国沿海省区中排名第6,可供开发的海域面积6.28万平方公里,待开发的海洋经济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广西海洋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总量小。2015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6.47万亿元,而广西海洋生产总值仅为1010亿元。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自治区党委政府也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区的决策部署。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北部湾经济区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海洋经济。

2015年12月3日,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北海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基地位于北海国家(海洋)农业科技园区暨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内。园区自2013年启动建设后,已签约入园的海洋科研机构达17家。

“北海要打造中国南方海洋科技城,建设海洋强市。”林山青信心满满。

钦州市也不甘落后。“未来十年,钦州要开发拓展蓝色海洋发展空间,建成为全国海洋生态经济示范区。”钦州市副市长、宣传部部长韩流表示,重点是要发展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产品深加工等海洋产业。

北部湾经济区的海洋经济方兴未艾。北部湾海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施企业准入高门槛

大发展需要大产业。而当石油、钢铁、化工、核电等大批产业项目在此落户,北部湾经济区又是如何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

严格项目和产业的准入门槛,大企业、严标准、高门槛、新科技,这是北部湾经济区在引进企业时严守的底线。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厂区里有一个特殊的景点,流水顺着假山潺潺而下,清澈见底的鱼池里群鱼自在游弋。“这就是我们经过处理的生产污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可以用来种花养鱼。”该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刘志乾说:“我们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近6亿元,占厂区固定资产投资近10%。”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从装置设计之初就把环保需要放在首位,污水自用率达90%以上,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清洁生产达世界一流水平。

北海诚德不锈钢有限公司冷轧厂以电力、天然气为能源,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同时投入巨资与上海诺天环保联手打造国内首个不锈钢冷轧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

防城港金川有色金属加工项目用废气制造硫酸,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

广西银亿科技矿冶有限公司在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节能减排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

“几年来,北海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持续快速增长,与之相伴的是万元GDP能耗、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北海市市长林山青说。

“防城港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行动,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6%。建成4个自然保护区,其中3个是国家级。森林覆盖率达58.8%。”防城港市市长何朝建介绍。

严格工业准入制度,加强生态系统建设,让北部湾经济区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

 经济正腾飞 美景仍醉人

湛蓝的海水中,成群的白海豚逐浪嬉游;松软的滩涂上,成片的红树林随风摇曳。当工业的大潮滚滚而至,被誉为“中国最洁净海滩”的北部湾,是否依然美景如斯?

北部湾经济区给了世人一个肯定的回答。

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4市生产总值5867.3亿元,财政收入94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623.5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1倍、4.5倍和6.8倍。

与此同时,经济区内森林覆盖率达49.5%,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良好,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全国前列,红树林、白海豚、白鹭等“标志性”生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北部湾经济区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和谐共融、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的路子。

划定“红线”保青山绿水

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生态资源保护最好、海洋环境最洁净的海域之一,拥有浅海珊瑚礁及面积占全国40%的红树林。

生态资源是北部湾经济区最为宝贵的资源。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始终是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

“绿色生态是广西包括北部湾经济区的本钱,再怎么发展,也不能把本钱亏完、把家底输光。”自治区主席陈武的话,铿锵有力。

为了避免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里,把4.25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区划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地区,其中1/3的地域规划建成生态屏障。

有了规划,还要抓落实。自治区政府将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作分解落实到相关厅局、沿海三市及玉林市,并签订责任状,同时建立自治区环保、海洋、工信、水利、住建、水产畜牧等部门参加的海洋环境保护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开展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执法工作。

在北部湾经济区整体产业规划布局上,环境优先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保护有“海上大熊猫”美誉的中华白海豚,钦州市专门划定一段生态海岸线,不准布局工业项目;

——为让市民生活环境更舒适,北海市将包括两个工业园在内的整个40平方公里城区,一概划定为禁燃区,工业生产不得使用煤炭或重油作燃料;

——为了保护国内最大的城市红树林区,防城港市把原规划建物流园区的东湾岸城市红树林区,改为建红树林生态实验园。

与此同时,经济区积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抓好沿海防护林建设,切实保护好森林、湖库、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经济区设立后,大力加强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目前红树林面积由原来的6700多公顷增加到7300多公顷。

坚守着绿色发展理念的北部湾经济区,天更蓝,水更净。

 实施企业准入高门槛

大发展需要大产业。而当石油、钢铁、化工、核电等大批产业项目在此落户,北部湾经济区又是如何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

严格项目和产业的准入门槛,大企业、严标准、高门槛、新科技,这是北部湾经济区在引进企业时严守的底线。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厂区里有一个特殊的景点,流水顺着假山潺潺而下,清澈见底的鱼池里群鱼自在游弋。“这就是我们经过处理的生产污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可以用来种花养鱼。”该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刘志乾说:“我们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近6亿元,占厂区固定资产投资近10%。”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从装置设计之初就把环保需要放在首位,污水自用率达90%以上,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清洁生产达世界一流水平。

北海诚德不锈钢有限公司冷轧厂以电力、天然气为能源,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同时投入巨资与上海诺天环保联手打造国内首个不锈钢冷轧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

防城港金川有色金属加工项目用废气制造硫酸,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

广西银亿科技矿冶有限公司在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节能减排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

“几年来,北海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持续快速增长,与之相伴的是万元GDP能耗、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北海市市长林山青说。

“防城港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行动,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6%。建成4个自然保护区,其中3个是国家级。森林覆盖率达58.8%。”防城港市市长何朝建介绍。

严格工业准入制度,加强生态系统建设,让北部湾经济区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海:打造一张名副其实的“海名片”
北海,一座来了就值得好好爱的城市!
探寻高质量向海之路 ——广西加快建设海洋强区掠影
广西海鲜第一大城,美翻了半个中国!
散文:纪元,撬动了一片海 | 冰冶 主播 | 石头
北海休闲养生诗(三十五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