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差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转载)

苏霍姆林斯基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至今对我国教育改革实践仍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尤其他在转变差生方面,有令人信服的理论建树和实践经验。研究他的差生教育理念,探析他关于转变差生的真知灼见和教育实践,对于我们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苏霍姆林斯基的差生教育理念

   差生苏霍姆林斯基称之为后进生学习有困难的大脑迟钝的学生。他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没有那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但是,纵观的著作,真正被认定的差生是很少的。他善于从心理学和哲学的高度对一般认为的差生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差生观。他认为,一般认定的差生,有三种类型: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如他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一文中提到的一位叫费加的学生,费加最大的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是对乘法表的迅速遗忘,因此被定位为差生。而正是这位差生后来成为一名物理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费加是一位思维尚没有觉醒的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它的觉醒。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时的差生。巴甫里克就属于这类学生。他曾被判定为没有能力掌握知识的学生,直到他的生物老师发现了他具有植物学方面的天赋。苏霍姆林斯基在文中这样描述教师的反应:直到这时,全体教师才第一次听说,原来巴甫里克是一个非常聪明好学的学生,而他的智慧——用自然学科教师的说来说,是表现在手尖上。一位教师在校务委员会的会议上说:这个五年级学生会做的事,是有经验的园艺工也少能做成功的。’”后来巴甫里克进了农学院,成为农艺师。第三类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前两类差生实际并不是差生。只不过他们的潜力或天赋暂时没有被教师发现罢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对于多数学生来说,确实存在着天赋上的差异。他们往往表现出强列的学习兴趣而成为优秀生;另一些学生的天赋则呈隐性,由于还没有被发现,再加上教学方法方面的因素,而被判定为差生巴甫里克就属于这类学生。他的天赋被发现,苏霍姆林斯基称之为一个差生思维的觉醒’”。从另一个角度讲,学生作为一个心智尚待开发的具有主观能动性,有认知潜能的活生生的人,这种学习潜能需要教师去挖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注意给每一个后进生挑选一些供他们阅读的书籍和文章,这些书刊都是用最鲜明、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提示各种概念、结论和科学定义的含义的。应该让这些儿童的头脑里产生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疑问,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来问教师,这是对他们进行智育的十分重要的条件。在他看来,就是第三类学生,也不是不可转变的。他说:但愿你循序而进,持之以恒,同时要有耐心(能够忍受学习困难的儿童那种迟迟不肯开窍的局面),那可以称之为豁然开朗的时刻必定能够到来。

     二、众里寻他千百度

    ——寻找差生闪光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正像医生细心地研究病人的肌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样,教师也应当深思熟虑、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感情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儿童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在他看来,找出差生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在了解差生的过程中,首先区分其类型,进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苏霍姆林斯基把差生分为思维尚未觉醒”“隐性天赋学习有困难的三个类型。对于前两类差生来说,就是寻找他们的闪光点隐性天赋。从差生的外显性看,对学习不感兴趣,思维迟钝、健忘,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教师寻找差生的闪光点要比医生寻找病因困难得多。医生可以借助X光透视仪器、胃镜、超声波等医疗器械寻找病因,教师凭什么寻找差生的的闪光点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足够的耐心,指导差生”“到自然旅游,帮助差生找回自尊沙里淘金,寻找差生的闪光点。他用自己转变差生的成功教育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学生在课本面前坐得越久,他就会主得越聪明的观点,对差生是绝对行不通的。要通过对差生进行有足够耐心的教育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而这种针对性的教育,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况且并不是每一个差生都有闪光点。也并不是每一个有闪光的差生都能被教师发现。在转变差生的过程中寻找差生的闪光点,从激发差生兴趣入手进而转变差生,是苏霍姆林斯基差生教育观的重要理念之一。费佳是他教过五年的一位差生。他健忘,对学习缺乏兴趣,思维迟钝。在同一班级里,类似于费佳的学生还有不少。苏霍姆林斯基特地为这些学生编了有200道应用题的习题集。其中不少题是从民间搜集的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差生做这类不需要进行算术运算,只要求他们感兴趣,愿意动脑筋。例如,其中有一道题:有三个牧羊人,由于天气炎热而疲倦了,他们在一棵树底下躺下休息,接头就睡着了。调皮的牧羊助手用橡树枝烧成的炭灰,把熟睡人的额头都涂上了黑。三个人醒来后,都哈哈大笑,每一个人都以为另外两个人是在相互嘲笑的。突然,有一个牧羊人停住不笑了,他猜到了自己的额头也被涂黑了,他是怎么想出来的?这些习题使费佳他们倍感兴趣,他们从这本妙趣横生的习题中找到了兴趣和自尊。费佳整天整天地抱住那本习题集不放了,每解出一道题,他都感到是一个巨大的胜利。苏霍姆林斯基还专门为费佳他们搜集大约100本书和小册子,他说:有些书和小册子是跟课堂上所教的内容有直接联系的,另一些书并没有直接联系,不过我认为读这些书是一种智力训练。到了五年级,费佳的学习成绩终于赶上一般学生。在六年级,老师终于发现了费佳的闪光点”——对物理的极大兴趣。费佳很快成了少年设计家小组优秀的成员。

     如果说费佳的闪光点是转变差生的过程中发现的,那么,巴甫里克的闪光点则是到大自然旅游中找到的。巴甫里克曾被判定为思维迟钝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有意识地多次带领他和别的学生到田野里和树林里活动。他在文中写道:一到这种地方,巴甫里克就变得跟在教室里完全不同了。这个思维迟钝的孩子,对我和同学讲了许多他观察植物和动物的有趣的事情。当巴甫里克面对生物展现的一个个新奇的、从未见过的世界,他的天赋在这个世界里闪光了。

     让差生在学习中有成功感并找回自尊是差生发现自己智慧闪光点的基础,也是教师转变差生的关键。从哲学的角度看,启发差生寻找成功感,找回自尊心差生教育的规律。一位有远见的教育家,无论他来自哪个国家,都能抓住这个规律。如我国特级教师魏书生,在转变差生中,启发差生回忆自己曾经辉煌的时刻,告诫差生要经常向自己输入成功的意念,感受超越自己的乐趣。他说,差生如果都用这样的心态引导自己,时间长了,快乐地做实事的脑细胞就兴奋起来了,逐渐就形成一个牢固的兴奋中心了,那忧虑、烦恼、懒散的脑细胞就逐渐淡化了这种意念如果牢固地在大脑里扎根,就是形成自我教育能力的开始,也是学习效果提高的前提。魏书生的差生教育观是中国式的苏霍姆林斯基差生教育观。在哲学的观点上两者是一脉相通的。

     在教学实践中,即使教师做到了以上种种,也不一定能发现所有差生的闪光点。苏霍姆林斯基谈了这样一件事:一名叫米哈伊尔的学生,被称为是一个没法改正的、无可救药的而且是狡猾的、善于应变的懒汉和游手好闲者,他最大的障碍就是不会写作文。在他看来,作文是一种高不可攀的丁峰,他的老师彼特罗芙娜费尽了心血仍不见成效。结果在离8年级结业还有3个月的时间,他退学了。不少教师都向彼特罗芙娜祝贺。后来有一天,她的电视机出了故障,就打电话给电视机维修部,请派一位手艺高的师傅来修。结果这位高手艺师傅就是米哈伊尔。他熟练地修好了电视机,并说保用三年。这位老师回忆说:当他在修理电视机的时候,我惊奇地看着他,心里想:这完全不是当时在我的课堂上的那个人啊。他那眼睛,他对我的态度,和那时候不一样了。一个思想折磨着我:我们做教师的人,怎么会没有发觉,在我们认为无可救药懒汉和毫无希望的两分生身上,在他们的心灵和双手里,还蕴藏着天才呢。彼特罗芙娜的话语,反映了一位富有责任心的教师因没有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而内疚的自责感,也说明转变差生,发现差生自身闪光点是多么的曲折和艰难!

     三、冗繁削尽留清瘦

     ——针对差生的人道教育、和谐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不但在转变差生方面有令人信服的理论建树,而且又是一位成功转变差生的教育实践大师。他从事教育事业35年,教过语文和生物,他曾让107在发展上有重大障碍的学生都成为充分够格的有教养的人。其中13人进入大学学习。他转变差生的基本理论就是人道教育和谐教育即:差生转变=人道教育+和谐教育。

     他说:教育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要使一个在绝大多数儿童来说能够胜任而偏偏在他来说不能胜任的儿童,不要感到自己是一个不够格的人,要使他体验到一种人类最崇高的乐趣。”[8]他认为教师面对的学生是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灵魂。如果认为我们的学生都是能够顽强地克服困难的英雄,未免太天真了。因此,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他说,做到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是教师教育技巧的顶峰。那些经常给差生的作业判两分的教师是不人道的。那样只会给学生带来这样的心理负担:我得的是两分,我什么都不行,我是一个毫无用处的人。他说就会耍滑头,说谎话,把记分册看成一条鞭子。苏霍姆林斯基从来不给学生判两分,他经常告诉差生:你试一试重做一遍,只要下点功夫,你就一定能做好。现在还没有给你打分数,你再努点力,就一定能得到好分数。要是你有哪一道题不懂,明天上课前到学校里来,咱们一起想一想。他的体会是,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朵。他是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任的毒药摧残致死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形成差生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家庭因素的影响。二是教师教育方法粗暴、不人道所至。他谈了这样一件事:一名学生对植物怎样吸收营养、怎样呼吸弄不懂,生物老师经常提问他和刺激他:难道你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弄不明白吗?你究竟能干点什么?这个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信心,并产生了逆反心理。有一次,生物老师在路旁栽上自己培育的栗树苗。在课堂上告诉学生:再过几天,幼芽就要长出来了,我们全班都到长着栗树的林阴道去观察。到时要是阿辽沙还说不出别人都明白的东西,那时候事情就毫无希望了。当全班同学来到林阴道时,教师惊呆了:栗树上的幼芽全被剥掉了。在学生垂头丧气的时候,阿辽沙的目光里露出幸灾乐祸的火花。三是学生的思维尚未觉醒,需要教师用心灵把这沉睡的思维唤醒。

     苏霍姆林斯基把成功转变差生称为思维的觉醒。转变差生的关键是和谐教育。教育差生的第一步,就是使他们成为可教育的人。如果差生自暴自弃,失去了自尊和自信力,长此以往,他就是一个不可教育的人。他认为,差生教育就是形成可受教育的能力——使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就和挫折非常关心,即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力,唤醒他们沉睡的思维。他说:所谓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表现,自已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想到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9]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转变差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说:千百次的观察使我们得出结论:在儿童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刻,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着大脑,迫使它加强工作。因此,他主张让差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旅游,到田野、树林、河岸上去,到工厂车间里去,到实验室里去,在这些地方,一个有好奇心的、喜欢钻研的人随时随地都会产生疑问。这种对于使周围世界的物品、事物和现象经过思维和情感的棱镜的折射,变成使儿童的昏昏欲睡的大脑苏醒过来的一种刺激物。”“在上这些思维课的时候,我努力在儿童的头脑里唤起惊奇和赞叹的情感。搜集针对差生的妙趣横生的习题集和推荐适合差生阅读的图书,对于转变差生十分重要,因为学生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他形象地把差生阅读的书籍称之为第二套教学大纲。此外,对差生思维的萌芽进行及时地表扬,可以治疗差生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有利于唤起他们思维的觉醒

    四、只有成功转变差生,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爱少数优等生、歧视差生的陋习,这甚至成为我们教学策略上的一种惯性或惰性。这对于完成面向体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教育战略是极为不利的。苏霍姆林斯基的差生教育观对我们成功转变差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和借鉴价值。

     首先,树立正确的差生教育理念。苏霍姆林斯基把差生分为思维沉睡、天赋呈隐性、智力障碍三种类型,从表面上看,他们好像有着共同的特征,如学习不专心、遗忘等。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前两者并不属于差生,只是教师暂时没有唤起他们思维的觉醒,没有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罢了。后者也并不是不可教育的。进面得出结论:长属于极少数,差生是可以教育的。这种差生理念为我们转变差生鉴别”“差生提供了理论指导。

     其次,了解分析形成差生的原因。他认为,不良的家庭环境、教育方法的简单化和学生思维的沉睡是形成差生的主要原因。这种见解与当代教育中形成差生原因分析基本一致。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改进转变差生的教育方法,变简单、粗暴为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唤起学生思维的觉醒,是转变差生的重要举措。从这个角度看,苏霍姆林斯基的对差生原因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制定针对差生的教育策略。

     再次,落实转变差生的教育实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成功转变了百余名差生,使他们成为可造之材。特别是他针对有智力障碍的差生所采取的教育措施,如制定适应差生教育的第二套教学大纲,编写、推荐适合差生阅读的图书和适合差生学习的习题集到大自然中旅游等转变差生转变工作仍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在对待差生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偏爱少数优等生,岐视差生,一直成为一些教师的教育惯性这对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教育战略是不利的。在基础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不只是面向中间的多数,更不是只面向少数优等生,我们只有特别关注和切实帮助差生,才能真正使我们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霍姆林斯基对“后进生”的论述
几篇教师读书笔记范文
苏霍姆林斯基谈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
你可以尽情收藏的教师名言名句
对“差生”的认识及转化方法(
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