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谈如何理解学案,高质量设计学案

再谈如何理解学案,高质量设计学案

本周接连听了语文组玉华、红霞、艳丽和英语组佟倩、晓燕、月红老师的课,准备的都很充分,也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语文组的课前交流内容越发的丰富,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了自我的风采,又极大的丰富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沉淀了更多的知识。英语组的课堂容量是非常大的。同时在听课过程中通过大家对“一四五”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运作让我更加深入的进行了思考。下面我结合听课情况和10号教研室到我校听课指导的相关建议再谈我校“一四五”课堂教学模式的运作。

一、深挖教材,读懂教材,用活教材。

我记得在前几年我们很多老师就开始反映现在的教材不好使,内容太空了不会用了等等,实际上课改已经不是在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教育专家的理论著作,教育讲座上,在我们最熟悉的教材上体现的已经越发明显。大家试想连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工具——教材都已经发生了这样大的问题,如果我们还是执著的停留在教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自己的教育习惯去进行课堂教学的话我们是不是太固执?运用好我校的“一四五”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我们要更清楚的了解“一四五”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今天艳丽的课前学生交流时将这样一句话写在了黑板上给我了很大的启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确实这样要想运用好我们的“一四五”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只有真切的去理解它,或者说首先我们要吃透我们课堂教学模式,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挖掘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1、深挖教材、吃透教材我首先谈一点就是请大家认真的研究以下我们本学科的教材,看一看教材与我们几年前、十几年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除了知识更新和教学实例的变化之外,为什么它的所有叙述所面对的是学生,而不是我们老师了,它这样变化的意图是什么等等,用活教材我认为就是在我们吃透教材,通透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整合,用一个个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去承载我们的三维教学目标。而三维目标的实现就是在学生、师生、生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达成知识目标,去形成技能方法,去进行情感体验。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对学案设计的前提就是我们转变观念,突出“学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本着学为核心的思想去研究教材、整合教材、研究学生、设计问题。其次就是我们要突出“思维体验”这一指导思想,如果是老师讲解的话我也可以肯定的说它是完成知识目标最好的方式,但学生会因为失去解决问题这一体验历程,绝不会形成能力更不会有情感方面的体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已经当了爸爸、妈妈,我们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感受孩子的耐挫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心理都是较差的,就是因为我们太爱自己的孩子,因而让孩子少走了很多本该他走的弯路,一旦当他自己去面对问题时孩子会手足无措。比如现在的孩子学自行车,从刚开始的四个轮子、减到三个轮子、再到两个轮子(我们家长先帮孩子扶着)他们才学会了自行车,甚至有的孩子不知道学自行车摔跟斗会很疼等等。这就是因为孩子们失去了或者说是我们剥夺了孩子的体验历程。

二、学案不是绳索,而是我们更好进行课堂教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抓手或一个载体,而不是“一四五”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或全部。

首先,学案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参与学习的载体。是为我们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所用的工具,不是束缚我们的绳索。学案是我们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所设计的,只要它是在我们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设计的,那么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是我们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助手,绝不会成为羁绊或束缚我们的枷锁,除非学案不是我们在经过努力设计出来。

其次学案的设计要具有最大化的思维容量,给学生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去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解决,同时最大化的思维空间也给我们每位老师最大化的调控空间,更可以让我们以这些具有思维容量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为什么这么说,通过听课给我的感觉是老师设计的问题过小、过碎,使得学生在思考、讨论、交流过程中把原本知识的整体性破坏,同时也使得老师不间断的插话,课堂效果会比较差。而如果我们的学案问题设计思维空间比较大,要求学生能够全面的去研究、交流、汇总让学生在汇报交流时说的是经过小组研究的综合性答案,其他人再进行补充、完善或质疑是不是会好些呢?

三、小组交流流于形式,没有达到我们五环节中提到的交流讨论的目的要求。

很多课堂上学生小组交流形式比较单一,有的问题学生不用交流就能回答,可是还让学生交流。另一方面对小组交流的要求或标准太低,我们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其一是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有开口说话,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其二是通过小组交流集思广益解决单个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合作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其三是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通过每个同学的发言进行思维的碰撞使研究的问题升华或生成;其四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将所研究的问题形成共识性的综合性的全面性的结论。第三方面我们对学生小组交流方法及汇报的指导还有所忽略,我们应该利用我们所能过利用的一切机会去辅导学生如何进行交流、怎么交流,最终交流的成果应该什么样的,汇报时如何进行汇报等等。

四、对于“一四五”课堂教学模式在运用过程中我们要有信心,要有能过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决心。不要用了一两节课效果不好就否定其科学性,要想真正用好我们还要走一段很漫长很艰难的路,在这条探索路上我们付出的会很多,因为它对我们的要求很高,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和挖掘、我们的教育技能和课堂应变能力等等。但我们要有信心我们所走的这条路是正确的,在《行道树》这篇文案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尝试第一次有时需要勇气,但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后再送大家一句话共勉,这句话是在上午听艳丽课时感悟出来的,如有不对大家包涵:我认为《行道树》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个人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只有找准了自己的角色位置,才能揭掉蒙在自己“心眼”上的黑纱,才能清楚的发现自己其实已拥有很多,也才能感受到很多被自己忽略的快乐。

思考两个问题:

1、我们自己所教的学科真正要教什么?应该怎么教?

2、我们的学生应该在这个学科中学什么?怎么去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近“三环四步”开放大课堂
关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四环节主体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诠释与探究
xsys
小学“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郑州市第十六中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