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年早逝,我国又一位国际级专家去世,生命最后一刻仍在为国工作

根据我国官方消息,14日,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国际知名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因病逝世于武汉,享年56岁。

作为一名地质专家,其不迷信国际权威,为了弄清与众多地质构造学说相矛盾的现象,从1990年开始,每年花费3-4个月奔波在青藏高原各地,展开实地调研。

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花费大量时间,足迹几乎踏遍青藏高原的不懈努力下,1992年其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一举打破了流行全球数十年的“板块构造假说”,以合理的动力来源比较完全地解释了青藏高原上的各种过去无法解释的地质现象。

此后,其又相继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以青藏高原为基地的地学理论系统,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甚至一部分理论成就已经用于我国成矿预测和地震预测等领域,为此,其在2011年和2012年两次以执行主席身份参加香山科技会议,先后获得我国颁发的“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诸多荣誉。

当初,李德威还只是一名教授时,因为将重心放在研究“地质构造”等理论创新上,被很多人认为是“天方夜谭”、“傻”,因为一个教授不好好想着如何写论文做成绩,却只想着向国际权威发起挑战,这就像再跟自己前途较劲一般,所以他一段时间里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也没有人同他讨论相关学术问题,只能孤独一人前行。

其能够坚持下来,就是因为对创建自己理论梦想的追求,而不是想着如何提高自身职位。毫无疑问李德威教授是“中国真正的脊梁”,其为了国家科学进步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病危进入手术室前,他仍不忘用手写下了“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10个大字,提醒后来者和同事继续努力为国贡献。

最后,14日,走到生命尽头的最后一刻时,李德威教授仍在工作中,因为就在今年他和团队才在海南琼北打出了“中国东部第一井”,为我国开发利用固热能踏出了第一步。我们都知道第一步的重要性,只有第一步走好、走稳,下一步甚至下面许多步才能走得更好、更稳,所以其临终前仍坚持工作,贡献最后一丝力气。

像李德威教授这样的国家脊梁,我国还有很多,他们一起为中国的崛起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即使很多人都已逝世,但他们应该被我们所铭记,不为其他,只为他们希望建立一个强大兴盛的国家,并为此奉献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之哀嚎!又一位巨星陨落!他临终留下的两张纸条,令人泪目!
23个夏天,他都在青藏高原——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导师李德威
天妒英才!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逝世,生前留下的这张纸让人感动!
李德威教授在重症监护室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李德威“层流构造假说”部分比较重要的论文
弥留之际,他最惦记的是开发固热能 | 留声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