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条劫后余生的节余巷
有故事的青石小巷

上饶古城有条街名曰西关街(又称西大街),现名为信江西路。由于这条街太长,系由西门口直到杨家石桥,于是百姓习惯又将大街分为上节街与下节街。一般来说,从西门口到花亭子为上节街,从花亭子到杨家石桥为下节街。下节街靠近胜利渡口处有一条小巷,今天想说的就是这条小巷的故事。

巷子虽小,却历史悠久。从前这条巷子被称呼为下汪家巷,只因该巷内两边居住的都是清代由安徽歙县迁徙而来的汪氏家族。据说汪氏家族是清康熙年间到广信府上饶县开族的,至今已有350余年的历史。当年下汪家巷原有两条巷道,南起西大街,北通破塘(巷),西可通往后田畈的汽车渡口(后称胜利渡口)。巷子里面宽五尺许,两边房屋尽是青砖砌成的封火墙。巷道路面由石子铺成,巷道中间则为青石条板连接,以便乡民推独轮车通过,上饶人惯称之为"推花车”。

信州节余巷民居写生之四 郑兴昌

战火打破平静

就这样悠悠然过了二百余年,战争的到来打破了古巷的安宁。抗日战争时期,日机在上饶古城上空疯狂轰炸,对饶城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也因此,一条完整的南北通向的汪家巷,在无情的轰炸过后仅剩余一截。1949年5月3日饶城全境解放后,地名办为这条劫后余生的小巷取名节余巷,也有人喜称之半节巷。
    节余巷历经三百余年的历史变迁,在遭遇日机轰炸后,仍保留有一些古老建筑,这也是如今上饶城为数不多存留有高大封火墙房屋的地方了。据住在节余巷的老人们回忆,老巷以前的居民沿街而进,一家连一家,下雨天都不会湿鞋。上饶近代名人汪翰卿也是出生于此巷。民国时期的上饶名医魏洋也曾经在此巷开办诊所,如今在巷子古宅尾端封火墙面上还能清晰看到"魏洋医院"的字样。进入汪家老宅的大厅,你还能发现当年日本侵略军驻扎的痕迹。因当时汪家老宅的大厅被占用作为马房关马,在大厅的几根木柱子上,存留了日本军马啃食的痕迹,这也是日本侵略者的罪证。
信州节余巷民居写生之 郑兴昌
'

一条百米长的小巷,见证了饶城数百年的历史。从青砖灰瓦的安宁,到炮火连天的残酷。小巷中的一粒沙,一片灰,一块断木都在提醒我们:历史不容遗忘,吾辈更当自强。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绿杨深巷 老城味道
想起九拐巷
南京最好的东西都藏在小街小巷里
摄影:老街
苏州印象
悦读丨 故乡的小巷,你还记得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