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古玩行的“黑话”-今日头条

有人逛古玩市场,喜欢张口闭口说古玩行的“黑话”,想冒充一下内行,这哪行呢?反倒容易暴露自己什么都不懂,然后就被古玩老板顺水推舟给宰了。虽然不需要靠“黑话”来充门面,但是古玩行确实有不少术语,如今一些常用的术语还是被沿用下来。

老古玩行的人讲面子,要是一张口就说别人藏品“真的假的”,未免太直接,经常用术语代替。比如说这个瓶子是明代的,最常见的说法是“开门”,就是开门见山是真货的意思,也可以说“一眼货”,就是一眼看上去就是真的,还可以说“看老”、“到代”,就是说东西不是新仿品,是到了所说年代的真品。

要说这瓶子不是明代的,是现代仿品,那就更得艺术点了,不然容易伤人面子。比较直接的说法是“看新”,这就等于直说东西是假的了,或者“不对”、“不开门”,稍微婉转一点就说“不老”、“不到代”。有人想了,不到明代,那会不会是清代仿品呢?要是清代的,鉴定者会明说,因为这也是老东西,也有一定收藏价值,说“不到代”就等于说这是假货。最含蓄的说法是“看不好”,这等于直接说“这是假货”,可多数外行会以为对方不懂这一项。假如真的是对方因为自己知识不够说看不懂,会继续解释几句,说明确实是自己这方面知识不足,而上来撂下一句“看不好”就不吭气的,意思就是说你这东西不对。

前一阵跟两位古玩行内资深人士聊天,一个瓷器高手让另一个玉器高手看一件明代龙形玉佩。玉器我还是有把握,一看就是新仿品,只是玉料做工都很唬人,算是高仿了,估计买来也不便宜。我不好说话,不吭气等着,结果这位朋友看了足足半分钟,来了一句“不理想”。这句话一出来我心里就笑了,不理想?那什么是理想啊?真货就理想,假货就不理想呗。物主作为资深古玩行家,居然没听出画外音来,以为是说他的东西有瑕疵,然后这朋友从玉质和工艺上讲解了几句,物主才明白说着东西是假的,然后问我:“小李你看呢?”我当时就笑了,我说:“二位大哥,你们真是含蓄,我就不拐弯儿了,这个明显是新的。”大家一笑了之,不过更多的情况下,说别人东西是新的,八成是要得罪人的。

有人总觉得一口黑话才显得像行内人,这完全没必要。有一次,一个朋友看我买了一个晚清的红木镇纸,说“没包浆啊”。后来我才明白,他以为“包浆”说的就是油亮亮的表面。我就跟他说,包浆的意思是“表面旧貌”或者“老旧特征”。那个红木镇纸没怎么被用过,自然不会油亮,但是从材质和工艺都能看出是老的。木器竹器有包浆,瓷器玉器有包浆,古籍书画也有包浆,所以说包浆这词概念比较模糊。至于说假货反射出来的是“贼光”,真货反射的是“宝光”,更是模糊概念。

说一个器物保存状况如何,就说“品相”如何,精美值钱的叫“俏货”、“尖儿货”。说到青铜器和铜钱,还分为“生坑”和“熟坑”,也就是出土后没动过手的和人为去锈上油把玩过的。生坑的铜器自然是带着锈,熟坑的多数都油亮可爱。晚清民国那时候,收藏的目的是把玩欣赏,人们喜欢熟坑铜器。古玩商会找手艺人把出土铜器的锈去了,上油打磨,做成熟坑,这样价值更高。也正因为做成熟坑的过程破坏了铜器最原始的出土信息,破坏了铜锈,让器物变得更好仿造了,因此现在是生坑的比熟坑的贵,铜钱更不会天天拿手上盘玩,而是有专门的小袋子、小盒子和钱币册存放,珍贵钱币更是要戴手套才能摸,因为手上出油出汗有可能损坏钱币。

古玩行用“货”和“东西”代替古玩,一说这东西如何如何,说的就是古玩,这是比较低调的做法,为的是避免隔墙有耳。为了防止树大招风,在交易价钱上也会隐晦,比如有的地方叫100元为“一块”,八块说的就是800元。去古玩市场买东西叫“抓货”,买了便宜货叫“捡漏”,买了假货和买得太贵,则叫“打眼”、“交学费”。还有一种说法叫“一枪打”,就是说想把这批货一起包圆,这“一枪打”可以是卖家说,也可以是买家主动说,暗含的意思都是价钱可以再低一些,算是批发。

行内人有时候看似随意的说法,其实是比较严肃的,比如有人问:“你玩儿点什么啊?”这其实是很严肃的话题,问你主要收藏的品类是什么,要自称收藏瓷器,或者研究瓷器,那就显得狂妄了,“玩儿”就是收藏的意思。古玩商把经营某一项器物叫“吃”,意思就是靠这个吃饭,也暗含了对此类器物有研究的意思。对于相熟的朋友,或者古玩商之间,买卖是看似随意,但金口玉言,不能儿戏。比如朋友向我推销一件古玩,会说“你拿了吧”,我要是认可就会说“我拿了”,或者说“包上吧”。假如是我主动想买,我会说“这匀给我吧”,对方要是愿意出让,会说“那你拿着玩儿去吧”。古玩行一般是现款现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样最省事。假如自己觉得东西贵了,也不会说“这贵了”,而是会说“不太喜欢这样子的”。真正的古玩行,既要公平交易,又要照顾情面,而卖假货的会把客人伺候高兴了,然后猛宰一刀。

从这些常用术语中可以看出,在真正买卖老货的诚信古玩商之间,是充满了客气和信任的,这样才能实现双赢。人们在做古玩买卖中,在收藏,也在研究,需要互相切磋帮助,这样才能共同进步,才能收藏到更多好东西,获得更多乐趣。现在一些人总想着捡漏,不去学习,在古玩市场表现出来的就是不占便宜不罢休,这是让人讨厌的,也是更容易上当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玩收藏界的行话有哪些
古玩行最齐全的“术语”懂了才算入行!
文玩内行里“黑话”,知道商家是不是在坑你
贾文忠:青铜器的鉴赏与收藏(图)
禁外传 | 这些家具圈的「黑话」,看懂就是道上的人!
文玩黑话大全,让你知道那些不为人知的文玩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