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念|人间不见梅葆玖 梅家再无后来人

两年前的4月25日,京剧表演艺术家、梅派京剧传人、大师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在京逝世,享年82岁。作为梅家后人,梅葆玖一生都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梅派京剧艺术,同时也和其父一样积极与实践思考京剧的革新。

梅葆玖先生《 贵妃醉酒 》扮相

在梅兰芳的时代,京剧成为国剧并迎来繁荣。梅兰芳凭借自己的艺术造诣和追求对京剧进行了成功的改造和创新,提升了旦角的舞台地位。聚集在其身边的 “ 梅党 ” ,也创造了一个文人与艺人结盟的先河。

梅兰芳的子女中夭折较多,仅有梅宝琛、梅绍武、梅葆玥、梅葆玖长大成人。

梅葆琛是工程师,梅绍武是翻译家,而梅葆玥唱老生,已于2000年去世,仅有梅葆玖继承衣钵唱旦角。梅葆玖的子侄辈里无一人从事京剧事业,梅葆玖撒手人间,虽然梅派未绝,但梅家却再无后来人了。

梅家全家福,前排左起:梅葆玥、福芝芳、梅葆玖、梅兰芳;后排左起:梅绍武、梅葆琛

梅先生驾鹤西去已经整整两年了,在他去世两周年的纪念日到来之际,回望梅先生和梅氏家族,感慨万千。

梅兰芳先生

梅兰芳是谜一样的男人。他是梅郎、梅老板、梅博士;他是书画家、作家、武术家、舞蹈家兼社会活动家。他喜欢打羽毛球、游泳、打高尔夫;也好养鸽子、种花、喝豆汁儿。

梅兰芳是民国四大美男之一,没准儿还是那会儿灌唱片最多的演员。他有着各种丰富的八卦,不知多少公子王孙曾为他一掷千金。他收了111位弟子,积累下数不清的财产和文物,又大量捐了国家。

他演过话剧,给戏曲当过艺术指导;拍过《 生死恨 》《 梅兰芳舞台艺术 》等电影;出过《 东游记 》《 我的电影生活 》《 舞台生活四十年 》《 梅兰芳文集 》等书,还出过大量歌谱和剧本。他题词,主持社团和报刊,出访美苏……人生之精彩,不过如此。

1934年,梅葆玖出生在上海思南路的梅宅,是梅兰芳第九个孩子。10岁时,梅葆玖开始学艺。

他回忆道: “ 那段时间正是抗日时期,父亲每日在家里作画、不演出,父亲就为我请了王幼卿等很多基本功老师。我当时很天真,一门心思想学《 霸王别姬 》、《 贵妃醉酒 》等父亲的代表剧目,可是他却让我学一些最基础的老戏,而且要求我必须按老师教的唱,理由是先把基本功打好再学梅派戏,就会按规范进步。 ”

梅葆玖(左)10岁演出《三娘教子》

10岁生日当天,梅葆玖学唱了一出《 三娘教子 》,从身体条件到嗓音条件,都能看见父亲的影子。梅兰芳很欣慰,指着一个木头小雕像让他拜,由此,梅葆玖正式入梨园行。13岁时,梅葆玖登台出演《 玉堂春 》、《 四郎探母 》等剧。

梅葆玖的一生没有离开京剧。他嗓音甜美圆润,唱念字真韵美,旦角的神韵刻在了他的血液里,终于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梅葆玖与父亲梅兰芳的合影

1949年,15岁的梅葆玖陪父亲一起来到北平,参加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他第一次走进北京的老剧场,在父亲的引荐下,见到了大批父亲的老前辈与老朋友们,那是梅葆玖青少年时代艺术成长最受益的时间。

这期间,梅兰芳曾赴日本、朝鲜慰问演出,梅葆玖也一同随行。他曾回忆称, “ 我一直守着父亲,父亲演出的时候,我天天看;我演出的时候,父亲就帮我指出我的问题。

梅兰芳(中)指导梅葆玖(左)学戏

1949年12月29日,梅葆玖第一次和父亲梅兰芳同台,演出了昆曲《 游园惊梦 》,他演春香,梅兰芳演杜丽娘。

在排戏时,梅兰芳有点着急: “ 他的《 游园 》是朱传茗给他排的,在花园里唱的两支曲子的身段和步位,跟我不很相同,这样就只有我来迁就他了。 ”

本是为迁就儿子梅葆玖而演,倒促使梅兰芳将昆曲表演元素加入到京剧表演之中。

“ 昆曲的身段,都是配合着唱的,边唱边做,仿佛在替唱词加注解……我又何尝不可以采用呢?我对演技方面,向来不分派别,不立门户。只要合乎剧情做来好看,北派我要学,南派我也吸收。 ” 梅兰芳在回忆录中写道。

1950年1月15日,梅兰芳(左)、梅葆玖父子在上海同台演出昆曲《 牡丹亭·游园 》,梅兰芳饰演杜丽娘,梅葆玖饰演春香

1961年,梅兰芳突发心脏病去世。那时的梅葆玖还不到30岁,传承梅派的大旗落在了他的肩上。

梅兰芳去世后的三年间,梅葆玖在北京京剧院梅剧团的演出以传统老戏为主,但到了1966年,老戏与男旦作为 “ 四旧 ” ,被一起禁止。

直到1978年,已过不惑之年的梅葆玖重新登台,他一个亮相,让无数老戏迷泪盈于睫,因为那张粉墨浓妆的脸孔,实在是太像梅兰芳。

《 太真外传 》,梅葆玖饰杨玉环,梅葆玥饰李隆基

在梅葆玖的记忆中有一场演出让他刻骨铭心——

“ 那是恢复传统戏的第一次演出。1978年说是要恢复传统戏,整整15年。

我父亲抗战蓄须明志前后八年,我可是要两个八年,而且是30岁到45岁,唱旦角的最好的年龄啊!

我妈和周扬同志说: ‘ 就别唱了吧,不是闹着玩的。 ’ 几位当年文化工作的领导都出来说话,劝我不必顾虑。我听了也有道理,管他呢,唱就唱吧。安排我和李万春演出《 霸王别姬 》。

那天我妈也去了,她还像我爸在时一样,到各流派扮戏的地方去道辛苦。她也是演员出身,少女时代红过,对化妆室有念情。

那天我在扮戏时,真有一种前程若梦的感觉。

李万春先生见了我母亲很客气地说: ‘ 梅大奶奶捧我了。 ’ 我妈说: ‘ 万春,60年过去了还是那样的老话,今天是您捧葆玖了。 ’ 说话味道,仿佛时光倒流六十年。 ”

梅葆玖演出《霸王别姬》

梅兰芳在《 舞台生活四十年 》里这么说: “ 我对于舞台上的艺术,一向是采取平衡发展的方式,不主张强调某一方面的特点来的。这是我几十年来的一贯作风。 ”

同样,梅葆玖也曾在采访中介绍,梅派的最大特点就是 “ 没有特点 ”,讲究的是规范,而不是突出某一方面,真正做到了 “ 中和之美 ” 。

他在《 从<梅兰霓裳>论梅派的 “ 中和之美 ” 》中,特意讲了中和之美。可以说梅兰芳有的方面不是最独特的,但全加起来,没有人能比他更好,更完美。

梅葆玖先生

梅葆玖说过: “ 这一人在台上,12分钟也好,13分钟也好,必须是勤学苦练的结果,不能有半点虚假勉强。手里拿的那个黄布包的印,已非身外之物,都已血肉相连了,拿印之手就有戏了。

台上就你一个人,所有的表演技巧,包括声、色、形、神、唱、念、动作,能使观众觉得气氛充满整个舞台,虽然仅仅一个人,也就像在台上涌现了干军万马,满台绝不显得是空着哪个角落,相反,每个角落都在演员的表演气氛笼罩下。

这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 ”

2009年,梅葆玖身着梅兰芳戏服,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登台演唱《 贵妃醉酒 》片段

2014年是梅兰芳诞辰120周年的纪念,作为—位80高龄的老人,梅葆玖从梅家的发源地江苏泰州启程,携胡文阁等众弟子一路转战北京、上海、台湾、香港、纽约、华盛顿、莫斯科、圣彼得堡以及东京等世界各地,沿着梅兰芳的足迹重新演了一遍当年那些闪烁着梅派不朽风采的代表剧目。

当时梅葆玖说: “ 父亲的艺术没有断层,将来上天跟我们老头儿我也好交代了,我敢说对得起父亲。 ”

梨花开 春带雨

梨花落 春入泥

此生只为一人去

——梅葆玖《 大唐贵妃 · 梨花颂 》

恰唱尽梅葆玖一生:一生为艺,一生为戏。

梅派两代大师均已逝去,一个时代的巨幕就此落下,传奇经典无法复制。

梅华香韵 弥玖流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葆玖先生去世,向京剧世家致敬!
梅葆玖畅谈梅派传承与创新
【京剧人物】梅兰芳的上海二十年
梨园葆玖:古韵曲终人未散 世间再无梅大师
梅兰芳之子:父亲尊重我们就像尊重观众一样
梅葆玖:“先真不美”“先美不真”都是大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