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zjkzxd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zjkzxd

 

   中国的老话很多,有着深刻的哲理。

到南天门一游,还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便是杨树。

先说那棵“夫妻树”。几百年前,建村时就栽种树木。可见,当时的人们对栽种树木的重视程度了。历经沧桑,夫妻树虽然失去了老伴,但它自己仍然存活下来。这也说明后人对此树的重视。

看完此树,我到河沟南岸。看见一位老者正在用石头砌院墙。便搭话闻讯。老人自己介绍说,他已年过八旬。在30年前,他自己栽种了五棵杨树。现在,它们已经长成。并指给我看那几棵树。

他在讲述那些树时,很是得意。当时受到村里的肯定。虽然是“义务”栽树,但是能够得到肯定,也是很高兴的事情。

可能年岁的缘故,询问他,好像他听起来比较吃力。所以,问他的问题,难以满足。只能听老人所讲的。

看到老人劳动,听到老人所讲栽树,不免使人想到:

在村里,年过八旬还在坚持参加劳动。而我们只要年满花甲,就悠哉悠哉了。能够到南天门游玩,这就是闲在。和这些老人相比,就更该知足。

老人在50岁前后栽树,转眼30年。树长成了,人也老了。对于老人来说,只是看到了树的长成。而“乘凉”则是后人的了。如果大家都有这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那么,早就成为“绿树成荫”了。

看到几百年前的老杨树,看到30年前栽的树,再看看村里的树木,是一种树木想法?也就是说,村里虽然有树,但是很不很多;树的种类也不多。假如村民在房前屋后都栽树,或者栽种一些果树,岂不更好?当然,什么样的树种适应这里,村民也应当知道的。

不论怎么说,对八旬老人的劳动、对老人30年前栽种杨树的举动,还是赞佩和敬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神奇的补心方,心血足了,病就溜了
摄影:南京夫子庙and秦淮河畔(23)
图文: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验方
摄影:游南京历史文化街区------熙南里(34)
4个超实用Word技巧分享,个个都是日常办公的好帮手!
太美了!解析行楷字根的秘密,让你轻松掌握它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