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冯世纶 | 怎样认识“半表半里”

半表半里,是当今中医界日常用语,但如同六经、三阴三阳一样,对其实质未取得共识,因此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有医者甚至质疑其存在和科学性。怎样才能认识半表半里呢?应从3个方面来探讨:要明确半表半里是经方独有的理论理念、考证半表半里的形成史、看《伤寒论》中的内容。

一、半表半里是经方独有的理论概念

很明确的一点,在《内经》中找不到半表半里的理念和称谓,故与《伤寒论》中的六经、三阴三阳一样,半表半里理念,是经方独有的理论概念,是六经构成的重要病位理念。应当指出的是,当代医家对半表半里的认识存在歧义,其关键问题在于,是否坚信经方是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

为了阐明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六经。自王叔和、成无己以《内经》释《伤寒论》,对解一读《伤寒论》仲景医学形成了不良影响,使后世医家走了不少弯路。不过,经几代人多方考证、临床研究渐渐拨开其谜雾、探明其实质。如章太炎认为:“《伤寒论》的六经不同于《内经》之十二经脉之含义”,并批判“王叔和对《伤寒论》传经强引《内经》一日传一经的错误”;扬绍伊考证《伤寒论》序中的“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妒药录》并《平脉辨证》23字为王叔和加入”,反证了张仲景不是依据((内经》撰写的《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序》:“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经》以为《汤液》··…仲景论广《汤液》为数十卷。”文献证实,《伤寒论》源自于《汤液经法》。山田正珍谓:“盖伤寒以六经言之,古来医家相传之说……仲景氏亦不得已而袭用其旧名,实则非经络之谓也。”陆渊雷指出:“六经之名,其源甚古,而其意所指,递有不同,最初盖指经络……本论(《伤寒论》)六经之名,譬犹人之姓名,不可以表示其人之行为品性。”更值得注目的是,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通过研究《伤寒论》的内容,明确指出:“《伤寒论》六经本与《内经》无关,六经来自八纲”,指明了经方的六经是独特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这样自然明白,半表半里是六经组成之一,半表半里理念在《内经》未出现,不是正告我们,它是经方独有的理念吗?因此,认识其实质要用经方的科学理论体系来分析。

二、半表半里的形成史

半表半里最早见于《伤寒论》,它的出现,标志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长成。现今已形成共识,《伤寒论》主要内容来源于《汤液经法》(又称((伊尹汤液经》)。值得注意的是杨绍伊的考证,他以“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为据,又以文字特点考证,据“与商书商颂形貌即相近,其方质廉厉之气比东汉之逸靡、西京之宏肆、秦书之谁憔、周书之愕愕”,认为《伊尹汤液经》出自殷商,原文在东汉岿然独存,张仲景据此论广为《伤寒论》,故原文一字无遗存在于《伤寒论》中。仅据此,当然不能确定《汤液经法》出自殷商,但明确了经方的发展史当不是始于东汉,而与《内经》堪比更远古。

有关《汤液经法》最原始的内容已不可得,流传至东汉的版本亦并非十分确切,当前值得借鉴的有两个版本,即记载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汤液经法》部分内容、和杨绍伊撰写的《伊尹汤液经》中顶格写的全部内容,这些内容虽还有待考证,经方发展史亦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足以看出,经方的发展史有其独自特点。对比《汤液经法》和《伤寒论》可看出,经方在东汉前的八纲,无半表半里理念,而《伤寒论》出现了半表半里理念,从史书记载和分析《伤寒论》内容可得确认。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公元前24一公元206年)记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这是历史学家描绘的经方特点,即用药物的寒热温凉阴阳属性,来应对疾病的浅、深(表、里)、寒热虚实,调解人体的阴阳平衡,即以八纲理论指导治病。这里要注意的是,当时的经方用八纲,病位概念只是浅、深(表、里),无半表半里。又把现今流行本((伤寒论》(宋·赵开美本)与《金匾玉函经》《注解伤寒论》等版本进行对比,可发现,后者多有“辨不可发汗病、辨可发汗病、辨发汗后病、辨不可吐、辨可吐、辨不可下病、辨可下病、辨发汗吐下后病”等篇章,通过考证及临床研究,这不是简单的编写问题,而正是标明了经方发展史。众所周知,发汗用于表证,吐、下用于里证,这里没有《伤寒论》所论述的和法,可知汉前对疾病的认识,疾病初期证在表,不愈则入里。在表用发汗治疗,不愈入里用吐、下治疗,这种量疾病浅、深来治病的思维方法,一直延续到东汉。从《伤寒论》中可看到:这种只有表、里概念指导临床,产生了很多的经验教训,反复的经验教训使人们(如张仲景)认识到,疾病有在表者,有在里者,还有不在表亦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即半表半里者,治不能用汗法,亦不能用吐下,只能用和法,这就是长期的临床实践产生了半表半里理念,即张仲景补充和完善了八纲辨证,即在原有八纲中、在量疾病之浅深基础上,加入半表半里理念,从而完善了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见图)。

三、《伤寒论》凸显半表半里理念

半表半里出现于((伤寒论》不是偶然,是临床许多血的教训、几代人临床实践的科学总结。成无己有幸见证半表半里的出现,在其《注解伤寒论》中24次引用这一概念,惜受王叔和影响以《内经》释《伤寒论》,把半表半里认作脏腑经络,因此,不能认识半表半里实质,更不能认识六经实质。仔细读《伤寒论》全文可知,397(398)条都是临床经验总结,多是论述表证用汗法及方证,里证用吐、下的正确治法及方证和不正确治法产生的症状及救治法、方证。值得注意的是,《伤寒论》凸显了半表半里的论述和治疗,如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论述了半表半里阳证少阳证判定提纲;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论述了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判定提纲;第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及第265条:“少阳不可发汗”,论述了少阳证治禁用汗、吐、下,言外之意只有用和法;胡老师:“半表半里邪无出路,只有借道,或从表出,或从里出”;刘渡舟老师:“小柴胡汤无麻桂而能汗,无硝黄而能下。”以上论点均来自临床体验,真乃异曲同归,皆确证半表半里的存在。第97条:“血弱、气尽、膜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是讲半表半里阳证的小柴胡汤方证形成的机制及证治。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鞭、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这是经方发展史上首先总结、指明出病有在表者、在里者,还有在半表半里者,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阐明了半表半里阴证的特点,并与太阴病里证、少阴表证作鉴别。更值得注意的是,杨绍伊把这一条列为仲景论广,是《汤液经法》中所无,这就证明了《伤寒论》与《汤液经法》最主要不同:《伤寒论》增加了半表半里理念,并标明了在此病位上尚有阳证(少阳)、阴证(厥阴)两类证。也就说明,《汤液经法》用八纲辨证,《伤寒论》用六经辨证,从八纲辨证发展至六经辨证,其关键是增入了半表半里理念,因此,半表半里是经方特有的病位理念,是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科学内涵。

由上可知,半表半里是经方医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独有病位理念。应当注意的是,这个病位理念与六经理念一样,是人患病后出现的症状反应理念,它出现在东汉,是形成六经辨证的关键。即经方医学原始即以八纲辨证,但病位只有浅、深(表、里)理念,治法亦只限汗、吐、下,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医者们由经验教训认识到:人患病后,不但有在表者、在里者,还有在半表半里者,其治疗不仅用汗、吐、下法,还要用和法。这便使张仲景在东汉时期,在经方医学八纲辨证中加入了半表半里理念,从而形成了完善的六经辨证论治理论系。六经来自八纲,半表半里亦来自八纲,半表半里病位的出现形成了六经。

                                                               (转载于中国中医药报,2007-12-2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半表半里探究
厥阴病半夏泻心汤五方证
《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程序
到底是六经来自八纲,还是八纲来自于六经?
医先知-中医六经网(蔡长福学术)-易先知-六经辨(辩)证社区-名医在线
《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与八纲八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