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甫七绝《戏为六绝句》读记

杜甫七绝《戏为六绝句》读记

(小河西)

戏为六绝句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这组诗包括六首七言绝句。前四首涉及对诗人评价,后二首涉及学诗原则。六首绝句各自单独成诗,但前后贯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庾信(513-581),南北朝文学家。太清二年(548)侯景之乱爆发,庾信西逃江陵。承圣三年(554),庾信奉命出使西魏。在他抵达长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杀梁元帝,庾信因而滞留长安。在西魏,庾信曾官至车骑大将军等。北周宇文觉登基后,庾信又为北周骠骑大将军等。庾信虽身居显贵,但常思乡,曾作《哀江南赋》抒怀。隋开皇元年(581)庾信去世。庾信作品,以他出使西魏为界分两期。前期在梁,作品多为宫体性质,轻艳流荡。羁留北朝后,诗赋多为怀念故土及感伤身世,风格苍劲悲凉。详见《周书-庾信传》。

凌云健笔:高超雄健的笔力。《别赋》(梁-江淹):“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龙之声。”《让五兵尚书表》(陈-徐陵):“虽复陈琳健笔,未尽愚怀。”

嗤点:讥笑指摘。《晋纪总论》(晋-干宝):“盖共嗤点以为灰尘,而相垢病矣。”

畏后生:《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上李邕》(唐-李白):“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大意:庾信诗文老年更成,笔力高超雄健文笔纵横。今人讥笑指责他留传的文章,俺不觉得前贤会敬畏后生。

首章论庾信。上联是对庾信总评:“老更成”。晚年庾信更是“陵云健笔意纵横”(隐含了前期作品有不足之意)。下联写今人对庾信的“嗤点”。或有两种理解:一、这些“嗤点”有合理成分。如庾信还在,他会感觉后生可畏。二、这些“嗤点”或过于苛求古人,或是乱加“嗤点”。俺不认为前贤会敬服后生。两种理解皆通。结合下文,第二种理解更合理些。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初唐著名作家,时人称之为“初唐四杰”。(略。)

轻薄:轻靡,浅薄。《北史-柳庆传》:“近代已来,文章华靡,逮于江左,弥复轻薄。”《封氏闻见记-贡举》(唐-封演):“此辈诚有词华,然其体轻薄,文章浮艳,必不成令器。”

哂(shěn):讥笑。《斋中读书》(南朝宋-谢灵运):“既笑沮溺(jǔ-nì)苦,又哂子云阁。”《少年行》(宋-戴表元):“童奴哂笑妻子骂,一字不给饥寒驱。”

尔曹:你们这些人。《卖玉器者》(南朝宋-鲍照):“宁能与尔曹,瑜瑕稍辨论。”

不废:不影响。《招魂》(宋玉):“娱酒不废,沉日夜些。”《入云门五云溪上作》(唐-顾非熊):“舟泊有时垂钓,舟行不废闲吟。”

大意:王杨卢骆诗文在当时自成一体,有人轻薄为文对他们讥笑不休。你们这些人很快会身名俱灭,而他们的诗文却如江河奔腾万古长流流。

次章评王杨卢骆。首句总评。杜甫认为王杨卢骆诗文是“当时体”,既有当时局限性,也是当时最高水平。次句写某些文人却“轻薄为文”,对四杰诗文“哂未休”。下联骂人。你们这些“轻薄为文哂未休”者,很快就“身与名俱灭”,你们影响不了“王杨卢骆”的诗文如“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卢王:即前诗王杨卢骆。

翰墨:笔墨;借指文章书画等。《典论-论文》(魏-曹丕):“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同王九题就师山房》(唐-孟浩然):“轩窗避炎暑,翰墨动新文。”

风骚:《国风》与《离骚》;借指诗文。《宋书-谢灵运传论》:“原其飙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喜李余自蜀至》(唐-贾岛):“往来自此过,词体近《风》《骚》。”

龙文:西域骏马名。《汉书-西域传赞》:“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南朝宋-颜延之):“龙文饰辔,青翰侍御。”

虎脊:骏马毛色如虎;借指骏马。《汉书-礼乐志》:“天马徠,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汉应劭注:“马毛色如虎脊者有两也。”

历块:形容疾速;借指骏马;喻杰人才。《汉书-王褒传》:“过都越国,蹶如历块。”颜师古注:“如经历一块,言其疾之甚”。《瘦马行》(杜甫):“当时历块误一蹶,委弃非汝能周防。”《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杜甫):“出尘皆野鹤,历块匪辕驹。

大意:即便是王杨卢骆提笔写诗,其作品也不如汉魏诗歌更近风骚。但他们像驾驭龙文虎脊一样,纵横驰骋挥洒自如尔等可曾知道?

三章承前章。杜甫前章已表达对某些轻薄文人的不满,但意犹未尽。“纵使”真如你们所言,王杨卢骆不如汉魏文人的诗文更近风骚,但他们驾驭文字犹如驾驭“龙文”、“虎脊”,他们行文如“历块过都”,他们文思泉涌挥洒自如纵横驰聘,“尔曹”们可曾见过或可曾知道?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数公:指王杨卢骆四杰。

翡翠:鸟名。《异物志》:“翠鸟形如燕,赤而雄曰翡,青而雌曰翠。”《吴都赋》(晋-左思):“山鸡归飞而来栖,翡翠列巢以重行。”

兰苕(tiáo):兰花和苕花。《游仙》(晋-郭璞):“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南楼中望所迟客》(南朝宋-谢灵运):“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摘。”《江都夏》(隋-虞世基):“兰苕翡翠但相逐,桂树鸳鸯恒并宿。”

掣(chè):拉,拽。

大意:才力难以超越“王杨卢骆”诸公,看今日之文坛谁是出群之雄?或可看到翡翠兰苕之类浓丽纤巧之诗文,岂有雄壮作品若碧海掣鲸?

四章评价“尔曹”。这些人“嗤点”庾信、对“王杨卢骆”“哂未休”,其才力却在他们(“数公”)之下。当今天下,谁才是出类拔萃者?也许你们能写些“翡翠兰苕”之类诗文,岂有大海掣鲸的雄壮作品?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今人:指王杨卢骆等(或也包括庾信)。古人:指屈原、宋玉等。为邻:意不排斥。窃攀:心里追攀。

方驾:两车并行;比肩;媲(pì)美。《后汉书-马防传》:“临洮道险,车骑不得方驾。”《拟青青陵上柏》(晋-陆机):“方驾振飞辔,远游入 长安 。”《广绝交论》(梁-刘孝标):“遒文丽藻,方驾曹王;英跱俊迈,联横许郭。”《北史-周纪论》:“黩武穷兵,虽见讥于良史;雄图远略,足方驾于前王。”

大意:应当既爱古人也不应轻今人,凡是清词丽句皆应“为邻”。追攀屈宋想与屈宋比肩没错,却可能步齐梁词藻浮艳内容空泛之后尘。

五章劝“尔曹”。前面已骂过“尔曹”,现在杜甫心稍平静,开始劝“尔曹”:我们应尊崇古人但不要看不起今人。只要是“清词丽句”都要学习。崇拜屈宋追攀屈宋想要比肩屈宋都没错,但如果看不起庾信看不起王杨卢骆看不起“今人”,很担心你们会步“齐梁”文人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祖述:效法,仿效。《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别裁:区别取舍。伪体:或指诗文中的糟粕。(也许指堆砌辞藻华而不实之作?也许指拾人牙慧一味模仿之作?)

风雅:指《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亦用以指代《诗经》。《东都赋》(汉-班固):“临之以《王制》,考之以《风》《雅》。”

转益:转而增加。

参阅:《风月堂诗话》(宋-朱弁):“魏曹植诗出于国风,晋阮籍诗出于小雅。其余递相祖袭,虽各有师承,而去风雅犹未远也。自魏晋至宋,雅奥清丽,尤盛于江左,齐梁已下,不足道矣。”

大意:不及前贤毋庸置疑,前贤们也是递相效仿最早的是谁?区别和裁汰形式不佳内容空洞的伪体诗以近风雅,要转而师从多门博采众师。

末章总结。“未及前贤”这一点不容置疑。不仅“未及”屈宋,也未及庾信和“王杨卢骆”。既然“未及”,当然要学习。首先向谁学习呢?前贤们其实也是“递相祖述”的,比如“魏曹植诗出于国风,晋阮籍诗出于小雅。”前贤们也是各有师承。没必要分谁先谁后。没必要厚古薄今。学诗的关键不是“今古”,而是要“别裁伪体”和“转益多师”。只要是“伪体”,无论出自谁,都要“裁”汰。在这个前提下,要“转益多师”。既要学屈宋,也要学汉魏,近代的庾信甚至初唐的“王杨卢骆”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只有师从多门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才可能超越古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词丽句必为邻”的出处
戏为六绝句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什么意思
尔曹身与名俱灭,如何理解杜甫诗中的歧义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赏析杜甫的《戏为六绝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