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樱桃需冷量学习初步体会
    大樱桃的需冷量,是广大中部南部地区爱好樱桃种植的邦友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北方大樱桃适植区设施种植户掌握樱桃大棚扣棚区所必须了解的数据。结合最近对大樱桃需冷量相关知识的学习,谈一下自己粗浅的体会。
关于大樱桃需冷量的问题,先看一下学习过的资料,这也是一些先行者们摸索的经验,不过实在让人眼花缭乱。
2007.09.20《山西科技报》
甜樱桃果实鲜艳,果肉柔软,香甜多汁,营养丰富,被誉为果中珍品,备受人们青睐,市场需求量剧增,其开发前景极为广阔。下面介绍适宜温室栽培的四个甜樱桃优良品种:
  一、红灯:果实紫红色、有光泽、肾脏形,果个大,平均单果重9.7克,最大单果重14.0克;果实发育期45天,休眠期低温需求量850小时。
  二、拉宾斯:果实紫红色,果个较大,平均单果重8.6克、最大单果重13.0克,果实发育期50天,休眠期低温需求量1040小时。
  三、佳红:果个较大,平均单果重8.6克,最大单果重13.5克。含可溶性固形物19.7%,休眠期低温需求量950小时。
  四、红艳:阳面有鲜红色霞纹,果个大,平均单果重9.2克,最大单果重12.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7%,休眠期低温需求量850小时。

《北方园艺》2009年 第2期甜樱桃不同品种需冷量研究
通过人工低温的方法,对12个甜樱桃不同品种的需冷量进行研究。采取甜樱桃不同品种的枝条放入4℃的冰箱中进行低温处理,然后将枝条放入组织培养室中培养,统计萌芽数。结果表明:不同的甜樱桃品种对于低温的要求不一样,并且差别极大。大部分的甜樱桃品种需冷量都是792h,它们是先锋、金樱桃、斯坦勒、雷尼尔、佳红、最上锦、佐藤锦7个品种。拉宾斯、大紫的需冷量是624h,红灯、南阳的需冷量是960h,先锋的需冷量是1128h,沙蜜豆的需冷量是1296h。
水果邦shanxifruit发表于 2009-1-19 大樱桃的需冷量
品种    小时
布鲁克斯  680
美丽佳人  900-1000
奥斯特     1000
利凯斯     900
红灯        800--850
红艳        850
8-129     800--850
佳红        950
美早        950—1000
拉宾斯     1040
雷尼        1200--1400
宾库        900
法兰西皇帝1300
早朗布特   1300
先锋         1350
海德芬根   1400
zlxie06发表于 2013-8-3 南方种植甜樱桃的希望有了1. 布鲁克斯(Brooks)
该品种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1969年以雷尼尔和早熟勃兰特为父母本杂交选育而成,1987年品种登录。该品种耐高温,低温需冷量约为400小时,加州地区在4月底5月初成熟。上海等南方地区需要避雨栽培,成熟期在5月中旬。
4. 罗亚理(Royal Lee)
该品种为Zaiger Genetics, Inc育成的极早熟短低温甜樱桃品种,2002年品种登录。一般认为该品种低温需冷量为300-400小时,在洛杉矶和南非等暖地栽培区可以正常栽培。在南非仅100小时低温的地区甚至没有几乎没有低温的Socal'szone 24区仍然可以正常生长结果。
5. 罗亚明(Royal Minnie)
该品种为美国Zaiger Genetics, Inc.经过30多年研究而开发出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短低温樱桃品种,2002年品种登录,低温需冷量为200-300小时。有报道该品种在南非可以正常开花结果,因此,推测低温需冷量可能小于100小时。
7. 美早(Tieton)
该品种为华盛顿州立大学育成的早熟,大果型紫色品种。美以斯特拉×早熟勃兰特为亲本,1977年选出,1998年品种登录.乔化砧木上丰产性中等,建议用Gisela 5等矮化砧木,低温需冷量不明。上海地区能正常结果,但畸形果率偏高。
10. 拉宾斯(Lapins)
该品种为加拿大太平洋农业与食品研究中心育成的优良晚熟,自花结实品种。1984年品种登录。选用先锋(Van)和斯特拉(Stella)为亲本育成。低温需求量低,500小时,在上海地区避雨条件下可以正常结果。  
落叶果树的需冷量和需热量(专题综述)
1  需冷量及其估算模型
1.1  需冷量
    落叶果树解除内休眠(Endodormancy,又称生理休眠,自然休眠)所需的有效低温时数或单位数称为落叶果树的需冷量(Chilling requirement),又称为低温需求量或需冷积温。落叶果树的需冷量具有遗传性,因而不同树种、同一树种不同品种的需冷量存在差异;同时需冷量又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即使是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也存在差异,在不同地区之间差异更大,这与环境因素和植物本身的生态适应性有关。
1.2  需冷量估算模型
    关于果树需冷量的度量,目前还未找到一个适合各个树种、品种在任何地区统一有效的估算需冷量的休眠解除模型。目前的需冷量估算模型主要是物候学模型而不是生态生理学模型,不是以休眠的生理进程为基础,所以它们确定休眠解除日期的准确性受限于特定的环境条件。
    需冷量估算模型包括两部分:第一,低温累积起始时间的确定,大多数研究者将第1次发生致死霜冻(-2.2℃)、自然落叶、营养成熟、冷温单位的最大负累积或日均温稳定通过7℃等作为低温累积的起始时间;第二,促进和抑制低温累积的温度的范围和温度的效率。
    需冷量估算模型从低于7℃模型(小于7℃冷温小时的线性积累)逐渐发展到动态模型(以冷温单位反应曲线为基础,它考虑到了冷温对时间的非线性反应)。
1.2.1  低于7℃模型
    这一模型由美国的Weinberger于1950年提出。此模型以秋季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7℃的日期为有效低温累积的起点,以打破生理休眠所需7℃或以下的累积低温值作为品种的需冷量,单位为c·h。Weinberger采用7℃作为有效低温的上限值,这个上限值是Hutchins在美国园艺学会1932年年会上一个报告中首先提出的,当时并无试验依据。Weinberger于1956年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检验了这个临界低温值的实用性,结果表明以7℃为临界低温值计算得到的累计低温小时数与延长休眠的严重程度相关性很高(负相关),并且Weinberger还对美国经常发生延长休眠的145个地点的月平均温度和低温小时累计数资料用统计方法求得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虽然做了许多研究,但7℃是不是有效低温的最恰当的上限值,低于7℃的温度与7℃本身在有效程度上是否相同,以及有效低温有没有下限值这些问题并没有解决,对这个问题以往的试验结果缺乏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后来一些休眠研究者又提出了0~7.2℃模型,即0~7.2℃温度范围是打破生理休眠的最有效温度范围,其它温度范围均无效。上述2种模型均未考虑不同温度的破眠效果不同,这与自然条件及生物体的多样性不符。
1.2.2  犹它模型
    美国犹它州立大学的Richardson提出了计算需冷量的“冷温单位模型”(The Chillunit Model),又称“犹它模型”(Utah model)。此模型规定对破眠效率最高的最适冷温1个小时为1个冷温单位,而偏离适期适温的对破眠效率下降甚至具有负作用的温度其冷温单位小于l或为负值。以秋季负累积低温单位绝对值达到最大值时的日期为有效低温累积的起点,单位为C·U,不同温度的加权效应值不同:2.5~9.1℃打破休眠最有效,该温度范围内l小时为1个冷温单位(1 C·U);1.5~2.4℃及9.2~12.4℃只有半效作用,该温度范围内1小时相当于0.5个冷温单位;低于1.4℃或12.5~15.9℃之间则无效;16~18℃低温效应被部分抵消,该温度范围内l小时相当于-0.5个冷温单位;18.l~2l℃低温效应被完全抵消,该温度范围内l小时相当于-1个冷温单位;2l.1~23℃温度范围内1小时相当于-2个冷温单位,上述对应关系并没有试验依据。而Erez的试验表明,18℃以上才表现高温的负效应,而昼夜周期中高温为16℃对于打破休眠甚至有积极作用,所以犹它模型中对16~18℃用-0.5冷温单位这个值似乎不妥。虽然犹它模型比0~7.2℃模型注意到了有效温度的效果变化,更符合实际,但仍不能反映不同树种、品种的差异;犹它模型只能有效预测高和中需冷量品种休眠的结束,不能有效预测低需冷量品种休眠的结束;并且犹它模型在暖冬或低纬度地区也不适用。因此,犹它模型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高东升等利用犹它模型于1996-1999年对山东地区的桃、葡萄和大樱桃等落叶果树的需冷量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如下:
    大樱桃  红灯1170~1240C·U,那翁1200~1240 C·U,大紫l100~l190 C·U,红艳1100~1200 C·U,抉择920~1000 C·U,早红宝石900~940 C·U,乌梅极早950~1100 C·U,极佳940~1100 C.U。
1.2.5  动态模型(Dynamic model)
    Erez等就高温对低温的抵消效应的作用机制提出了一个所谓的动态模型,在1988年冬对非洲南部的5个地区进行试验。发现动态模型对冬季有效低温积累指示性很好,在冬季较冷或较温暖地区均表现适合。Erez于1990年在该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模拟休眠结束过程的计算机程序。动态模型是一个复杂的模型,休眠解除包括2个步骤:第1个步骤是可逆的步骤,速度系数遵循Arrhenius规则;第2个步骤是协同转变。
    上述需冷量估算模型均为物后学模型而不是生态生理学模型,要想获得估算落叶果树芽休眠解除所需需冷量的真正生态生理学模型需要三步:第一步,确定影响芽休眠解除的生理现象;第一步,概括总结所有有关环境调控上述生理现象的模型;最后,检验假设的模型。
对落叶果树芽需冷量的估算,究竟采用上述哪种模型比较适宜一直是人们讨论的一个话题。而某地区两休眠季之间田间温度存在的差异为比较和评价各种估算模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以估算出的需冷量值年际间差值最小的估算模型为该地区的最佳估算模型。
2  需热量及其估算模型
2.1  需热量
    需热量是指从内休眠结束至盛花所需的有效热量累积,又称热量单位累积量或需热积温。同需冷量一样,落叶果树的需热量也具有遗传性,因而不同果树树种、品种的需热量存在差异;但是关于同一树种、品种在年际间是否存在差异,不同地区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未进行研究。
3  需冷量与需热量的关系
    对同一品种而言,其萌芽要求的热量受到低温累积量的影响,两者具有一定的互补关系,可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代替,其低温累积量越高,则相应萌芽所需的热量越低,没有满足需冷量的树体其芽萌发比满足需冷量的树体芽萌发需求的热量要多。
    需冷量和需热量相互作用的基础我们还不了解,但Champagnet在研究中提到了需热量的问题,他将只满足部分需冷量的欧洲白蜡树放在生长箱中培养,只有在高温(20~30℃)条件下才能生长。满足的需冷量越多,则植株恢复生长的温度范围越宽,在8~30℃。如果植株的需冷量足够高,在春天还未完全满足其需冷量,则此植株对早春较低的生长温度没有反应;相反,如果这些品种的需冷量低或中等,在春天可以完全满足其需冷量,则其在春天能够较早开始生长,植株对早春较低的生长温度就有反应。笔者多年观察到低需冷量桃品种在春天萌芽早于高需冷量桃品种的现象也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观点。
    考虑到需冷量和需热量的相互关系,我们在解释某些关于春天开始生长所要求的最低生长温度时需要引起注意。例如,银白杨和桦树在日最低温度低于0℃时就开始生长,但是白蜡的生长恢复需要较高的日最低温度。然而,因为需冷量和需热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所以那些在春天生长时要求较高温度的品种可能实际上具有高的需冷量,如果这些品种得到足够多的低温,则生长恢复的需热量将降低。
    笔者试验表明:未经任何有效低温累积的春捷毛桃和曙光油桃经过长时间的热量累积后仍能萌芽开花结果,这表明对芽萌发而言热量累积是必需的,低温累积并非必需,低温累积只是对热量累积起到补充促进作用,随着低温累积量的增加,则相应芽萌发所需的热量累积量减少。
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学习中我初步总结出以下几点:
1、          大樱桃的需冷量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以上各种资料中试验结果并没有注明采用的是哪种计算模型,即使是注明采用的是哪种计算模型,究竟采用上述哪种模型比较适宜目前也并不确定。
2、          以上的实验方式并不严谨,通过对大樱桃生产过程的分析,我们应该注意叶芽只要温度适宜就可以萌动,但有些方法仅仅做到了萌芽这一步,不能证明能不能正常花芽分化和坐果。需冷量的研究应该不只停留在叶芽萌动,而应该通过田间生产实验一直到实现正常花芽分化和坐果。所以说我们的种植户,特别是南方试种过大樱桃或北方设施种植试验过提前扣棚的种植户对每个品种的需冷量更有发言权。
3、          单纯从需冷量来看,我国长江流域能满足大部分大樱桃的冬季需冷量。美国大樱桃主产区之一加利福尼亚的气候为地中海型,甜樱桃主产区San Joaquin的年平均气温为16.4°C,夏季炎热,干燥,而上海市的年平均气温为15.8°C,从低温量来看,上海地区应该比San Joaquin更能满足甜樱桃低温需求。但是实际生产中,长江流域的樱桃种植表现与加利福尼亚州差距甚远。所以说我认为大樱桃的需冷量并不是樱桃种植条件中最主要的要求,我们更应该关注中南部地区雨水及花芽分化期的高温等因素。
4、          美国和澳洲选育出了一批低需冷量的品种,这些品种甚至在南非的高温环境都能正常栽培,我们国家的樱桃品种资源其实也很丰富,农林科研人员应该也有条件选育一批适应中南部环境的杂交大樱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甜樱桃坐果异常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大棚樱桃管理技术要点
提前干预棚室樱桃的休眠和解除 明年可提前两个月上市
大棚樱桃树解除休眠方法与升温的时间
阳台种樱桃只开花不结果?达到这3个“条件”,盆栽也能挂满果
短低温---南方樱桃新品种。点击来源看完整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