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色经济史:建党90周年90件经济大事

  “别让时间的长河由于缺乏一个记录,而将那些格外重要的事业引入忘却之乡,泯灭得无影无踪。”

  公元550年的拜占庭帝国,累年战争后,繁华与强盛已是旧日的回忆。历史记录者普洛科皮乌斯在他八卷的《战史》开端,刻意模仿着古希腊文体,在羊皮纸上留下了上述卷首语。

  其实,普氏所尊崇的古希腊史家,追求的是“保存人类的功业”,记录“值得赞叹”的历史。

  但普洛科皮乌斯声明,自己的信念是“聪慧伶俐的人适于作演说,有创造力的人适于写诗歌,只有实事求是的人适于写历史”,所以他要“完全如实地记下有关人物身上所发生的一切”。

  “无论他们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他说。

  历史——人们寻求正义与真理的过程,显然很难用“好坏”来简单评判。中国共产党的90年风雨历程,正是这样一场不断寻求正义与真理的长征。

  在90年后的今天,我们——《中国经济周刊》与中共中央党校多位专家于去年国庆后组成课题组,历时7个月,潜心研究,几番商讨,几易其稿,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时间轴,从众多的中国共产党影响与推动中国经济变革之事件中,遴选出“建党90周年90件经济大事”,以此记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对90年的经济史且叙且忆,我们会发现,历史总有着惊人的轮回与坚持。

  1923年,中国工人阶级第一个经济事业组织成立,其发行的铜元票与股票,即是如今国际地位凸显的人民币与总市值近30万亿的沪深股市的前身;1928年在井冈山颁布的《土地法》,奠定了当今国土制度的基础;1932年用20万大洋建立的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即是当今坐拥超20万亿资产的央行的襁褓;1936年延安窑洞中毛泽东与斯诺的对话,就已预示了永久改变现代中国面貌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必然……

  祖辈们所经历过的每个重大土地、税收、所有制改革与创新,其实都决定了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当下的每分每秒,每时每刻。

  这是他们的历史,也是我们的历史。

  独家策划:

  《中国经济周刊》编辑部

  课题专家组: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 韩保江先生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副主任 曹 普先生

  中共中央党校 晏海运先生

  中共中央党校 赵科源先生

  中共中央党校 刘建伟先生

  中共中央党校 王志伟先生

  中共中央党校 季自力先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色遗存背后的故事——中共上海区委早期党校旧址|缪新亚|老小孩讲述
历史上的今天2月5日,共有37件大事发生
到访中央党校,这些外国政要这样说
用活用好地方党史资源 助推党性教育生动深刻
回忆丨农工党18岁那年发生的大事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红旗酒瓶》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