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乾隆平安南之役:维护朝贡体系的宗藩战争,阮氏越南从此臣服大清
userphoto

2024.03.25 广东

关注

序言

乾隆平安南之役又称清越战争,公元1788年末,两广总督孙士毅率八千清军出镇南关,二十余天攻陷安南都城黎城。

1789年初,安南阮氏政权向大清谢罪称臣,接受乾隆册封,这场战争仅两个月即宣告结束。

安南之役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次对越作战,历时虽短,但却是中越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

清廷远征安南,闪击夺取河内,极大威慑中南半岛诸国,彰显宗藩之主权威,维护中华朝贡体系稳定近百年,直到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

乾隆平定安南得胜图

从安南对华百年朝贡到阮氏政权对宗藩体制的挑战

安南,古称交趾,直到唐高宗李治时期才被叫做安南。安南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秦朝统治时期就成为中国领土,至五代十国才趁中原混战正式脱离。

1407年,明成祖朱棣为了巩固西洋朝贡体系,提升明朝对南海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大举出兵安南,推翻胡朝政权,设交趾布政使司,将其变为明朝的一个行省,成功实现在越南的直接统治。

不过桀骜不驯的越南可不会心甘情愿的服从大明领导,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越南民间起义不断,驻交趾明军从未消停过。

只是大明的国力抗不了这么折腾,无论是郑和下西洋、朱棣五次亲征漠北还是迁都北京,耗费白银钱两数以百万计。

对于安南,虽然朱棣在位尚能勉强弹压,但到他死后,情况就大为不同了。

仁宣两朝皇帝实行战略收缩,国家对外政策由积极进攻转向防御,1427年,明宣宗朱瞻基废除交趾布政司,安南再次恢复独立。

不过两国依然保持紧密联系,直到1431年安南国王黎利接受明朝册封,中越朝贡关系正式确立,此后黎氏世代在安南为王,并与明朝保持着密切的宗藩关系。

1644年明朝灭亡,满清攻入山海关,直抵北京,随后在十几年时间里横扫大江南北,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治,同时取代明朝成为东亚朝贡体系新的宗主国。

1660年安南国王黎维祺正式向清朝奉表投诚,进贡方物,四年后正式接受清朝册封,贡期由三年一贡,改为六年两贡并进,至此清安宗藩关系正式确立。

清朝也视安南为西南屏障,即通过安南稳固西南边疆,也能以宗主国的身份对中南半岛各藩属国施加影响。

然而中越的稳定关系还是在乾隆时期被打破。1788年五月,安南西山起义领袖阮惠领兵攻入黎城,国王黎维祁出逃至广西太平府,广西巡抚孙永清第一时间将安南政变上奏乾隆。

乾隆认为:

黎氏传国日久,且臣服天朝最为恭顺,今突然被强臣篡夺,不能置之不理。

宗主国有保护藩属国的义务,宗藩体制更不容许有任何人挑战,在乾隆看来,阮惠在未通报清廷或未取得默许,即颠覆黎氏政权实属罪过。

于是他命令两广总督孙士毅赴广西龙州,探寻情况,准备为维护宗藩体制及黎氏复国而战。

清军出征安南,上演“斩首”式特别军事行动

公元1788年农历十月末,清廷兵分两路出击安南,其中:

两广总督孙士毅、广西提督许世亨率兵一万出镇南关,担任主攻,云南提督乌大经率兵八千出白马关为偏师,配合作战,两路人马全部听孙士毅调遣。

战前,乾隆向孙士毅等人明确了此次战略目的,即通过有限的兵力闪击安南,一路不做纠缠,直扑黎城,将首恶阮惠擒获,力争毕其功于一役,重新扶持黎氏实现在安南的统治地位。

孙士毅统兵出关后,一路势如破竹,安南军队望风而逃,仅半个月,清军长驱直入抵达黎城(河内)以北的寿昌江、市球江及富良江等三江江畔,阮惠集合大军在此驻防。

农历十一月十三日至十五日,清军趁江面浓雾弥漫之际,发起猛攻,乘竹筏直冲顺流而下,绕至安南军背后。

由于天色昏暗,敌我难辨,阮军瞬间被瓦解,清军连续抢渡寿昌江、市球江。农历十一月十九日,清军抵富良江,此为黎城最后一道屏障,南岸即为安南首都黎城。

阮惠为阻止清军渡江,命令将沿岸所有竹林树木全部砍伐,所有船只全部驶离北岸。

然而这并没有难倒清军,许世亨仅率百余兵力乘数艘小舟趁夜色渡江,行至江心夺得一艘战舰,之后又夺得小舟三十余只,并利用有限船只轮番渡兵。

上岸后的清军直捣敌营,阮军措手不及,惊慌溃逃,清军焚烧其战舰十余艘,到二十日黎明,清军全部过江,阮惠自知不能抵抗,仓皇逃回广南,黎城不攻自破。

黎氏宗族以及城中百姓出迎,匍匐在道路两侧,与此同时,黎维祁在清军的保护下进入黎城。

十一月二十二日,两广总督孙士毅根据乾隆的战前指示,代表清廷举行册封仪式,册封黎维祁为安南国王,黎氏得以正式复国,乾隆的战略目标基本达成。

阮氏卷土重来,取代黎氏成为大清藩属

阮惠虽然难逃,但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1789年正月初一,清军军营中,正当将士官兵喝酒庆贺新年到来之际,阮惠率大军倾巢出动,卷土重来,突袭清军营帐,清军被迫仓促应战。

由于阮军人数众多,将清兵四面包围,且以战象驮载大炮猛攻,清军寡不敌众,乱作一团,黑夜中自相践踏。

黎维祁吓得心胆俱裂,带家人北逃,孙士毅突出重围,渡过富良江,清军掉入江中溺死者无数,广西提督许世亨及多名总兵战死,正月二十四日,孙士毅回到境内时,所剩人马不及一半。

清军战败的消息传回京师,举朝哗然,乾隆震怒之余调遣宠臣外戚勋贵福康安为两广总督,负责处理安南事务。

二月,福康安抵达前线,以军事威慑逼迫阮惠投降,这一招果然奏效,阮惠深知,凭借自己的实力无法和大清抗衡,不如示弱。

于是阮惠主动叩关谢罪,甚至一月之内三次向清朝乞降,以此想得到乾隆的册封,获得合法地位。

在给清廷的信中,阮惠谦卑的称道:

“守广南已九世,与安南敌国,非君臣,且蛮触自争,非敢抗中国,请来年亲觐京师,并於国内为死绥将士筑坛建庙,请颁官衔谥号,立主奉祀。”

福康安趁机提出四项乞降条件:一是遣返被俘清军士兵,二是对杀害清朝提督大员之人就地正法,三是亲自赴京为乾隆八十岁寿辰祝寿,四是为许世亨等阵亡将士建立祠宇虔祭。

阮惠因急于得到清朝的承认与支持,全部接受清方条件并付诸实施。

乾隆认为阮氏政权已经稳固,而黎朝屡次丢国,复尔不守,已经失去人心,再无恢复的希望,便不再支持黎维祁,转而支持阮惠。

1789年八月,乾隆册封阮惠为安南王,清朝与阮氏安南的宗藩关系正式确立。

1790年,阮惠如期赴约,亲赴北京恭祝乾隆八十大寿,在热河受到乾隆的隆重接见,他还脱去“束发垂后、戴乌纱帽、被阔袖红袍”的汉家衣冠,换上清朝服饰,以此博得乾隆好感。

两国关系得以重新回到正常化轨道,安南之役也被乾隆列入十全武功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清帝国在印度支那半岛上的惨败:安南军队大胜清朝八旗精锐,乾隆皇帝的帝国武功在越南人面前破碎
帝国的尴尬:清军进攻越南!
乾隆打败仗,对方来求和
安南国王铸乾隆通宝向清廷表臣服
西山朝的崛起和与清朝的建交过程中,都发生了什么?
藩属国申请改名,嘉庆帝看后大怒,将其国号颠倒顺序,至今仍在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