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黄黄连泻心汤-《经方100首》
userphoto

2023.04.03 内蒙古

关注

大黄黄连泻心汤

组成用法

大黄12~30克、黄连6~15克。用开水浸泡5分钟,然后取汁,分1~5次温服。

方证

心下痞、面色潮红、心烦,或见上部出血,脉浮者。

现代应用

1、急性浅表性胃炎;

2、鼻出血;

3、急性结膜炎、麦粒肿;

4、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5、小儿急性口疮;

6、痔疮、肛裂之出血;

7、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之咯血;

8、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9、牙周炎、急性智齿冠周炎。

经验参考

《伤寒论》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濡”,软的意思。《古本康平伤寒论》“关上”二字为旁注。汤本求真说,若以现代医学解释之,即胃部有停滞膨满之自觉,而以他觉的触知之意也……然此濡字,非谓知腹壁到腹底俱软弱也,是寓浅按之则濡,深按之是否之义。何则?若全部软弱无力,绝无抵抗,则为纯虚证,下剂是绝对所禁忌,由方中有泻下药大黄观之可知矣。黄连之证,浅部虽软弱膨满,然深部必有抵抗也。又其脉关上浮者,虽玩着部有浮脉之意,然先辈多以为注文窜入而删之,余亦随之而不采用(《皇汉医学》)。刘渡舟说,大黄黄连泻心汤是治疗火热邪气痞结于心下而致火热痞的一张名方。仲景原文仅二十余字,就把火热痞的病机、病位、病性、主要脉证、治则与方药概括无疑。但是,临床辨证时,仅仅据此还是很不够的,往往需要参考一些其他症状,如火热邪气上扰,多见心烦,或衄血、吐血、咳血等;火热邪气迫于小肠则小便黄赤;火热痞塞心下,影响胃肠气机不利,可见大便秘结或大便不爽。此外,舌质红绛,苔黄也常可见到。本方对于火热邪 气引起的出血治疗效果很好,唐容川 在《血证论》中治疗血病的第一张方子就是此方。但是,唐容川使用的是煎煮方法,与《伤寒论》的沸水泡渍法不同。这种方法主要目的是取药物寒凉之气以清中焦无形之邪热,而不取其苦泄之味以防直走肠胃。唐容川用煎煮法是从《金匮要略》中的泻心汤而来。泻心汤的药物组成及剂量与大黄黄连泻心汤都 一样,但仲景用煎煮方法,要求顿服,来治疗心气不足所致的吐血、衄血,目的在于取其味厚力大而清泄血分之热。所以,虽然组成的药物相同,但煎服法不同,则其效应也各不相同(《经方临证指南》)。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的“心下痞”,从其前面的经文来看,与下之有关。而“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164条)则明言“大下后”。张仲景所言的下法,推测是用巴豆之类的下剂。郭若定说,(巴豆)若用大量,则发剧烈之胃肠炎而起呕吐,或并起吸收中毒而来心悸亢进、心下苦闷等现象(《汉药新觉》)。本方证是否为下剂导致的胃黏膜充血乃至 损伤?抑或是原有基础性胃病,被下剂所诱发?所谓“无形热邪,聚于心下”是否指胃黏膜的充血水肿?如果这种推测成立,那么,大黄黄连泻心汤应该是为保护胃黏膜而设。从这个角度考虑,诸如酗酒导致的急性 胃黏膜充血也可以使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再泛而推之,其他部位的黏膜充血肿胀即使没有“心下痞”也能使用本方,如口腔溃疡等。

《皇汉医学》本方下附有甘连大黄汤和参连汤。甘连大黄汤是大黄黄连泻心汤加甘草,视为大黄黄连泻心汤及大黄甘草汤合方,治大黄黄连泻心汤证而急迫者,及大黄甘草汤证而心烦心下痞者。《类聚方广义》载其用于儿科较多。参连汤是以人参代替大黄黄连泻心汤中的大黄。用人参,当有心下痞硬,不同于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的“心下痞”。用人参,当有胃机能障碍。《日医应用汉方释义》云“人参、黄连各五分至一钱,以水一碗,煎至半碗,去滓,顿服。本方用于泻心汤证而有脱力之虞者。”参连汤再加黄芩干姜,即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本方的用法比较特殊,在“渍之”同时除了注意时间上要“须臾”外,还要注意不可容器覆盖,否则便成“焖”之了。本方和泻心汤相比较,组成不同,煎法不同,服法不同,因此,从严格意义,应该是两张方子 。

注论精选

汪苓友:麻沸汤者,熟汤也。汤将熟时,其沸泡如麻,以故云麻。痞病者,邪热聚于心下,不比结胸之大实大坚,故用沸汤,渍绞大黄黄连之汁,温服。取其气味皆薄,则性缓恋膈,通泻心下痞热之气,此为邪热稍轻之证,大抵非虚热也(《伤寒论辨证广注》)

郑钦安:按大黄黄连泻心汤一方,乃泻火之方也。仲景以此方治心下痞满,按之濡者。是因无形之热邪,伏于心下,而以此方泻之也。今借以治此证,似亦未切,不知大黄、黄连苦寒,能泻三焦邪热,此病既因热上攻肺,而喘症生,热下攻肠,而脱肛作,得大黄、黄连之苦寒泻火,火邪一去,上下自安,亦握要之法也。(《医理真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调和肠胃的方剂中,怎能少了泻心汤类方
认识经方甘草泻心汤
伤寒论中可以治疗“上热下寒”的5个方子,收藏起来
伤寒论临床使用之~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第九十七
粘膜修复剂:甘草泻心汤(张仲景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