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黄硝石汤-《经方100首》
userphoto

2023.04.13 内蒙古

关注

大黄硝石汤

组成用法

大黄10~15克、黄柏12~15克、硝石12~15克、栀子10~15克。先煎煮三味,药成后入硝石,顿服,以下为度。

方证

身热发黄、腹满、小便涩赤、大便难、苔黄、脉滑实者。

现代应用

1,阻塞性黄疸;

2,急性胆囊炎、胆结石;

3,钩端螺旋体病;

4,泌尿系结石伴有感染;

经验参考

《金匮要略》用大黄硝石汤治“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原文还说“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千金翼方》黄疸条载大黄汤,其条文和用药与本方一致。在“顿服”前有“先食”二字。《古今录验方》(谢盘根辑较)“疗黄疸方”的“大黄汤”用药与本方相同, 主治云:“治黄疸,大小便不利,面赤汗自出,此为表虚里实,大黄汤方。”《方极》载本方治发黄,腹中有结块者。《太平圣惠方》载本方治黄现腹胀满,小便不利而赤少,于本方中加冬葵子。让我们来看经文。本方所治之“黄疸”程度比较重,片仓元周说:“凡查疸主之轻重,以指重按病者之胸肋骨间,放指后黄散,迹白,而忽复黄者,轻证也,易治;按重,黄不少散者,重证也,当与大黄硝石汤加茵陈蒿汤(《皇汉医学》)。“腹满”,提示可能有肝脏肿大和胃肠蠕动机能减退。“小便不利而赤”,小便不利,是肾机能障碍。小便赤,不是血尿,而是尿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多见于早期黄疸型肝炎和梗阻性黄疸。“自汗出”,可能是血液中胆盐增多,刺激迷走神经导致的结果。另外,这种汗极有可能是黄汗。本方用了一味很特殊的药——硝石。日 本汉医认为硝石是芒硝,叶橘泉认为用芒硝者为误 (《经方随证应用法》)。硝石为硝酸盐类矿石,又叫火硝,其主要成分是硝酸钾和硝酸钠。近代一些文献报道用硝酸钾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肯定。编者推测可能是利用化学上的置换反应,把结石钙置换出来,达到结石的裂解。既然火硝能治疗泌尿系结石,也应该能治疗胆结石。由此推测,本方主治的是总胆管结石导致的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有些病例没有腹痛,因此,经文没有强调 腹痛。当然,古人一定不是按这样思路组方的。可能是先用了茵陈蒿汤等方剂无效,才考虑启用石 类药。尤在泾说:“大黄、硝石亦下热去湿 这法,视栀子大黄及茵陈蒿汤较猛也”(《金匮要略心典》)。的确,本方煮取一升而顿服,其药力可知。一定是栀大黄及茵陈蒿汤攻之不及,才选用如此峻猛之方。值得提醒的是,硝酸钾 在胃肠中被细菌分解成亚硝酸盐,容易导致亚硝酸盐中毒,症 见口唇指甲青紫。

张仲景治疗黄疸的方子很多,又该如何区别使用呢?《王孟英医学全书》载邹润安言,栀子大黄汤、茵陈蒿汤、大黄硝石汤、栀子柏皮汤证,皆标见于阳明。阳明者,有在经在腑之分,发热汗出懊憹,皆经证也;腹满小便不利,皆腑证也。栀子大黄汤证,经多而腑少;茵陈蒿汤,有腑而无经;栀子柏皮汤证,有经而无腑;大黄硝石汤证,经少而腑多。其中,本方证和茵陈蒿汤证容易混淆。二者均可以见到黄疸、腹满、小便不利、汗出。但茵陈蒿汤证小便颜色不及本方证程度之深,且有渴证。从出汗来看,茵陈蒿汤以头汗出,身无汗为特征,本方证则不限于此。《小品方》(高文柱辑注)“治发黄患淋诸方”有大黄黄檗皮栀子消石汤方,组成与本方相似,仅大黄为四分,余相同。主治为:“黄家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身汗出者。”此言“身汗出”,茵陈蒿汤证为“头汗出”,可作鉴别参考。

注论精选

沈自南:此邪居里实,通俗之方也。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湿热壅逆中州极矣,但自汗乃表气开通一面,为表和里实。然里实必当下夺,故用大黄、硝石,善攻湿热瘀凝气血之结;黄柏苦寒,以清下焦湿热; 栀子轻浮,能使上焦屈曲之火下行,为助也。(《沈注金匮要略》)

曹颖甫:凡热邪内壅阳明,小便必短赤,甚而宗筋内痛,时出白物,又甚则筋牵右髀而痛,此固审为大承气证矣,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虽证属黄瘅其为阳明里实,则因同于伤寒,自汗出则为表和,病气不涉太阳,故宜大黄硝石汤,以攻下为主,瘅病多由胃热上薰,故用苦降之栀子(此味宜生用)湿热阻塞肾膀,故加苦寒之黄柏,或云栀子黄柏染布皆作黄色,仲师用此,欲其以黄治黄是说也,予示之信。(《金匮发微》)

陆渊雷:此治黄疸之里实者,郁滞性黄疸及胆石症,大便多秘结。《外台》引《必效》疗急黄疸内等黄,用大黄、芒硝二味,今西医亦常用下剂,可以征也。胆石发黄疸者,必有疝痛。而本条不言,然腹满而用硝黄,则腹痛不言可知。腹满,小便不利而赤,皆示其里有实热也。元坚云:此条不言何疸,盖是谷疸之最重者也。自汗出,为里热蒸迫之候,诸注以为表和者,非是。盖此证一属里实,故举表和二字,以征自汗之非表邪也。(《金匮要略今释》)

李克光等:黄疸腹满,为热邪传里,里热成实;小便不利而赤,是湿郁化热,膀胱气化不利;自汗出,是表邪已解,里热熏蒸的现象,所以说,此为表和里实。因为表和无病,里热已成实证,故治疗当用攻下法,通腑泄热用大黄硝石汤。方中以栀子,黄柏清里泄热,大黄、硝石攻下瘀热。合用具有清热通便,利湿除黄的作用。但本方药力清泄较猛,在运用里应注意辨证,必须是腹部和胁下胀满或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象滑数有力者,可用本方。(《金匮要略讲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5、大黄硝石汤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综合练习题
黄疸验案(大黄硝石汤)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二
《金匮要略》——大黄硝石汤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26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