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明病之小承气汤证
userphoto

2023.06.25 内蒙古

关注

一、条文:【红色字为编者浅识】

1、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

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208)【三个意思:第一是用大承气汤的条件;第二有表证、无潮热不可下;第三腹满不通,和胃气,宜小承气汤】

2、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213)【多汗-津液失-胃燥-大便硬-谵语,里实证形成的一个继进关系】

3、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

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214)【第一是小承气汤三个要素谵语、潮热、脉滑而疾;第二转气是腹气通的一个标识;脉变微涩,里虚之象,不可再下】

4、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250)【微烦,小便数,大便硬是太阳汗吐下后应用小承气汤的一个标识。以下大师说小承气汤是个和剂】

(成无己曰:吐下发汗,皆损津液,表邪乘虚传里。大烦者,邪在表也;微烦者,邪入里也。小便数,大便因硬者,其脾为约也。小承气汤和之愈。)

(清.柯琴曰:此亦太阳之坏病,转属阳明者也微烦、小便数,大便尚不当硬,因妄治亡津液而硬也。用小承气和之,润其燥也。

二、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三、编注:

方中,大黄苦寒,泻热去实、推陈致新。厚朴苦辛而温,行气除满。枳实苦而微寒,理气消痞。三药合用,共成通便导滞之剂。

四、他注:

清·曹颖甫

太阳之病,所以转为阳明者,必有其因。其不传阳明者,亦必有其因。借如阳脉微者,为阴阳自和,当自汗而解。但阴脉微而阳脉实者,为汗多胃燥,当下之而解。寸微浮,胸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为胸有寒饮,当吐之而解。此太阳之病可吐下发汗而解也。惟吐下与汗,皆伤阴液,心营不足,或不免于内烦,使小便不数,虽至懊恼,栀豉汤足以解之。惟小便数而大便因硬,积久将成内实,但因小便数而大便难者,究与阳明壮热而致小便数者有别,故但用小承气汤和之即愈,不待芒硝之咸寒也。

胡希恕

太阳病,吐、下、发汗后,由于津液亡失,胃中干而不和,故微烦。若小便数,益使胃肠枯燥,大便硬结不通,可与小承气汤,和其胃气即愈。此太阳病误治而转属阳明病者。里热不甚,故只微烦。虽大便硬,不宜大承气汤猛攻。虽有脾约证,但后者虽十日不大便无所苦,而此则微烦,故不用麻子仁丸而用小承气汤。辨证必如此入细,用药方能恰到好处。

总之,小承气汤证是实邪痞结,腑气不通畅。其治法应是,破滞除满,通便泻热。

五、现代临床

多用小承气汤治疗胃肠实热性便秘、蛔虫性肠梗阻、手术后肠麻痹等属燥实内结,腹满腹痛,大便秘结不通,或伴潮热者。

学一味中药-厚朴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和庐山厚朴的树皮、根皮和枝皮。

别名,厚皮、重皮、赤朴、烈朴、川朴、紫油厚朴。

厚朴,味苦、辛,性温。入脾、胃、大肠经。

干姜为之使。恶泽泻、寒水石、消石。

厚朴能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希恕讲伤寒论179条~212条
经方:小承气汤(阳明腑热,小肠便秘)
《伤寒悬解》阳明篇八十二条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208条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戢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33)——阳明胃家实之小承气汤方证
汉传中医免费课程连载阳明篇条文78——92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