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userphoto

2023.07.24 内蒙古

关注

一、医案二则

1、疑周围神经组织病案摘录自黄煌医案

男,22岁,初诊:四肢萎软无力年余。患者于2008年6月高考,紧张劳神,军训大汗后,次日晨起出现手足麻痹,僵硬无力,掌指、足趾不能伸直继而肌肉萎缩,曾在北京多家医院就医并经多方专家会诊,怀疑是周围神经组织病,治疗罔效。

患者以往身体健康,擅长运动。

刻诊:四肢萎软无力,步履蹒跚,由家人搀扶进诊室。双眼无神,胸闷恶梦,上腹胀满,经常腹泻,大便臭秽,近有二便失禁,肌肉瞤动

处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厚朴汤加味:

柴胡20g,黄芩10g,姜半夏15g,党参15g,茯苓20g,肉桂5g,桂枝10g,龙骨、牡蛎各15g(先煎),制大黄10g,干姜10g,红枣20g,栀子15g,厚朴15g,枳壳15g,连翘20g。

30剂,日1剂,水煎服。

复诊:患者自诉上药连服5个月左右症状出现缓解,因眼圈发暗,电话联系,黄老师嘱原方去栀子,由每日服1剂改为隔日服1剂,其间未服任何其他药物,现身体增重5kg。

药后胸腹诸症已除,饮食二便正常,双掌鱼际处仍有肌肉萎缩,握笔时有肌肉瞤动,睡眠时差,舌尖红。原方续服,隔2天服1剂。

按:本案患者由于高考经历了长期精神紧张,疲倦劳神,紧接着进入大学新的生活,军训大汗后终于发病,患者有典型的方证表现如胸闷腹胀、噩梦、二便失禁、肌肉瞤动、四肢萎软,黄老师处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厚朴汤加连翘。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以解郁,让长期紧张的精神松弛下来,让人心情舒畅,合用栀子厚朴汤和连翘可以除烦理气,从而使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正常。

编者拙见,仅供交流参考。这个病案符合萎证范畴。《内经》有“萎证独取阳明”之说。《灵枢.根结》篇曰:“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合折则气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

《素问.痿论》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

《素问.太阳明论》所言:“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有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阳明即足阳明胃经,“治痿独取阳明”是强调脾胃在治疗痿证中的作用。筋脉、肌肉、四肢、百骸皆赖五脏精气以充养,而五脏精气津液皆源于脾胃。

引起痿证的原因有过度悲哀、过思房劳、以水为事等,其病机主要有热盛津伤,或湿热蕴结,四肢筋脉失养,痿弱不用。痿者,萎也,水枯则萎,水湿过多亦萎。

本案从有限的症状资料看(脉象,舌象也没有,大汗后有无外证,津液已伤,渴与否等都不清楚,是否阳明大伤,无法判断),消化系统症状不少,腹满,腹泻,二便失禁,肌肉瞤动,肌肉萎缩,手足麻痹无力,都是脾胃肝等消化系统的毛病,脾胃消谷运化失司。因此,初诊治疗可以急从脾胃治疗,上方合用四逆汤是否效果会更好

本案从肝胆气机升降、情志方面治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本征显然是肝虚证,肝不藏血,血虚无以营养肌肉,四肢百骸等,所以应该着重补肝为要,补肝重用辛热之品,譬如大剂量桂枝、干姜等,泻肝以酸,譬如白芍药等。

另外,饮食状况与痿证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饥饿,长期营养不良,四肢肌肉失于水谷水气的禀养,萎软无力,可成痿证;

若恣食膏梁厚味、肥甘之品而不运化,则脾湿阻滞、筋脉弛纵而成痿证。 

斗胆以论,供讨论交流尔 

2、王清海医案:

​刘某某,女性,1953年生人。

该患者有肠套叠病史二十余年。近10年来,出现心悸心慌、恐惧焦虑、失眠病史,曾到多家医院诊治,检查未见心电图及其它项目异常,血压、心率均在正常范围。经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好时差,于2020年10月30日来我处求治于中医。

初诊:

见患者精神紧张,神志不安,诉说心悸心慌、恐惧焦虑、失眠、反酸,烧心、头昏、纳差,舌淡红,苔白,脉弦细

乃肝郁化火,火扰心神,胆胃不和之证。以舒肝解郁,清心安神为治。

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柴胡20克,法半夏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牡蛎30克,龙骨30克,桂枝10克,磁石30克,海螵蛸30克,吴茱萸5克,炙甘草10克。

拟7剂,水煎服。

复诊:

主诉上药后睡眠明显好转,烧心及反酸减轻,仍心悸恐惧,胸闷,惊恐不安,小便不利而痛,肛门下坠感,舌淡红,苔白,脉弦

柴胡20克,法半夏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牡蛎30克,龙骨30克,桂枝10克,磁石30克,生地20克,麦冬20克,淡竹叶10克,甘草10克。7剂,水煎服。

三诊:

​述心悸、惊恐减轻,但未消失,睡眠明显改善,每晚可睡5—6个小时。小便可,肛门下坠感。舌淡红,苔白,脉弦。

柴胡20克,法半夏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牡蛎30克,龙骨30克,桂枝10克,磁石30克,生地20克,黄芪30克,附子20克,炙甘草10克。

7剂,水煎服。

四诊:自述上药后心悸明显减轻,恐惧感已不明显,精神佳,晚上睡眠基本正常,中午睡眠仍不理想,肛门下坠感亦减轻,烧心不明显,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细

遂于上方加减调理之。

按:该患者曾因患肠套叠史,后出现焦虑、紧张、心悸、失眠,且越来越重,乃因对于病情过于担心,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胆火旺,扰动心神,引起心悸不安。

久病伤肝,肝气虚则恐,病在心、肝二脏,而以肝胆失调、心神不安为主,其治疗重在舒肝利胆,养心安神。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系仲景名方之一,方中小柴胡汤调和肝胆郁结之气,龙骨、牡蛎、磁石镇心安神,桂枝温助心脏阳气,栀子助清肝经郁热,诸药共凑舒肝理气,镇心安神之效。

后因患者有肛门下坠感,乃肾气受损,肾病及脾,中气下陷,故加用黄芪以升提阳气,附子又温助脾肾阳气,温清并用,调补并行,故取得满意效果。

二、学一味中药-牡蛎

牡蛎,为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长牡蛎或大连湾牡蛎等的贝壳。

别名:蛎蛤、古贲、左顾牡蛎、牡蛤、蛎房、蚝山、蚝莆、左壳、蚝壳、海蛎子壳、海蛎子皮。

味咸,性湿、凉。归肝、肾经。

禁忌:本品多服久服,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

功效: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

主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

常用于治疗:

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疠痰核,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

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等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程远教授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临床医案一则
【经方医案】口咸反复治疗无效案
【临床医案】胃病从肝论治医案
国医大师张志远经方治疗神志病医案举隅
名医验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黄煌医案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