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济,隐于深山里的进士村

"补天有术,揽月多才"。是对古村人才辈出的褒扬,更是由衷的敬佩和赞叹。小小山村,名之大济,是怎样一处风水宝地,光焰浙西南,史籍留遗篇。

据记载:宋高宗首任宰相李纲、抗金名将文天祥的母亲就出自这里;著名理学家朱熹、哲学大家王阳明曾驻此讲学;名儒陆珑琪慕名前来,盘桓三年不肯离去;孔子南宗第七十四代奉祀官孔繁豪恭护孔子夫妇圣像在此隐居,且终老大济,葬于斯。往来皆鸿儒,一时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多少足迹,小说《儒林外史》中屡屡被提及的"进士村"便是大济……

大济古村,处庆元县五里外城郊,现并入城镇。庆元境内山岭连绵,群峦起伏,山高谷深,浙江省第二高峰百山祖耸立于此,又称万里林。有“活化石”之称的百山祖冷杉,被国际物种保护委员会列为物种保护的全球十二种最濒危的植物之一,全球绝无仅有。昔时深僻幽阻,舟车难通的所在,恍遗世外。再回首,成了“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为喧嚣闹市里的人们心远地偏的追逐地,趋之若鹜。

康熙三年庆元知事程维伊有诗赞曰:

天马召峣佳气珠,象形宜人瑞灵图。
腾骧欲聘追风足,蹀躞与同伏枥驹。
云彩缤纷起锦障,花光灿漫似流苏。
道林过此应心尝,买隐何嫌山经纡。

诗中天马,指大济村北天马山。天马山峰峦叠翠,逶迤入云,飞瀑闪烁,流泉叮咚,潺潺出山间,汇于山脚河谷盘地蜿蜒成济川溪,环绕大济整个村庄。

曾被称之为浙江的西藏的边城庆元,历史上的"进士村"大济村,大隐隐于此,卧虎藏龙。千百年来,风起云涌,宠辱不惊,竹虚柏坚,心怀庙堂,耕读传家,渊远流长。

从宋仁宗天圣二年,至理宗宝祐四年,二百多年间,金榜题名,接连殿试及弟,中选进士达26名之多,还有非进士而仕足朝堂为官者100多人,真可谓“代产人文、星缠斗牛”。如果算到清朝止,这个其时方圆不到一公里的小山村,就出了300多大小官员。

问君何能尔?偏于山林,不是为了隐逸,超凡脱俗的行为态度有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有魏晋风度而又志逸四海,一隅僻地,生大大情怀。思及"庆元"之称谓,我咬文嚼字:庆,会意字,甲骨文从鹿、心,表示用鹿皮表寸心前去祝贺;元,甲骨文表示起始、初也。不知县名庆元的来处,是否与“大济”有什么联系,还是有其他的什么讲究,未及考证。

小济,济自己济乡邻,大济者,济世间天地。小小山村有大大胸怀。济苍生安黎元,穷则独善其身,安天乐命,坚守自己的本分,不忘初心;达则兼济天下,精忠报国,社稷为重造福百姓,尽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

祟文尚礼,尊师重教,修养生息,历史上原来不足300人的小山村,现已繁衍成庆元最大的行政村,人口约有2000多人,几乎家家户户都出息有大学生。大济村,如今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得到了悉心的保护,成为庆元仍至浙江的名片,发出夺目的光彩。

文曲星高照,出硕学大儒,也出高官显宦,耕读传家,家风浩然,诗画田园佳话连篇,前朝后汉故事不断。为此名闻遐迩,纳瑞会祥,四方游客接踵而至,络绎不绝。

正月初三,我与妻子随岳母大人走进大济古村。从一条条铺着青砖或者鹅卵石的长长巷子行走,好象在时光的隧道里穿越,脚下发出的声响,似乎也有悠远的历史回音传来。徜徉于及弟楼院,高墙飞檐还浮现着它昔日的荣耀;纸扎店、小超市、水果摊因陋就简从容、闲适在挑角砖雕的民居里,拎着大小礼物走亲访友的人,像古村一样自信、从容、欢喜,敞亮的门窗飘出的葱香热气扑鼻,浓了生活的温馨……

金街犹存,为纪念一门双进士的双门桥斗拱于清澈的济川溪之上,进士府弟,迎旨门楼,接官亭张灯结彩,老宅新屋叠印着古朴与时尚,千门万户曈曈目,火红的对联映照,空气中散发出经年不息的诗书墨香。

大济古村,曲水流觞,玄关之牡丹天香,玄圃之竹径回环,春天正蹬上四柏亭青石的上马石,驰骋而来。褒真堂的石榴树已在春风里发芽,斜风细雨飘入濑石楼轩窗,枕浣牕之山色空濛如诗如画。小桥流水村庄,书香门第人家,大济古村,天上人间,今日桃花源也。

跟着做老师的岳母游大济,听她讲古,讲明代的聿新堂,怀德堂,世德堂,裕华堂,华萼堂;讲清朝的达德堂,树德堂,庆德堂,寿德堂,修德堂,立德堂……在吴氏先祠里,对着务本堂的古匾作揖,自忖"务本"二字的意涵。自带江南文人风骨的大济村,你一定有你独到的自己的解释和理解。

岳父吴氏之家,也曾是庆元名门大户,他的母亲毕业于民国时期的处州女子师范,大家闺秀,知书达理,贤淑端庄,可惜早逝,我没有能够见到。岳父说,庆元县第一辆自行车,是他的父亲雇人从处州府扛回来的,骑行在濛州街头,一时引起众人围观……他父亲虽曾为三青团庆元分部书记,在伪处州府任职过,但也对革命做过贡献。后因历史原因被错判在新疆劳改十年,1986年平反。我见过他年青时的照片,西装革履,英俊儒雅,一表人才。

据说我幼小时候也在庆元生活过,可我已不记得。姻缘多么奇妙,冥冥中一根幸福的红丝线把我牵来,做了庆元吴氏之家快乐的女婿,我心怀感激。想到有文学学士学位当老师的妻子,和以一等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又考入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研究生女儿,我总觉得似乎和“大济”古村有什么神秘的关联,欲辨已忘言。

我们从村头走到村尾,一路上应酬不暇,握手问安、相邀作客的不是岳母曾经的学生,就是学生的家长,有刚回村过年的,更多的是躬耕劳作在村里的乡亲。

在一位乡亲家喝茶,大姐告诉我,他的弟弟在外交部供职,出任驻外使领馆,还有一位老爷子和我说,他的儿子学业有成,留洋国外,成了学者教授……

他们所言的二人,曾都是岳母的学生。谈起大济的学生,岳母的皱纹舒展,眉开眼笑。她说大济的学生有二最:最自觉,最刻苦。让她难忘让她感慨,并且为之欣慰。岳母吴老师,终身致力于乡村教育,现已光荣退休,她曾是大济学校的校长。

宝剑锋从磨砺出,仗剑走天涯,要习得十八般武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耐得住孤独和寂寞,傲霜斗雪从来比桃李争艳精彩。这或许就是大济与生带来的基因,原始的本色,一代一代的传承。

流年似水水长流,岁月如歌一阙阙。站在回家的村口牌坊下远望,古时南通临安杭州,北达卞京开封石砌的官道两旁,是翠绿的平畴和连片的山菌大棚,新修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明年还会通高铁。偏于一偶的“进士村”,纵是低调内敛,也挡不住四面八方纷至沓来的游客,成了网红打卡的热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村安徽休宁 | 鄣源古村,崇德笃学地,山居静美处
再探廊桥——夜上月山村
浙江/庆元古村落(1)
浙南山区藏着月亮下的最美古村庆元月山古村
行走浙南(2)
蜀口古村:庐陵的“进士村”,江西的“小南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