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灸治疗小儿中耳炎,效果真不错!

中府作者/太太:可以,请参考博客有两篇关于中耳炎的分享博文。另在《艾灸养生书》耳朵艾灸法部分,勇伯先生也有分享艾灸后中耳炎消失的经验。

下面转贴梁丘老师早期关于中耳炎的经验分享:

梁丘: 艾灸治疗小儿中耳炎,效果真不错!急性的可以治,慢性的效果更好。慢性中耳炎,耳积水引起的听力下降、耳鸣,都可以。

宁波齐笑8岁:我家的中耳炎,一个星期没耳鸣了,太开心了!
      我再灸一个星期,带她去医生查一下。

杭州宇妈:你灸了多久呀 ?
    宁波齐笑8岁:两个星期.
     轩浙江3岁: 宇妈,宇好点了没。
    宁波齐笑8岁:灸四天休三天.
    山东-豆妈-:宁波齐笑8岁:用什么工具灸的耳朵?
    宁波齐笑8岁: 用名片这种硬纸做一个小漏斗,对着耳洞吹.再灸耳朵周围,再灸太溪和涌泉.

梁丘: 小孩子中耳炎,用艾灸效果真的很好.现在很多孩子反复中耳炎,耳朵积脓、积液,西医只有抗生素以及手术引流.

彭子说了耳流脓是肾虚胆经不降。肾开窍于耳,所以补肾降胆经,效果好得很。耳朵周是胆经,所以灸耳再加上肾俞、太溪、涌泉等穴位补肾。或辨证用桂附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现在西医用消炎药,更是进一步伤肾,伤阳气,所以中耳炎老不好,老会反复发作。

去年地机的孩子耳内外流清水,鼻子烂,耳后烂,就是按彭子的思路: 肾虚胆经不降,用桂附地黄丸,很快就好了。

当时地机好担心孩子会毁容,因为鼻子烂。吃了桂附地黄丸后,三天不下的大便下来了,耳不流水,鼻子好得一点儿痕迹都没有.

中府作者/太太:太好了!真是中耳炎病儿的福音。谢谢梁丘老师的分享。


中府太太按:下面转贴梁丘老师在分享中所提到的,彭子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对中耳炎的中医辩证部分内容。为方便理解,简单编辑过:

                               [儿病本气篇——耳流脓]

小儿耳病流脓,耳心痛,方用桂附地黄丸五分至一钱煎服。此乃肾气虚胆经不降之故。

日久不愈,身体即日渐虚弱也,若误服凉药即坏。耳前后肿,项(颈部)不活动者,加益母草一分;若痒者,龙井茶一二分以清胆热。

小儿耳内流脓或痛,由于胆经不降,韭菜汁滴耳内,连滴数次亦愈。韭菜汁温降胆经也。此病须看脓清脓稠:脓清为寒;浓稠为热。

桂附地黄丸与韭菜汁,乃脓之清者。如浓稠者,山药扁豆各一钱,天花粉,生甘草,绿薄荷各三分,煎服最效。清降肺,胆,胃之热也。虽热亦须用山药,扁豆以补中,以肺,胆,胃上逆乃中虚之故。

但用清热为治者,必小儿体气充足,大便三日一次,面无浮红之色,乃可用之。若大便不实,面色浮红,则桂附地黄丸或韭菜汁为合。

不仅此一病为然,一切病证治法,皆可类推。韭菜温补木气药。小儿耳流脓与下文痄腮原则相同,可用痄腮方亦效。

耳痛,睡醒痛减为虚;痛不减为实,胆热实也。淡豆豉汤或一味黄豆汤,以清胆热为治,不可用凉药。凡病睡醒病不减或稍加皆热实;病减皆中虚阳虚。不止小儿耳痛如此,凡病皆如此。胆热虽实,亦宜用豆类,胆热上逆中亦虚也。

                                        

                              [痄腮]

疹子之外,又有痄腮一病。此病初起,恶寒发热,或不恶寒发热。耳后或腮下肿而硬。

方用1巴戟天,2甜苁蓉各一钱,3麦冬,4龟板,5鳖甲,6地丁,7昆布,8海藻各五分;9厚朴,10半夏,11沙参,12橘皮各三分;13红枣二枚,温服即愈。

恶寒发热,舌有腻苔,加14薄荷,15桑叶各五分即愈。

此亦春令木气疏泄之病也。木气不足,疏泄一动,向上升去,不能向下降来。耳后腮下为胆经木气下降之路(耳朵后面和腮下部位是胆经的循行路线,胆经的经气主降),故结聚于此而不能散。

巴戟甜苁蓉补肝肾上升之阳;龟板鳖甲补肺胆下降之阴;地丁昆布海藻厚朴半夏橘皮降胆肺胃之气;沙参麦冬以益肺阴而助降令;红枣补中气;薄荷桑叶疏肺气之滞也

此病春令为多,只经络部位的关系,故病甚轻。然不知补益木气以助其升降,从事寒凉发散,败其中气。中气更虚,升降更滞,以至结聚日甚,弄到开刀才能了事。亦医家不慎之于始之过。初起只服一味黑豆汤亦效,黑豆调养木气善降胆经也。

巴戟苁蓉方,并治瘰疬初起与耳流脓。耳流脓原理,瘰疬原理,与痄腮同。肾肝不足于左,肺胆不足于右。右降无力,由于左升无力。治法欲润降右方,必兼温升左方,又必兼补中气。古方篇酸枣仁汤,欲凉药降胆经,先温升肝经。亦圆运动之意义也。

此病如发于秋季,阳气收敛,其脉必重按不虚,不似春令之脉重按虚微。可不用补肝肾之药,只用花粉天冬橘皮杏仁炙草苡仁各一钱,便能消散。因只金气燥结,收敛不能下达的关系,故润燥开结而降肺气,兼补中气可也。

如疹子发现于秋季,亦用此方。花粉天冬能清降金气,秋季金气当令,舒金气以达木气可也。病在金不在木故也。去天冬加黄豆亦妥。黄豆亦滋润之品。较天冬不伤中气。天冬则润肺燥,开燥结要药。

中府作者/太太:有位也是从事中医业之女友,其小侄女今年春得痄腮,屡吃中药不效,改服此痄腮方一剂而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子的中耳炎好了!!!!!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小儿病面红身痒&小儿耳病&小儿目病眼病
猪胆明矾散、专治中耳炎
用龙骨枯矾治中耳炎58例皆治愈
『中耳炎集』耳内流脓
小儿感冒并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